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称,将进一步限制外国公司向华为或海思等关联公司供应部分芯片,这意味着只要是用美国机器制造芯片的公司想要给华为公司供货,必须经过美国的准许,华为无法再次避开美国的出口管制,手机芯片的供应将再次受到限制。
5月27日,孟晚舟案件在加拿大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作出裁决,孟晚舟的行为符合“双重犯罪”标准,案件将继续审理。
美国接连针对华为公司和芯片制造进行打击,摆明了是要压制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让美国一直抓住不放,作为关键利器一连数次打击华为?
一、芯片的起步与中断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杰克·基尔比就提出了集成电路的概念,之后,世界芯片产业便迎来了高速发展的上升时期。
我国于1965年,在上海研制出了第一块硅基数字集成电路,起步相比于世界并不算太晚,前后只差距了十年时间。
十年,如果我们当时奋起直追,就算全靠自己,来逐渐缩短相差的水平,在那个年代,应该并不会十分艰难,为什么就算发展到了今天,我国的高端芯片制造订单的大部分,仍要依赖台积电,三星等台湾和国外供货呢?
其实,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中国大陆早期集成电路发展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从材料到成品,几乎全部依靠的是国内市场。在70年代也曾一度是国内的热门投资行业。
现在我们心心念念的光刻机,在当时的中国也能制造出来,只是后来光刻机发展得很快,越来越先进,而我们没有进行后续研究。
到了80年代,由于我国电子技术,工业技术的基础并不牢固,造出来的芯片稳定性较差,价格又高,性价比并不算高。
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引进了国外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不需要再去费神费力地研究自己的芯片了。
但80年代的国内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研究的经费紧张,因此,关于半导体的研究项目也被搁置了。
在半导体上的深入研究上没有坚持下去,国外进口的芯片又物美价廉,此可知接下来的故事走向。
正如几年前人们惊讶地发现我国竟然造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直到中兴被美国打压,我们又发现了我国的芯片制造比国际落后至少十年的时间。
与国际相差几乎10年的距离 ,当今时代的10年与上世纪60年代的10年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了。
二、美国的阻挠与致命协议
后来,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我国在21世纪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但唯一不足的是制造水平不够先进。
芯片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设计与封测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大,关键是制造,如今制造芯片的高端光刻机,在全世界只有荷兰ASML才能生产。
目前我国光刻机最高技术是上海微电子所生产的90nm光刻机,与ASML的7nmEUV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那为什么不进口荷兰7nm的光刻机呢?
1996年7月,在美国的操控下,33个西方国家在维也纳签署了《瓦纳森协议》,协议决定,控制成员国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商品的出口,中国在禁运行列之中。
这项协议明显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参与全球化进程。
我国的许多技术发展如计算机,航天等领域,受到限制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瓦纳森协议》。
虽然协议允许各国自愿决定技术出口管控,但实际上,成员国们还是要受到美国的影响。
2004年,捷克准备向中国出口4套无源雷达设备,结果中途遭到美国干涉,被迫单方终止了交易。
我们想买,荷兰也想卖,2018年中芯国际就向荷兰下了订单,美国又从中作梗,百般阻挠,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几次到荷兰访问,就是为了给荷兰政府施加压力,荷兰碍于美国压力,订单只好一拖再拖,到了今年还是没有到货。
三、台积电与中芯国际的纠葛
提到中国的芯片历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
这个人就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
从小成绩优异,在完成台湾大学的学业后赴美留学,取得工程学硕士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德洲仪器公司工作了20年,回到台湾后,一手扶植起世大积体电路公司。
台积电注意到了发展苗头正旺的世大,为了避免世大未来发展的更强,和自己争抢市场(它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于是将世大以5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收购前张汝京提出,台积电必须在大陆建一个分厂才能同意被收购,台积电答应了。
然而在收购之后,他发现台积电并不打算兑现承诺,于是张汝京愤然辞职。
300名之前一起共事过的同事追随他一起回到了国内,2000年,他们在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公司。
三年时间,他将大陆芯片制造落后国际的代差从四个世代缩小为一个世代。
2003年,台积电在美国加州法院起诉中芯国际使用台积电商业机密,这场官司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最终,中芯国际赔偿了1.75亿美元给台积电达成和解。
2006年,台积电又起诉中芯国际违反当时的《和解协议》,2009年,台积电胜诉,中芯国际赔偿了2亿元和8%的股份。且张汝京被要求永不能在中芯国际任职,三年内不得从事任何与芯片相关的工作,张汝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失声痛哭。
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在经历了数年来的落后挣扎,正要迎来的突破的希望,张汝京离开了中芯国际。
台积电摆明了要置中芯国际于死地,一步一步逼下来,不给它生的余地。
2008年,又爆发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中芯国际曾一度陷入30亿的亏损之中,张汝京2009年11月辞职后,邱慈云在2010年担任公司总裁,那年,中芯迎来上市后的首次盈利,后来公司内部高管内斗,中芯国际利润微薄,关键技术一直上不去,中国的半导体制造一直没能抬起来头。
四、中芯之再转折
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即将要迎来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还在韩国教书。
他,就是梁孟松,几年之后,中芯国际因为此人到来,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梁孟松也曾在台积电任职工程师,为台积电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在2003年依靠130nm铜制程一战成名,但是台积电却没有认真对待这位功臣。
梁孟松曾经的直属蒋尚义退休后,梁孟松在台积电受到了冷落和不待见。
曾经以为的副总职位被空降的英特尔前技术研发协理罗唯仁顶掉,竞争对手也成为自己的上司,不仅如此,他还被调离了科研岗位,种种的不被重视,使梁孟松心中意难平,于是,他离开台积电,加入了三星集团。
梁孟松被专机接到三星,2009年,他先在韩国大学教了三年的书。
2011年正式加入三星集团。在这位优秀人才的帮助下,三星14nm提前上市,拿下高通大单,并抢回了之前的客户苹果,打败了台积电的16nm制程。
台积电对于三星抢走订单,股价大跌的事件大为光火,一纸起诉状又把梁孟松告上法庭。
梁孟松被迫离开三星,且永不能再任职。
结束了三星的合同后,他收到了中芯国际的邀请。
随着梁孟松的加入,中芯国际的研发进程便开始加快。
仅仅用了298天的时间,就将14nm工艺技术研制成功,并将产品良率提升到了95%。没过多长时间,中芯国际又突破12nm工艺。
中芯国际在慢慢成长……
如今,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在7nm芯片,中芯今年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工艺,用N+1已经实现了7nm!
但是良率较差,不能量产,华为若想大量生产麒麟980芯片,在一段时间内,还不得不依靠进口。
除非国内光刻机取得重大突破,或者荷兰愿意出口我国光刻机,短期内,国内芯片还不能迅速赶上台湾水平,况且这还和企业自身建设,半导体行业链,整体科研人员的合作奋斗有关。
回顾我国芯片发展史,从当年产业的一个决策,到如今的中美较量中,其中波折,令人唏嘘不已,我们的发展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改进。
感谢当年的中兴事件,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没有”从来都不是长期问题,不知上进才是需要注意的大病。
在早些时候,华为便陆续将一些订单转移给国内的中芯国际和其他企业,他知道美国不会留给人后路。
如今美方的打压愈来愈盛,华为必须从中找到出路,2019年因为华为被禁止提供chrome服务,海外市场份额大大缩小,而国内民众却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华为手机热,但光靠“爱国”撑不了华为,我国的芯片事业还任重道远。
美国打不过就耍流氓,不惜撕破脸来,自损七千,正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的复兴与崛起之路的成功。
希望我国科技在重重包围之中,走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