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30年代,郁金香价格飙升了1000%倍,荷兰投资者争相抢购还在地里的郁金香。然而就在几个月后,这个被冠以“历史上首个”的投机泡沫(speculative bubble)破灭了。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荷兰商人把越来越多的钱投入到郁金香球茎上,坚信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花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要是能够想到有些人每年从郁金香上获取的利润,就会相信没有比这种农艺更好的炼金术了。”当时的一名诗人在这场所谓的“郁金香狂热”中写道。
不过事实证明,郁金香狂热比真正的炼金术更加危险。在17世纪30年代郁金香价格暴涨之后,这场经济泡沫很快就破裂了。
“郁金香狂热”向欧洲所有的商人发出了一个警告:财富毁灭的速度可能和它们产生的速度一样快。
1882年杰罗姆创作的油画“Tulip Folly”
这场狂热始于16世纪,当时的西方游客来到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皇帝的宫廷,碰巧发现了盛开的郁金香,瞬时就迷上了这种花。很快西方商人就把郁金香球茎(可以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开花)运回法国,随后传入荷兰。
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当时以商业为重心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大陆的贸易中心。1602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开张,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投资海外市场的机会。
另外《郁金香狂热:黄金时代的金钱、荣誉和知识》一书的作者安妮·高德加(Anne Goldgar)指出,当时十分流行收集来自异国的贵重物品。
而由于“科学和博物学的流行,尤其是在那些受过人文教育以及相对富裕的人群中”,郁金香很快地占据了流行市场。所以那些热衷于收集郁金香的人往往也有钱去收集其他的奢侈品,比如油画。
另外郁金香蕴含着一种惊喜的元素:谁也不能保证一个棕色的球茎长出的花是五颜六色的还是布满条纹和斑点的。这也是它们流行的原因。
“你真的不知道你的郁金香会变成什么样,”高德加告诉BBC,“人们喜欢这种变幻不定。”
因此在17世纪30年代,富有的商人和名匠对郁金香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望。
到了1636年,市场对郁金香的需求激增,然而当时正值冬天,郁金香球茎还被埋在冻土下面。于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小酒馆里,商人们交换了在春天购买郁金香球茎的承诺,由此建立了一个非常昂贵的期货市场。
到了1637年初,“郁金香热”爆发了。在1636年的12月31日,郁金香的价格上涨了千倍,当时的荷兰商人以每磅125荷兰盾(古荷兰货币)的价格出售了一种广受欢迎的球茎。1637年2月3日,仅在一个月后,同样的郁金香卖了1500荷兰盾。
“邻居之间,同事之间,店主、书商、面包师以及医生与他们的客户之间似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社区凝聚力。”高德加写道,“他们都被突然出现的盈利前景迷住了。”
郁金香的价格飞涨是因为人们相信春天到来时这些花会卖个好价钱。在当时的宣传册上列出的一种特殊的郁金香球茎,其价格高达5200荷兰盾,这些钱已经可以买一栋房子了。
价值5200荷兰盾的郁金香
那时熟练的名匠一年也只能挣300荷兰盾左右,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工作17年才能够买一个这样的郁金香球茎。
然而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春天到来之前“郁金香狂热”引起的经济泡沫就破灭了。人们还没来得及经手这天价的郁金香,市场已经崩溃了,这是为什么呢?
创作于1640年左右的对“郁金香狂热”的讽刺作品
一些学者推测这是因为开始意识到市场已经过度膨胀了,更有学者指出了市场崩溃的具体时间。
1637年2月3日,在哈勒姆举行的一次郁金香拍卖会上,拍卖商一个郁金香球茎也没卖出去。这时的买家开始确信郁金香的价格已经过高,不会再去高价买入,因此带来了价格的突然暴跌。
于是以狂热买家为目标的宗教布道开始流行,警告人们不要落入类似的“一夜暴富”的陷阱中。
在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中,虚构的金融家戈登•盖柯(Gordon Gekko)称郁金香热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泡沫故事”,但是许多真正的历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见解。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剧照
事实上,郁金香狂热的故事经常被夸大。尽管它被称为“狂热”,但是整个国家并没有因此留下后遗症。
高德加坚称,实际上只有少数超级富有的荷兰人参与了这一交易,而且他们并未因此受到太大的损失。
“我试图去寻找因此破产的人,因为据说有人在破产后跳运河自杀。”她向BBC报道称,“事实上,我找不到任何一个因为郁金香狂热而破产的人。”
实际上由于许多买家从未支付承诺的价格,很少有人破产。
如果要说有谁真的被这股热潮伤害了,那应该是郁金香的种植者。1637年4月,政府介入取消了所有的郁金香合约。结果种植者并没有收到买家承诺在春天支付的钱。于是种植者只好在最后一刻艰难地寻找新的买家。
那么有关郁金香狂热的“神话”是如何开始流行的呢?许多人将其追溯到19世纪。当时苏格兰作家查尔斯·麦基(Charles Mackay)写了一本关于郁金香热潮这一段爆炸性历史的书。
根据麦基的说法,当市场泡沫破灭时,荷兰经济被摧毁了,于是破产的投资者投河自杀,麦基形象生动的描述塑造了今天大众所看到的郁金香狂热。虽然在今天高德加尽力去反驳这种说法,但仍不如前者深入人心。
尽管郁金香狂热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可怕,但是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堂宝贵的经济学课程。
即使没有人因为郁金香泡沫而落水,这次经历也为未来的投资者敲响了关于市场性质的警钟。
郁金香市场的失败伴随着其他泡沫经济的破裂,比如18世纪20年代的南太平洋泡沫经济,19世纪40年代的铁路泡沫经济,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牛市。
1886年莫奈关于荷兰郁金香田的油画
回想起来,每个投机泡沫似乎都是荒谬的。为什么荷兰商人要把他们的财富投入到像郁金香这样短暂的东西上呢?
然而这种模式在历史中不断重复,揭示了市场中信任的作用,以及对一种有价值的产品失去信心的代价。
原文链接:
https://allthatsinteresting.com/tulip-m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