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可避免的,新冠病毒的火烧到了英国最敏感的地方。
查尔斯王储确诊新冠肺炎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他现在还是个王子,但别忘了,由于女王的超长待机,查尔斯王储也已经是个72岁、儿孙满堂的老人了。
在曾经英国儿戏般的群体免疫政策前,这个年纪的老人几乎等同于被宣告放弃。
最开始英国网友怀疑这条防疫政策的时候,就开过皇室的玩笑,说女王对首相的政策表达了口头支持,然后转头就从白金汉宫的后门逃走,去了位于加勒比海上的英属维尔京群岛。
没想到带预言家的诞生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几周前,伦敦市长候选人拜利还在推特上表示如果日本疫情控制不住的话,伦敦愿意接盘奥运,当时拜利还十分笃定的说:“全世界都需要伦敦迈出这一步,我完全确信伦敦已经准备好再次主办奥运了。”
讲真的,flag立这么高,在剧本里翻车是迟早的事。
奥运,没了;伦敦,也快封了。
自从鸡窝头的英国首相鲍里斯在镜头前讲出英国的佛系防疫措施——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开始,不仅中国人懵了,英国人也懵了。
平时很少听到herd immunity这种高端词汇的英国人,是真的听岔了。鸡窝头说的啥?heard immunity(传说中的免疫力)?
现在在推特的搜索框输入heard,它第一个关联的词条还是heard immunity。
因为herd一词在英语里一般指牛群或者羊群,所以当英国人反应过来群体免疫约等于啥都没有之后,这事儿可能就有点失控。
你的政府都是咋看你的 ↓
还记得西甲停赛的那天发生了什么吗?英超官方宣布一切照旧,不仅没有取消比赛,甚至都没有空场。
等到“群体免疫”的说法一出,英媒这才恍然大悟,《每日邮报》直接在文章里开始内涵:原来不取消不空场,就是为了让我们在球场相聚,以便痛快的一起感染病毒,并且获得“群体免疫”,高,实在是高!
已经几个星期了,英国本土关于群体免疫的讨论仍在继续。
《卫报》的一篇文章被广泛转载,文章的标题是:我是流行病学专家,最开始听到群体免疫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个段子。
英国的健康部大臣被围攻,到后来他不得不在电视直播中表态:“群体免疫只是一个概念,它不是我们防疫的策略。”
不是,火都要烧到屁股上了,您还说“等死只是一个概念,不是我们救火的策略。”
当天当herd immunity的话题被讨论上推特热搜时,英国首相鲍里斯的表情包产量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峰值:
让我们杀死老年人吧!
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是我认为他已经获得群体免疫力了。
鲍里斯对新冠病毒的看法:如果还没搞砸,那就先别管它。如果搞砸了,就无视,然后可能它自己就好了。
鲍里斯对全英说:我对你所失去的感到抱歉。
鲍里斯对全英说:现在向前看吧。
英国网友对群体免疫的理解简直不能再形象了:
你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死掉,但这就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牺牲。
大英著名网友、曼联名宿嘴炮担当加里-内维尔先生就转发了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条关于自我隔离的推特,并且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你说的我都听进去了,但是我的娃们被告知明天还得去上学!并且刚刚我开车的时候还看到了曼市的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传统节日)游行!这么分裂的新闻真是活久见了,@鲍里斯 你国迟早药丸。”
大内的担忧放在英国国内也很真实了,目前英国的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停课,小编仍在英国求学的基友发烧3天,自我感觉已经中招。但他跟学院报备过之后,学院仍旧要求他继续去学校上课,否则按缺课处理,搞得他只能无奈自嘲:群体免疫get。
按照英国政府最初的策略,他们寄希望于天气转热后病毒自然消亡,讲真如果是欧洲大陆的法国荷兰这么说还有点可信,但是你英有热的时候吗?30度以上就会有人热死的国家,你们感受过什么叫真正的热吗?如果病毒会说话,估计夏天到来也会在英国说一句:哇,爽。
在意大利医疗崩溃的的情形下,英国就会更好吗?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1200多名医护人员在女王宣布升旗时走入会场,全民的免费医疗曾经是大英帝国引以为傲的制度。
但是英国的医保真的谁用谁知道,如果你去医院时的状态不是濒死,坐诊的医生只有在你需要拿一种药的时候才会立即有所行动——morning pills。
英超宣布一切照旧那晚,我点开专业记者团队开销赶超espn的the athletic的文章,看到他们一本正经得讨论英超确实不能空场,原因是空场比赛=逼着原本会去现场的球迷去酒吧聚集看球,“密闭拥挤的空间、摩肩接踵的吧台,还有n手传递的小食。还是露天看台更安全!”
这个原因...震撼我全家,有没有点易感人群的自觉了还?空场空场,不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在家待着吗?
实拍:英国街头酒吧看球现场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理由鬼畜的实在太英国,世界上没第二个国家能讲得出这种跟段子一样真实的隐患了。
英国人到底多爱去酒吧鬼混,这么说吧,我以前班里的教授,60岁的老头,每到四五点就开始兴奋躁动,一下课就光速直奔酒吧而去。有一天他终于在课堂上跟我们说出了心声:下午茶结束到晚上去酒吧之间的这段时间毫无意义。
英国有一个专门的“酒吧巡游大冒险”的小型狂欢节,最开始是利兹大学的学生们想出来的,参与者从学校出发,每经过一家酒吧就要进去喝一杯,当到达终点的时候,这些醉醺醺的新生们就能大概了解学校周边哪家酒吧最合自己的心意。
是的没错,这个酒吧大冒险就在一周前如期举办了,而且真的从白天狂欢到了深夜...
利兹大学都已经开始上网课了,这些学生们还是不愿放弃酒吧关门前最后的欢乐时光,于是你可以看到如下奇景:
当然这些只贪图享乐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被骂惨了,除了“疯子”“傻x”“无知”这种词汇外,来自德国的朋友激情开麦:“现在可以正式宣布了,地球上最蠢、最自私的那些人都生活在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岛上。”
20日晚鲍里斯宣布全国酒吧禁止营业,鲍里斯特意强调了希望民众们不要在酒吧关门前的最后一晚再去酒吧聚集,但是然并卵,他们还是在酒吧喜相逢,享受了最后的狂欢。
第二天英国的各大报纸都聚焦了这群人,《每日邮报》给的醒目大标题是:英伦酒鬼雄起。
《太阳报》还报道了酒吧餐馆禁令之后,担心没酒喝的英国人又开始跑到超市抢酒了,继卫生纸和洗手液后,超市里的酒也面临脱销。
是的,没卖出去的那几小撮就是科罗纳(corona)的啤酒,他们公司起名之前大概不会想到,多年后一种叫corona-virus的病毒能够席卷全球,并直接影响到自己的销量。
普通英国人面对这项禁令的态度:最后一夜的自由被迫来临了,极度伤心、心碎和失望是唯三能描述我现在心情的词语了。但是现在让我们今晚最后一次的,躁起来吧!
喜欢光顾酒吧的英国人一来是喜欢在酒吧无拘无束的社交,二来他们对酒也是真爱了。
2017年伦敦桥附近曾经有过一次恐怖袭击,当时大批在酒吧喝酒的人疯狂逃命,但是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居然手里握着半杯没喝完的酒就跑出来了。最神的是他一边逃命还一边小心保持这平衡,不让杯子里的酒洒出来。
当时这个照片出来后,转发最高的一条就是:“伦敦骄傲!”
除了在酒吧扎堆,自诩英超全球第一的英国人也很喜欢在球场扎堆。既然英超关了,那就去能看球的地方吧,于是原本该有英超比赛的那个下午,英国第五级别业余联赛的现场可谓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这张图真看的人触目惊心,这么多前来扎堆的白发老爷爷是闹哪样啊!你们知道如果自己感染了,挂的几率比你身边的精壮小伙要高得多吗?
而且,为什么一个口罩都没有......
就靠着这扎堆行为,没过两天,英格兰第五级别和第六级别的联赛也宣告停摆了。硬核硬核!早前意甲停摆的时候,英国的硬核足球流氓就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口吐芬芳过一阵了:“娘炮行为!”
话说你们还记得当年欧洲杯,自己为啥被俄罗斯人追着打了吗?
所谓现实中我唯唯诺诺,网络上我重拳出击?
西方社会对口罩的接受度普遍很低,一方面戴上口罩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弱鸡战五渣,这其实是个很矛盾的现象,因为看看社交网络上,普通英国人也怕自己染上新冠肺炎怕得要死,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假装强大和无畏。
另一方面,东亚国家更强调集体主义,大多数人都喜欢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所以口罩其实是个很好的工具。但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中,个人主义更重要,大多数人更希望能在人群中被发现被欣赏,遮住大半张脸的口罩就不那么友好了。
不过虽然国内的社交网络很盛行英国佛系抗疫的种种奇闻,但对普通英国民众来说,这根本不是他们的日常,这些事之所以能被报道出来,本身就是因为它们过于奇葩。《每日邮报》就会在标题公然质问:你们脑子里都在想啥?
而常常看这些奇人轶事也导致了很多国内的网友产生了认知偏差,认为所有英国人对疫情都很佛。
事实上大多数普通英国人都觉得政府的做法很愚蠢,并且也自觉自愿接受居家隔离。伦敦的唐人街因为靠近大英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人流量最大的商区之一,现在几乎无人光临;以往拥挤的地铁人流量也大幅减少;目前除了部分学校仍在正常运行外,大部分公司都开始要求居家办公;超市的日常储备也被抢空,这表明至少大部分的英国人已经做好长时间居家的准备了。
这就像国内刚刚暴发疫情时,看热闹的对岸网友也总有认知偏差,认为中国人就是人均会喝蝙蝠汤。
网络上曾经有很多种阴谋论的说法,关于一国最高领导人公然表态“群体免疫”是为了激起自由散漫惯了的英国人的民愤,然后顺理成章得实行更严格的措施。
《泰晤士报》也曾透露首席医学专家曾在武汉爆发疫情后的第一时间向政府建议采取极端防疫措施,但这些话根本没有得到重视。
但无论如何,群体免疫都已经成为一个笑话,甚至已经等同于宣告失败。
在这个几乎只有英国能讲得出的段子里,如果主角不是英国,还真的少了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