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一个月,10个行业少了5万亿,这个坑怎么填?

01

昨天和一个朋友说起复工的问题,现在上级对复工有要求,但很多企业因为各种限制执行不了,工人回不来,复工比例有限,于是有些地方就出现了这种神操作:




当地主管部门为了应付检查,要求当日用电量要达到3000度,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老板只好自己动手打开了机器、空调等等设备,说白了就是空转,为了完成任务,因后果他承担不起。

为什么要考核电量呢?因为这个指标理论上不好造假。大家都知道“克强指数”,就是综合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力的,可惜,基层的“聪明人”太多,懒政太多。

其实,工厂主巴不得早日复工,但是条件不允许啊。

好在昨天钟南山院士说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还得再挺两个月,对很多企业来说,真是生死考验了。

我们翻阅了上百份各类机构的分析报告,浓缩统计了下10个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损失,都跟大家的吃穿用住相关,不算账还好,一算吓一跳,“坑”还真不小。


02

1、旅游,15000亿+。

旅游业今年大概率扑街了,因为一年就几个大节点最挣钱,比如春节,暑期。2019年春节,旅游总收入5139 亿元,7天收入占了全年总收入的9%。

但今年春节,大家基本都宅在家里,景区关闭,旅游业几乎是颗粒无收。

这还不算完,如果参照钟南山的时间表,未来旅游业不仅要做好2至3个月基本无收入的准备,还要做好全年低营收水平的准备,这一点可以参考当年非典时的情形,在疫情结束三个月之后,旅游业才开始复苏。

到那时已是7月,往年,这将迎来暑期黄金档,但是,现在的大中小学生还都在上网课,返校时间待定,缩短暑假的概率很高,所以旅游业真正复苏至少得等到8月了。

这还是偏乐观的预期,2003年非典结束后的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比上年下滑了14.7%,老百姓出去玩的意愿并不强烈。

去年旅游行业的总收入在56000亿元左右,除去几个高峰时间,月均收入在4000亿左右,如果3-7月维持低收入水准,行业损失保守估计也有1.5万亿+。



2、餐饮,9000亿+。

2019年餐饮行业收入4.67万亿元,其中15.5%,也就是7238亿的收入来自春节。

今年各大餐馆纷纷取消年夜饭,并且全额退款,仅春节7天,疫情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损失大概在5000亿元左右。

中国烹饪协会调查了下,春节期间,78%的餐饮企业没有营收,9%的企业营收下降达到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下降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下降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

如果三四月份继续维持聚餐禁令,行业的低收入水平仍将延续,参考往年收入水平,预计损失也将超过4000亿,合计受打击力度可能超过9000亿。

当然,挽回损失的一个变量在于吃货,很多人已经表示疫情结束后将“报复性聚餐”,希望到时候大家的热情和钱包能够持续的长久一点。



3、地产,12600亿+。

去年商品房销售15.97万亿元,同比增长6.5%。政策趋严是大趋势,所以业内也基本接受一个事实——个位数增速将是常态,也就是预期2020年保持在16-17万亿的水平。

不过,疫情让大家把目标全部调低了。

2月和3月销售额比较悲观,主要公司一季度销售计划调降幅度基本达到50%-60%,一般来说,一季度占全年占比在11%-23%之间,所以一季度受影响的销售额大约在8800到1.84亿之间。

但是,变数在于,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出台了各类激励措施,从救房地产商逐步演变到刺激购买者,为了保收入、保增长,地方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搞基建、搞房地产,这个比较立竿见影,芯片半导体肯定好,但是见效慢难度高,所以,接下来地产怎么走就比较有趣了。

一方面是房住不炒的总原则不变,另一面是一城一策的灵活性,预测今年地产的故事一定不少。

综合来看,行业内认为8%左右的跌幅是很难避免的,即下滑1.26万亿左右。



4、汽车,8000亿+。

汽车这两年本身就比较惨,今年更麻烦。

2020年1月汽车销量为194,1万辆,同比降了18%,像新能源汽车仅卖了4.4万辆,同比降幅54.4%。

2月还没有完整报告,但前16天的销售额同比跌了92%,断崖式下跌,3月的情况估计会有缓和,但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没办法复工,供应链条断了,所以全球汽车行业都很难受,这对二三季度有不小的影响。

2019年,汽车行业规模8.08万亿,综合各厂商数据分析,今年一季度受影响程度在40%左右,受影响值约8000亿。今年依然是汽车行业非常艰难的一年。



5、家政,3000亿+。

家政行业一直不受关注,但其实影响巨大,这个行业目前涉及70多万个企业,有3000多万从业者,他们受的打击很大,因为这个工作属于弹性收入,流动性大,不工作一般就没收了,很多人也会在节前辞职,节后重新找工作,但今年,这些计划统统泡汤。

很多阿姨现在还困在老家没有返城,一是没法出去,二是去了别人家也担心,隔离花的钱也不少,还不如在家呆着。

整个家政产业规模大概在1.5万亿元,今年仅一季度的损失就至少在3000亿元左右,如果疫情不停止,这个数字还会持续增加。


6、服装,1000亿+。



其实这几年服装行业也不算太景气,很多知名企业步履艰难,出口面临东南亚等国家的强烈竞争,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复工难,服装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像广东这样的服装大省为了复工操心费力,但效果仍不显著。

这两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的总收入都在1.7万亿左右的水平徘徊,研究者认为疫情对服装行业一季度的影响至少在30%左右,折算下来1000多亿左右。


7、手机,300亿+。

手机具有很强的可选消费属性,目前线下销售渠道占比还是很高,因为疫情导致的恐慌情绪和外出频率降低,抑制了不少换机需求,同时因为一些人收入下降甚至失业,消费能力下滑,所以研究机构预计手机消费在一季度会有20%-30%左右的下滑。

2019年一季度出货量是7700万部,参考这个数据,假定均价2000元左右,受影响的程度将会在308-460亿左右。


8、航空,630亿+。



因为春运量大幅缩减,所以航空公司的损失比较惨重。

1月的营收数据影响不算大,客运量下降了5.3%,客座率下降了5.1%,但1月23日后,情况突变,飞机日利用率降至5小时左右,客座率下滑至 50%以下。

2月更惨,客运量下滑约80%,3月应该也不会好到哪去,2003年非典时期,最惨的一个季度营收下降了49%,参考这个比例,我们可以简单估算下,几个主要上市航空公司在去年一季度的收入合计是1279亿,航空业一季度损失至少在630亿左右。




9、白酒,590亿+。

白酒有两个旺季,春节和中秋,两节销售额占全年70%左右。

今年聚餐基本没了,所以白酒消费基本靠家庭了,但这抵消不了多少,而且婚庆喜宴等消费大头基本停了,所以白酒行业受冲击还是不小的,预计对全年整体影响会在10%左右,也就是说下滑590亿左右。



10、电影,100亿+。



电影影响力很大,但行业规模不大。

2019年票房642.7亿元,其中正月初一和之后30天内的票房几乎占全年票房的20%,今年春节档期基本报废,年初一票房181万元,仅为2019年同期的0.13%。

主要影响在两个领域:

● 下游院线公司:春节档停摆将对全年票房形成较大的压力。

● 上游出品制作公司:票大量剧组会受到停工潮的影响,或将面临场地、器材租赁费用增加、主创档期协调、制作周期延长需要追加投资等问题。

现在电影院都在努力复工,但很艰难,机构初步预计2020年电影市场整体损失将超过100亿元,对民营企业占比极高的行业从业者将带来重创。


03

这十个行业都是跟老百姓关系比较紧密的行业,粗粗一算就超过5万亿,对上游行业的影响尚未测算,还有一些领域因为较为分散也没有包括在内。

比如花卉,春节、情人节是旺季,但今年,花都烂在地里了。







花卉大省云南自己评估了下,一季度交易量减少8.42亿枝,交易额减少约11.42亿元。再加上物流、农资等其他损失,对整个鲜花行业造成的损失至少在40亿元左右,打击巨大。

还有像家禽行业,因为交通阻断了饲料运输,目前有统计的数字是至少1亿只雏鸡被扑杀。虽然这只占育成鸡年出栏量的1%,但如果全国性封锁情况在未来几周持续下去,这一趋势将会加速。

这样的行业还很多,潜在的损失说出来都是天文数字。


04

怎么填这个坑?至少有三个层面。

1、短期的账面损失。

像前文测算的很多损失,都是短期的,也是最容易挺过去的,依靠适度政策和企业的活力,给一些时间是可以平复的。

2、中期的麻烦。

很多人拿非典和这次的疫情类比,其实完全没法比。

非典的时候,有入世的红利,有人口红利,没有老龄化的压力,没有经济下行的担忧,家庭负债率极低,当年的增速达到9.1%,跟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现在最担心的是疫情引发连锁反应,比如门店、工厂、公司被房租和工资压垮,因无法偿还债务、贷款而倒闭。员工被裁员被降薪,家庭收入下滑导致断供违约,或者为了维持必要开支借取高额贷款无力偿还…….

这些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今年也是企业还债的高峰年,如果返程复工、复产的难度不减、周期更长,则陷入困境的企业会更多。

所以,现在领导层对保经济的要求十分明确,减社保、免房租、降利息、促贷款,各种手段都要上,也是在努力解决这个麻烦。

3、长期的问题。

虽然大家的共识是,疫情不会改变中国长期增长的大趋势,这么说的最大底气就是源自于每个普通中国人的勤奋和努力。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快钱越来越难赚了,疫情也会加速这个大趋势。

这些天我们和一些龙头公司做了些交流,大家考虑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供应链安全。

比如受疫情影响很大的汽车行业,因为中国的零部件配套工厂停摆,直接导致几个大厂零件库存不够,有的直接停产,如果他们之前只是在考虑供应链的成本问题,疫情可能会促使他们考虑供应链安全问题并开始行动。

所以黄奇帆说的一个观点还是挺重要的:

“物流中断和疾控措施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带来的冲击比贸易摩擦要大的多,并且一旦中断,形成了转移替代,部分行业三十年制造业基础丢了,很难再找回来。所以我们必须像是重视疫情自身一样,高度重视保护产业生态、保护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护中小企业,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能够度过难关。”

最后,真心希望疫情早点过去,2020年剩下的日子,能够对大家温柔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