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中国在非洲是这样搞建设的(组图)

作者| 须臾千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  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搞得又好又快,中国近些年来有“基建狂魔”的称号,而且,中国的基建版图已经不局限于国内,在世界范围内都正在蓬勃发展。

到国外做工程,技术上与国内大同小异,管理上却完全不同。技术上的难题,如现场环境恶劣、规范标准不一致、原材料紧缺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丰富的工程经验来解决,但管理上遭遇的难题,却需要中国公司在所在国逐步摸索。

今天我们就以中国在赞比亚修建水电站为例,来给大家讲讲在非洲搞建设的事儿。



(一)语言不同如何沟通?“工地通用语”让交流毫无压力

工程建设是一个考验团队集体协作的事情,而要协作,首先就要解决沟通的问题。

英语是赞比亚的官方语言,但绝大多数工人的母语都是当地语言。中方的工程师们大都会说几句不大流利的英语,但一线的技术工人、老师傅们,英语水平就十分堪忧了。可正是这些老师傅们要教当地工人干活。他们该如何沟通呢?

事实上,他们的沟通还真没什么障碍。只不过他们所用的语言既不是汉语,也不是英语,而是一种以简单英语和专业汉语组合在一起,奇怪而十分流利的“工地通用语”。

老师傅指挥工人时,会跟他们说“you go to大坑, you go 脚手架”,或者“up up slowly up 大臂向左摆,number four(应该指的是按四号按钮)”。在长期的交流中,他们已经达成了高度默契。这种英汉混杂但语速颇快的语言在外人听来难以理解,在他们当中却毫无阻碍。

技术是工程师最好的语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当地工人们学习到了宝贵的技术,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他们的小家庭和他们的国家做贡献。

有了语言作为纽带,他们与中国的联系也更紧了,对中国的感情也更深了,承建的中国企业不仅仅是给他们工作的雇主,而更多的是与他们共同学习、成长的好兄弟。



(二)工人自己给自己放长假怎么办?从改善营地配套设施开始

事实上,不仅是在赞比亚,中国在非洲的所有公司,无论何种行业,只要涉及到雇佣当地员工,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人们只要一拿到工资就会迅速消失不见,直到工资花完才会回来上班。无论采取何种奖惩措施,这种现象总是存在。

企业要想融入当地,就必须主要聘用当地雇员,尤其是要加强对当地雇员的专业化培养,让他们在更高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然而如这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正常的生产秩序都无法保障,培养高级员工根本无从谈起。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想出了许多方案。

有的将工资发放时间缩短,月薪改为周薪,可是这样做也只是让大家“放假”的时间缩短了而已,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有的公司则给工人分为A、B两班来发工资,这样可以保证工地上总是有人上工。

然而,这对于有些公司或许可以,对于建筑企业则不行,建筑工程往往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集中工作,一道工序如果需要100人,那么减到50人就会完全无法正常进行。


(工作中的非洲工人,作者拍摄)

这个问题看似荒诞,实际上却是中国企业在非洲面临的严肃问题,要解决起来可能还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妙招。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人们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然而,除了当地的文化风俗外,企业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建筑工地通常距离城市生活区十分遥远,无论贫富,人们总是需要娱乐的。而这些艰苦的建筑工地不仅十分寂寞,很多时候改善性的生活物资也无法跟上,工人们离开工地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采购物资。

过去,中国人总是按照自己吃苦耐劳的习惯,没有给工程营地建设超市、娱乐场所这些配套设施,甚至没有预留出它们的位置。一个月的施工下来,工人们的情绪十分低落,他们自带的食物也已所剩无几,客观上也确实需要进城改善生活。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没有以人为本的落后的管理思想。

从凯富峡施工局开始,中方的管理人员也开始总结经验,在未来更多地考虑到员工的现实需求。不仅要改善营地环境,而且要增加配套设施,尤其是超市。一方面服务员工,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以人为本,最终受益的是公司自己。



(三)建设不止于水电站,小镇、中学和培训学校一个都不能少

整个下凯富峡电站项目不仅仅包括一个水电站。15亿美元如果只建造了一座水电站,那么水电站所带来的潜在资源相当于没有得到开发:为了这座水电站,既然路也修了,电也有了,基础设施一切都完备了,那只有一座水电站岂不是亏了?

实际上,这个项目还包含了一座9000多万美元的设施完备的小镇。它由上百栋的独立别墅组成,还配备有一个小型商业中心及一所中学。

有趣的是,这所中学正是现如今项目的主营地。它外部完全按照非洲的建筑风格建造,一色的单层建筑,以空心砌块作为承重结构,外墙橘黄,屋顶倾斜;内部装修却是中原式的白墙、踢脚线和中国家具,满是浓郁的河南特色。

相比起水电站,这座小镇,尤其是这所中学,才是中非文化交融的真正体现。



(小镇标准住宅,作者拍摄)

(中学全貌,作者拍摄)

有了这所小镇,凯富埃峡谷的美景才能被世人所知,潜在的经济价值才能被开发出来,而中学则更是当地百姓走向文明的必经之路。

有了这些,下凯富峡水电站才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项目,不仅仅为中国企业带来盈利,为赞比亚政府带来财政收入,它同时给赞比亚落后的社会面貌带来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中还蕴藏着浓郁的中国色彩。



(凯富峡周边景色,作者拍摄)

小镇和中学都是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同大坝项目一样,中方企业在建设中赚取合理利润。但除此之外,下凯富峡施工局还额外建设了一座培训学校,专门培训建筑技术人才。这座培训学校是完全由中方出资建设运营的,是中国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



(培训学校一角,作者拍摄)



所谓社会责任,就是所有人都会从中获益,包括中国企业。从这里培训出的技术工人熟悉中方标准和操作流程,可以事半功倍地在中国标准建设的项目中贡献力量,而掌握了专业技术的工人,收入最高可达普通劳工的三倍。这所培训学校也为他们带去了勤劳致富的希望。


(四)大坝建完后培养出的当地工人怎么办?扎根所在国的属地化管理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下凯富峡水电站到2020年就彻底建成开始运营了,那辛苦培养出的这些技术工人又有什么用呢?大坝建完了,这些工人又要到哪里去找工作呢?



(培训学校中的非洲青年,作者拍摄)

实际上,这个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海外的中国企业规划日趋长远。

在过去几十年里,非洲人民的心中确实认为中国人“是来赚快钱的”,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自然也不愿意履行社会责任,因此虽然我们赚到了钱,却一直没有得到认可。而现在,中国企业必须扎根所在国,做起长远规划。

下凯富峡施工局就是一个这样的成功案例。如今,下凯富峡水电站的施工尚未完成,这家公司就已经接下了位于赞比亚、刚果等地的多个大单。非洲的基础设施缺口巨大,几十年内都不会饱和。公司的业务未来不仅不会停止,规模还要大幅扩大。

这样一来,仅仅依赖中国来的工人显然是远远不足的,这些培训学校训练出的工人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未来还要在实践中培养成为工长,即使在中国老师傅不在的情况下也能带队施工。

独行快而众行远。一个文明、发达的非洲,注定会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共同受益,而中国企业就是这种文明的先驱。

在未来,海外的中国企业也将进行深入的产业升级,从基础的施工领域上升到更高级的商业领域,对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海外企业招收的新员工中也不乏国内外顶级名校的硕士、博士,早已不是当年土里土气的模样。

(高大上的员工宿舍,作者拍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