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还要“飞”多久?胡春华压力山大 动作频频

存栏减少三分之一,肉价翻了一倍,各地投放储备冻肉,采取临时“限价限购”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生猪生产举措……猪年,猪备受关注。

在经历了一轮轮暴涨暴跌的“猪周期”尤其是这轮猪肉紧缺后,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我国生猪行业的问题出在哪?“二师兄”的路在何方?

一头猪赚1500元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熊丽娇家最近猪肉吃得明显少了,她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吐槽说:“剁刀肉20多元一斤、排骨40多元一斤,比平时翻了一倍,真是快吃不起了。”

和熊丽娇一样,最近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猪肉价格涨得太凶。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的数据显示,8月底,全国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5.63元,同比上涨90%以上。

在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一直存在猪价暴涨暴跌的周期。虽然人们经历了一轮轮“猪周期”,但很少想过餐桌上习以为常的猪肉会变得紧缺。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负责人表示,这轮猪价上涨是非洲猪瘟疫情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本轮生猪价格于2018年5月跌至周期低点后步入新一轮上涨通道,之后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下降明显,猪价短暂调整后持续较快上涨。

记者此前在一些生猪主产区采访看到,许多猪场已经清栏。“村里五个猪场全部清空了,处理的猪包括母猪和一百多斤重的肥猪。”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传统生猪养殖大镇汪二镇,温家村养猪大户温志平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气温较高,按理说是生猪出栏的淡季,但实际情况是,猪场都没有存栏了,村里很难听到猪叫声。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对全国400个生猪监测县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2.2%,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31.9%。

存栏大幅下降,直接推高猪价,并传导到猪肉价格上。

江西省樟树市是生猪养殖和调出大市,全年生猪出栏量在70万头左右。樟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梅义光告诉记者,过去当地最高猪价没有突破过10元/斤,现在已涨到15元/斤;过去一头猪赚500元就是高利润了,现在一头可以赚1500多元。

“猪粮比价是衡量猪价及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介绍说,通常情况下,业内公认的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是猪粮比价达到6∶1,9∶1则是猪价过高的警戒点,但当前猪粮比价已超过12∶1,猪价突破了2016年创下的10.6元/斤的历史最高点。

四季度有望止跌企稳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9月3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通知,进一步采取完善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等措施,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记者近期在一些生猪主产区走访看到,在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推动下,生猪养殖行业的信心正逐步恢复,一些养殖企业已着手补栏复产。

在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江西省高安市,养了近30年猪的袁电明去年将自己年出栏8000头的猪场关停了。最近,看到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鼓励复养,同时猪价也不断上涨,袁电明已经从北京一家种猪公司订购了一批种猪,准备恢复养殖。“我上个月订的,母猪一头6400元,公猪一头7500元,是过去的两三倍,听说现在价格又涨了。”袁电明告诉记者,种猪市场的走俏也从侧面说明养殖户复养意愿在增强。

与此同时,各生猪主产区也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全国传统生猪生产和生猪调出大省,江西每年外销生猪保持在1000万~1400万头,其中供沪生猪居全国第一位,供港生猪居全国第二位。近期,江西省提出,将把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列为省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复产增养”,力争今年生猪净调出量达1000万头以上。

不久前,樟树市双胞胎猪业有限公司已拿到政府提供的30万元种猪补助。公司负责人苏富民说,政府的扶持让公司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们计划9月引进2000头母猪,年内累计引进1万头母猪。

在此之前,许多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已经启动了扩产计划。记者梳理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公开报告,今年1~7月,傲农生物、天邦科技、大北农、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等大型养殖企业出栏量同比均有增长,其中傲农生物出栏生猪39.9万头,同比增幅达63%,天邦科技累计出栏生猪167.8万头,同比增长55%。不少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还表示,未来将增投生猪养殖项目或基地。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综合多方面因素认为,目前猪肉供给相对偏紧,但总体有保障,老百姓碗里不会缺肉,四季度生猪生产有望止跌企稳。

“防疫门槛”再逼产业升级

经历了这轮与非洲猪瘟叠加的“最强猪周期”,我国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而且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表现为生猪养殖在资金门槛、环保门槛之后,又迎来更高的防疫门槛,对防疫技术和生物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梅义光说,在此前一轮轮暴涨暴跌的“猪周期”中,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资金门槛不断抬高,大量抗风险能力不足的散养户已经退出;这几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生猪养殖行业的环保门槛又逐渐凸显,许多环保不达标的小猪场被关停;眼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第三重门槛——防疫门槛将更加凸显。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养猪场(户)防疫水平普遍不高,这是由养殖方式决定的,大部分都是比较小的、散养式的形式。

“这次非洲猪瘟给许多养殖户一个警醒,养猪不仅要环保达标,还要防疫达标。”网易味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利祥介绍,以前很多养殖场只是做简单消毒,现在疫情形势发生变化,防控要求更高,很多养殖场都加大了这方面投入,比如进出猪场的车辆以前只需车轮经过消毒池消毒,现在变为四面喷头消毒。

高安养猪行业协会会长罗玉根说,在这一轮生猪复养中,有复养意愿的养殖户一定要补齐防疫短板,提升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记者了解到,在他所在的高安市,当地已选好10亩地,准备投资300万元,新建一个畜禽运输车辆洗消中心,所有进出高安运输畜禽的车辆都要到这里消毒。

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准入门槛,让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进程进一步提速。“这次非洲猪瘟又带来一次行业洗牌,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陈利祥说,许多现代化规模养猪场都配备了科学饲喂、环保除臭、生物安全等系统,从育种到出栏都是可控的,而小猪场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从实际情况看,当前补栏复产的也主要是一些大养殖企业和上市公司。”

在冯永辉等业内人士看来,和上一轮在环保整治中许多养殖企业在搬迁转移中实现转型一样,这次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又将在恢复生产中实现升级。

中美贸易战以及非洲猪瘟造成猪肉价格飙涨,控制猪肉价格成为中共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9月6日,中共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黑龙江省实地督导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据悉,最近8天内胡春华三次强调加大力度稳定猪价。

据陆媒报导,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6日在东北督导猪只生产时说,保障猪肉供应是当前“三农”工作最迫切任务之一,各产区要“不折不扣”完成稳产保供任务,并坚决清理不合理的限养规定。

中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后,供应跌至谷底,猪肉零售价近半年来飞涨,带动食品等民生物价上涨,民怨四起。

今年以来,为稳定猪肉价格,胡春华已经至少四次专门召开会议(1月16日、2月26日、5月16日、8月30日)、三次外出调研(1月16日,广东;9月2日,四川;9月6日,黑龙江)。

而最近8天,胡春华又三次强调加大力度稳定猪价。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9月2日,胡春华在四川省实地督导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9月6日,胡春华在黑龙江省实地督导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如今,抢救猪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成为中国的“重大政治任务”,胡春华还表示:“保障猪肉供应是党中央的军令状。”

胡春华警告,猪肉价格上涨,可能会破坏今年10月1日举行的中共建政70周年系列活动的氛围;损害中共“形象”;可能会影响“经济稳定”。

时政评论员石实说,中共把猪肉产量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可能是出于“维稳”目的,防止民变。

《自由时报》8月3日报导,中共最近取消了今明两年1.47万吨的美国猪肉订单,这是美国农业部数据自2013年以来,中共取消最大的一次订单。在2月到5月,中国还取消了4,513吨美国猪肉订单。此外,中国与加拿大关系紧张后,中方6月份暂停从加拿大进口猪肉。

不仅如此,中国又退掉了来自美国大量的猪肉订单,并对进口的美国猪肉加征72%的高关税,这令本来就缺少猪肉的中国市场雪上加霜。猪肉供给大幅下降,价格暴涨。许多地方出现凭票限购。

《金融时报》的报导指出,自去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爆发至今,中国生猪存栏量已减少逾1/3。扑杀生猪带来的猪肉供应问题一开始不明显,猪肉价格是从今年6月起才开始飙升。

农业农村部9月3日发布的监测周报显示,8月26日-8月30日,16省(市)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5.63元,环比涨9.3%,同比涨9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