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开市客(Costco)在中国大陆的首家门店正式开门迎客。
当天,这家位于上海闵行区的超市吸引了大量客流,随之而来的,是该公司飙升的股价。
截至27日美股收盘,Costco股价大涨5.01%,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当天呈现0.34%的跌幅。
次日,Costco股价继续上涨0.95%,报294.49美元/股。这也意味着,自上海门店开业以来,该公司的市值已增加70多亿美元,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反观其竞争对手沃尔玛,近两个交易日股价仅微幅上涨,27日、28日涨幅分别为0.38%、0.27%。
据美国权威财经媒体《巴伦周刊》报道,摩根士丹利高管西米恩•古特曼(Simeon Gutman)亲自见证了Costco上海店的开业,他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可能会“开辟”Costco的另一个增长阶段,该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一直被视为各行各业的机遇。
Costco股价日K图
据央视财经报道,Costco上海店开业首日人气爆棚,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往:停车场等待需要3小时、结账需要排队2小时……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28日9点左右来到Costco时,虽然现场安保人员表示,“跟昨天比人少了很多”,但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据记者粗略统计约有两三百人,以中老年人为主。
8月29日,Costco上海店内人头攒动 图自视觉中国
作为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超市,成立于1976年的Costco在全球11个地区设有超过770家分店,会员量超9600万,也是全美第二大、全球第七大零售商。
央视报道指出,Costco最大的特色就是大包装、大分量,以及足够优惠的价格。根据Costco的公开数据,上海首店的非食品类百货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的30%到60%,食品类则低10%到20%,商品毛利率大都在10%-11%、大部分商品可无理由退货……但“低价”而不“廉价”,广受普通及白领家庭的欢迎。
财报显示,Costco在2018财年的销售额为1384.34亿美元,会员费31.42亿美元,总收入1415.76亿美元,净利润31.34亿美元。付费会员数为5160万,总持卡人数达到9430万。
不难看出,会员费为该公司贡献了绝大多数利润。
具体来看,Costco在美国的会员费分两档,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分别为60美元(约合430元人民币)/年、120美元(约合860元人民币)/年。
截图自Costco美国网站
而在中国大陆,不管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每年的会员费均为299元人民币,且每位主卡会员可办理一张免费家庭卡。
新零售专家、前万菱集团电商副总裁云阳子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付费会员制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Costco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后,做得比较成功。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向会员收费,会员以交会费的代价换取低价购买的权利。在新零售时代付费会员制是大势所趋,如何经营会员、“圈”到一批高频次的消费者对商场零售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不过他同时指出,要做好这一商业模式并不容易,对企业来说,“圈”到消费者的关键是能让“消费者占到便宜”,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入会后如何能让会费“值回票价”是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入会前后的商品价格落差要大,二是商超内的品类要足够丰富,才能让消费者实现高频次的消费。
对于Costco上海门店的“盛况”,上文提到的摩根士丹利高管古特曼认为,Costco的海外增长似乎准备加速,未来几年,该公司可能在中国每年增加一到两家店,同时也从日本、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其他国家的销售繁荣中获得了提振。
央视主播郭志坚表示,Costco火爆的背后是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购买力没得说,潜力更是无限。为了进这个市场吸引中国消费者,大家都是削尖脑袋挤破头,今天联播就有相关报道,外资零售业持续加码上海,哪里会舍得撤离?与中国脱钩,就是与商机脱钩,与未来脱钩。所以,脱钩的论调就是喊到虚脱,也怕是没多少人会上钩。
还要和中国脱钩吗? 上海的这一幕,让美国人“坐不住了”
中国消费者的热情和购买力,美国人这次真的见识到了。
昨天(8月27日),对于来自美国的全球最大会员制仓储卖场开市客(Costco)来说,是个“大日子”。
开市客在中国内地的首家门店当天在上海正式开业,新店开业首日便迎来大量客流。
“大量”到什么程度呢?停车需等三小时、结账排队两小时、货品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8月27日,中国内地首家开市客门店在上海闵行开业。
可能开市客自己都没预料到,这家店会如此受欢迎,以至于开业仅5小时后便因客流太大而不得不暂停营业。
与此同时,开市客上海门店被“挤爆”的震撼画面,也引起了美媒等众多海外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的消费能力”
“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了。”
8月27日下午,一位领略了开市客“开业盛况”的网友在微博上感叹道。
她表示,由于排队结账需要等待两小时,自己“果断放弃”。
这段话引起了美国彭博社的注意,在8月27日的报道中,彭博社表示,开市客的开业场面堪称“狂热”。
“由于要等三小时才能进入停车场,一些人甚至决定步行到卖场以避免交通堵塞。”报道说。
而随着路上的人和车越来越多,上海闵行公安也出面维持交通秩序,政府有关部门还发布提醒:“为了您及公众的安全,希望有意前往的市民理性消费、选择错峰出行购物。”
“狂热”的开业首日也让开市客在下午一点刚过便宣布暂停营业,比原定时间早了8个小时。
是什么吸引了大量客流呢?彭博社指出,在这几个小时内,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被消费者大量抢购,烤鸡也很受欢迎,要排很长的队才能买到。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到的一位消费者表示,他在这家店花了1800元人民币,在他看来,这里的奶粉很便宜,肉也比一般超市便宜。
而通过消费者在现场拍摄的图片不难发现,开市客卖场内价格上千的玩偶熊和价格上万的名牌包同样受到欢迎。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有中国网友就此评价道。
美国网友:中国市场简直是“天选之地”
开业首日的火爆场面,令开市客喜出望外。
“我们非常满意。”开市客8月27日这样对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回应道。而在一份声明中,开市客强调,“有创纪录的消费者在这里购物”。
这个“创纪录”的画面传回美国后,美国网友也不淡定了。
从挤满了卖场的购物车和收银台前结账的长龙中,他们显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外国网友的这一形容并不夸张。美国消费者与商业新闻频道8月27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中国内地市场对于开市客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进入的是一个成熟的零售市场,但这里仍然对新概念保有强烈的兴趣。”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零售顾问波特尔说。
波特尔表示,如果开市客进入德国或英国市场,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因为其运营理念在那里已经不够新颖。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与中国相比,零售业又不够成熟。
“中国消费者在开市客里展现了对于美国商品的强劲需求。”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7日报道说。
但在开业首日过后,开市客能否保持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称,开市客能否取得长期成功,取决于它能否适应中国充满竞争与活力的零售业态。
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站则道出了另一个隐忧: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销售的影响。
报道援引开市客高管的说法称,由于对贸易战的担忧,该公司已经将部分美国进口商品替换为澳大利亚进口商品。
美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前景
就在上周五(8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或者回到美国开设工厂,一度引发美国股市大幅下跌。
不过昨天上海开市客被“挤爆”的一幕,让美国网友不禁感慨:这给美国政府“上了一堂贸易课”。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7日发布的一篇报道显示,美国企业并没有听特朗普的话。
报道称,尽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敌意不断升高,但受到中国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的吸引,美国企业在华投资今年仍有增长。
据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企业向中国投资了68亿美元,比过去两年同期的均值高出1.5%。
“中国已经成为许多美国大公司的最大销售市场。”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8月27日的报道点明了美国企业坚持投资中国的原因。
报道用事实说话,指出肯德基现在在中国的鸡肉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通用汽车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在中国销售了360万辆汽车,也超过了美国。
“中国市场——我对它的长期前景非常看好。”彭博社援引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的话说。
▲位于青岛的一家星巴克门店
众多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也印证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8月26日的记者会上所说的,强行让中美经济“脱钩”,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与自由竞争规则相违背、与经济全球化潮流相违背,必将遭到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耿爽强调,中美经济“脱钩”根本就不是缓解中美经贸摩擦的良方,更不是解决美国自身问题的出路。
“还是那句话,与中国经济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世界脱钩,与未来脱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