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逃犯条例争议之后 香港商业地位面临重估(组图)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二(7月9日)称,《逃犯条例》修订已“寿终正寝”,但她没有宣布“撤回”修例,也没有回应反对人士的其它诉求,“反送中”示威者扬言继续抗争。此前,香港已发起了多次大规模的游行集会,多场警民冲突,甚至爆发了主权移交以来,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占领立法会事件。

原本对《逃犯条例》发出强烈反对声音的香港商界,实际上在政府宣布修例以后,表面立场已逐渐软化。但多位专家对BBC中文表示,《逃犯条例》争议突显了香港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引发的忧虑将具有长期影响。

投资观望

联博香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纪沫对BBC中文表示,在英国脱欧的情况下,伦敦有一些机构其实一直考虑把一部分业务带到香港,但此次事件可能让企业暂缓考虑这个事情,有一些在港外资本身想扩张,也可能等一下才进一步决定在港投资是否扩张。

她特别提到,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中国资金,但有关法律可能令买家和投资者多了一个风险因素去考虑,可能会考虑投资到新加坡、加拿大等其他地方。此次事件,短期之内对零售业有影响,可能让不了解局势的人──例如一些大陆旅客──有不必要的担心,“这种形象虽然受损,但可以修复。”

香港政府未宣布暂缓修例前,香港商界和国际商会均表达过顾虑,路透社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消息,说部分富豪开始向海外转移资产,其中一名认为自己是政治敏感人士的富豪从香港把1亿美元转到新加坡,有国际银行的负责人对路透社表示,他们认为香港局势失控,无法相信林郑月娥和北京领导人,会无法意识到这件事造成的经济损失。

不确定的香港

香港商界反对修例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对中国法治系统的不信任,认为香港保持独有体制是成功的关键。香港的美国商会曾经直言,香港的吸引力是建基于其独立司法系统和公共机构有别于中国大陆。



持续的抗议活动,可能影响香港旅游业。

在港府宣布暂缓修例后,美国商会态度立场软化,欢迎港府的决定以及寻求与港府对话,在示威者7月1日冲击占领立法会后,美国商会发表声谴责暴力──也反映商界对示威升级的忧虑。

但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期发表的报告认为,香港大规模民众抗议是制衡政府的手段,如果这种制衡能力被削弱,反而会对香港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提到“50年不变”的过渡期将在2047年结束,香港的政治及经济独立性,以及相对于大陆大城市具竞争优势的体制特征,都可能面临受损的风险,削弱香港极强的体制能力,拉近与大陆的评级差距。

目前,香港在国际上的贸易安排,一直独立于大陆的地位。报告指出,如果有一些国家采取单边行动,情况可能有变,特别是美国若废除或修订《美国-香港政策法》,则会对香港和美国之间贸易安排造成很大影响,波及香港及其它地区的贸易关系,大幅削弱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国际风险管理公司品克顿(Pinkerton)亚洲区域副主席格兰特‧斯特拉德威克(Grant Strudwick)对BBC中文表示,虽然林郑月娥说方案已死,但未来仍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有更多的示威抗议和不稳定性。

品克顿提供的分析指出,《逃犯条例》是否被搁置,香港仍然要面临多个潜在问题,就算林郑月娥下台,也只会换上另一个亲北京的人选,游行示威会持续。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中央政府觉得不需要维持香港特别地位,2047年往后中港两地法律结构是否各自独立,会成为企业风险评估重要因素,例如香港房地产市场,有些批出的按揭已经超出2047年期限,企业是否延长贷款具备不确定性。

斯特拉德威克说,香港最近的争议引发的是“不确定性”,“企业会希望知道甚么法律可以依赖,甚么法律会用,哪些机构会支持你的企业运作……2047年将至,大家关注香港的体制和大陆会有什么不同,有些公司已经决定把总部设在新加坡而非香港,就是因为新加坡的政治风险更低。”



香港自身困境

香港浸会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巫伯雄认为,香港社会这么“乱”,某程度上是政策出现偏差,令香港生产力下降,比如说,香港政府近年出台“最低工资”政策,干扰劳工市场,通货膨胀严重,令贫富差距变大,激化社会矛盾。

对于外界忧虑香港制度和中国变得一体化,或是自由受损影响营商环境,巫伯雄认为民主自由不是商界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殖民时期的香港或新加坡也不是民主自由社会,企业主要看的是稳定性、商机和是否赚钱。


香港法律界人士6月6日在高楼林立的中环举行散步,抗议逃犯条例修订。

他认为所谓民主自由社会,不同势力为了争取选票而分化内部利益,“你看一下台湾、菲律宾、拉丁美洲、目前美国的情况,都是走下坡的,为什么?你看得出来,因为它们不断内耗,但相对地中国可以把精力放在经济发展。”

“香港如果走民主,香港是死路一条,最后成为中国的一个次级城市,目前香港优势是人民币未国际化,人民币一旦开放,香港价值完全丧失,现在只剩下20年时间奋起直追,”他说。

香港近年来正面对大陆其他城市的竞争,例如中国有意把上海打造成为与香港一样的国际金融中心。

联博香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纪沫说,两地是可以同时进步,而香港在软实力方面依然非常有吸引力,有制度上的优越性、开放包容法律制度的建设,“不是一时间就会被拿走”,不觉得香港在落后当中。

然而,纪沫说,在全球经济有下行压力底下,香港也会遇到问题,而香港本身也面对经济转型的问题,要如何不依赖房地产、金融,转而在科技、服务业投入更大的力量,是香港要去补的功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