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又下黑手又道歉了 中国人还能信它吗(组图)

联邦快递又对华为下“黑手”了!

美国知名IT杂志PC Magazine首席分析师日前在推特发文称,该公司一部本应从伦敦寄往美国的华为P30 Pro手机被联邦快递退回。至于拒送理由,联邦快递在邮包标签上注明:美国政府与华为、中国政府之间的问题。

被拒送的这部手机并非新手机,而是人家杂志社的存货;运送也并非寄给第三方合作伙伴,而是在同一家公司的办公室之间传递。谁也没想到,对于这一单再正常不过的快递,不只寄送时被查了个底朝天,被要求写下了手机品牌名称和型号、标注了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等极其专业的信息;而且即使如此,拒送还是发生了。

或许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无辜,联邦快递客服在推特上解释道:“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及其68个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公司被限制了与清单所列某些实体的业务往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他们为了确保合规性,迫不得已拒绝运送华为手机。

问题来了,“列入实体清单”难道意味着普通公民寄送一部华为手机都不行?

这样的逻辑显然太清奇。且不说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一家市场主体大打出手,甚至出台条文干涉正常的商业贸易,本就违背国际规则,在法理上有单边霸凌之嫌。退一万步讲,即便根据他们所谓的国内法规,这也仅意味着华为不能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零件,这份制裁清单与普通公民寄送华为手机根本就八竿子打不着。

这不,对于联邦快递的做法,美国权威科技网站“The Verge”也看不下去了,表示“此事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具体法律禁止往美国寄华为手机。”华为美国公司公共关系副总裁戴利也在推特跟帖回复道:“这完全是对(美国)行政命令和实体名单的误读。”

醉翁之意不在酒。联邦快递公然拒送,明显是打着遵规夹带私货。毕竟,这已不是联邦快递第一次践踏契约精神对华为暗中使绊了。

5月28日,联邦快递未经授权将从日本寄往华为中国地址的两个包裹擅自转运至美国,并试图转运另外两个由越南寄往华为其他亚洲办公室的包裹。被发现后,华为向中国邮政监管部门提出正式投诉,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决定了立案调查联邦快递。

知情人士一针见血:联邦快递是为配合特朗普政府打击华为的措施,对内部协议作出更改,从而导致这家快递巨头将华为两个包裹送到美国。这一次,联邦快递又拿着鸡毛当令箭拒送华为手机,恐怕还是出于政治私利的考量。

消息曝光后,舆论一片谴责。汹汹民意之下,联邦快递出面道歉,把锅甩给了“操作错误”。同时,也不忘为自己找补“我们正依据美国监管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操作流程,以便在遵守所有规则的条件下,将对我们客户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番说辞,显然相当的苍白无力。

这几天,还有一则新闻颇有意思。曾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对其“强硬贸易立场”表示过赞赏的运动品牌New Balance倒戈了,在听证会上慷慨陈词反对对华加征关税。这或许就叫“形势比人强”。那么,有过两次不光彩行为,甚至为了政治献媚践踏契约精神的联邦快递,也会在失去市场后这样自我打脸吗?

相关报道:

近日,联邦快递又和华为扯在了一起。在日前发生将华为的包裹误送的事件后,6月21日,据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科技杂志(PC Magazine)爆出,联邦快递拒绝投递华为手机,同时还将该包裹被错误地退回给发件人。随后,6月23日,联邦快递发声明致歉表示,是“操作错误”。

据该科技杂志透露,他们收到了联邦快递的官方声明,称华为的包裹“被错误地返还”,“对此操作上的失误表示道歉”。值得一提的是,联邦快递还表示:“作为一家每天运送1500万件货物的全球公司,我们致力于遵守所有规则和法规,调整我们的运营以符合美国的监管环境,并尽量减少对客户的影响。”

结合最近发生的事件来看,这已经是联邦快递在华为的包裹上“两度”出现操作失误了。外界指出,尽管联邦快递及时地道歉了,但在华为包裹事件的端倪中,联邦快递的想法和立场却也是“路人皆知”了。此前,在首次爆出错送华为包裹的事件之后,联邦公司股票大跌3.14%,据计算,其市值随之将蒸发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亿元)。

据了解,今年是联邦快递布局中国市场的第35年,至2018年,联邦快递在华员工规模在10000人左右,覆盖了400多个城市。此前,在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还指出,“中国是联邦快递国际业务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地区。”

据报道,此次受到影响的(PC Magazine)已经通过另一家美国本土快递企业——UPS重新发出。去年6月,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推出新项目,旨在让创业者建立自己的本土配送网络,此举被视为抢夺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不难猜测,随着联邦快递两次出现失误,其名誉也将在美国业界受到损害,而寄希望于中国市场的美好愿望,恐怕也很难实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