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无预警宣布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的关税,从目前10%调高到25%。之所以会这么做,特朗普表示缘于谈判进度“太慢”,“中国试图重新谈判。”
这迅速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尤其是中国股市更是出现了千股跌停的罕见局面,一天蒸发掉了超过3万亿人民币!
受此影响,国际间一度猜疑中国是否会中止甚至取消双边的第11轮贸易谈判。不过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依计划继续赴美,只是在时间上推迟了一天。
舆论形容刘鹤这次赴美将是“冒着炮火”前进“鸿门宴”。
由于特朗普的态度及措辞过于强势,因此纵然中美展开了新一轮谈判,但国际社会对贸易战的结果,显然已经不再抱有之前的乐观预判。全球股市普遍持续暴跌深刻反映了这种担忧。
就在刘鹤出发之后,中国商务部发布了这样的一段话,“刘鹤副总理率团赴美参加新一轮高级别磋商,展现了中方负责任的态度和推动磋商的诚意,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照顾彼此关切,通过合作和协商的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中方已经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
这份声明的关键一句就在“中方已经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
如果中美双方谈判顺利且结果也可预期,那么商务部显然不需要发布这样的声明。
因此“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中国已经为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做好了准备。
“最坏的结果”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谈判彻底决裂,意味着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要发生或许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惨烈的经济战争。
在中美两国经济以及综合实力都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爆发全面性的贸易战对中国来讲显然更有威胁性,负面影响也会更加明显。
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总值近6000亿美金,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额只有1000多亿美金,相较之下如果美国对中国所有贸易商品关税全部提高到25%的甚至更高的情况下,这无疑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特别是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下行通道,贸易协商的失败会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改善的压力。
如果贸易战迟迟无法解决并成为常态,也势必会导致大量企业外流到其它的国家和地区。不久前媒体报道美国和日本的一些企业已经考虑把工厂迁到东南亚地区,甚至台湾的鸿海集团也准备把在大陆的一些生产线转移到台湾或者美国。
刘鹤到达美国后,特朗普在随后的一场白宫活动中表示,他可能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并称中美双方依然有达成协议的可能。
这是另一种令人疑惑的态度。因为在当前双方剑拔弩张的情况下,中美谈判已经有点“零和游戏”的味道,让双方都感到“合适”似乎越来越难。
因此中国商务部说“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显然已经在为谈判有可能的失败做出舆论铺垫。
但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对战,不仅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美国的反作用力同样不可轻估。
美国豆农协会以及工业委员会都在第一时间对特朗普的决定作出了警告,他们希望美国与中国尽快达成协议。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虽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相对总额较少,但是它对触及到美国消费者的范围很广泛。中国产品关税大幅度提高终将会对美国社会运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可以寻找取代中国的市场,可是实在太难,毕竟中国产品的种类和竞争力以及中国庞大的市场是美国社会和企业完全不可能放弃的。
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而不是宣布取消谈判,说明在貌似强势的言辞下,美国也希望与中国最终达成一种协议。
今天的世界早已是“命运共同体”,合作和分工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常态和必然。全球贸易的联动性导致国家之间不可能是独立存在,更不会出现纯粹的零和结果,合作共赢已是当今世界相处最佳的方式。
近几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都超过了30%,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美国发动贸易战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障碍,实质上是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障碍。特朗普的“美国第一”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最大的威胁。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的加剧充分证明,并不是世界各国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反而是美国正在损害全世界的利益。
因此,当中国已经为最坏结果做好准备的时候,全世界也都要有这样的心理和现实准备。
美国的战略意图已经不仅仅是要打一次贸易战,它是要利用遏制中国实现长期维系自己的全球霸权的结果。特朗普不是为了结束所谓的贸易失衡,而是要重新架构对美国最为有利的国际秩序。这已经不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
这次中美的贸易战总会有签署协议,停止战争的一天,但这也只是一个危机的暂停。美国不可能因为一次贸易战就可以把中国击倒,持续发动更多遏制中国的“战争”只会成为未来美国政府的常态。所谓“最坏的结果”其实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而已。
中国要认清这个现实,世界也要认清这个现实。在这个圆圆的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以冷战思维为核心的本届美国政府,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美国一时的“欣欣向荣”是以其他世界经济体衰落为代价的。特朗普政府终究要为这样的政策付出代价。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对中国来讲,面对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特朗普政府,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就是最大的现实要求。中国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市场,有全球唯一的全体系的经济生态,中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境。最重要的是中国有世界上最勤劳勇敢智慧的劳动者。这样的中国纵使面临最坏的结果,都有迈过去的勇气和必然!
重温高尔基的一句话“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这不正是中国发展壮大最精彩之处吗?
中美开启最后动员 贸易战进入双重轨道
和以往几次一样,关税重压之下的中美贸易谈判并未能够产生有效的成果,而是在紧张的氛围中匆忙结束了。5月10日凌晨,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上升至25%,标志着中美贸易战短暂的休战期已经结束。
但达成协议的一丝希望还没有熄灭。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表示,谈判会继续下去。中国副总理刘鹤也在谈判后表示,“双方需要保持这种继续磋商的良好势头”,中美谈判并未破裂。
第十一轮中美贸易谈判在关税的压力下进行(图源:AP)
特朗普的“战时体制”
尽管如此,但随着新的关税出闸,双方必须要分出上下风双方才能再次回到谈判桌前,如何确保己方在贸易战中撑得更久就成为了关键。
特朗普已经在推特上开始了舆论攻势。5月10日,特朗普至少发布了11条和中国贸易有关的推特,内容包括从批评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到强调“中国支付了关税”,再到中国“重新谈判”的行为以及中国经济会受到的压力等等。
以上都是特朗普重复了许多遍的老调重弹,但这次特朗普的舆论动员还出现了新趋势。一方面,他极为重视关税对农民造成的影响,他声称要从本国购买大量的农产品,比中国能买的还多,还要用这些农产品去救济“饥饿国家”,而美国的农民会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他提议一个更加封闭的经济体系,除了让大家买本国产品外,还号召企业在国内生产以免除关税。
看起来,特朗普已经做好了在贸易战上“死磕”的准备,试图稳住农民的选票并减轻美国的损失,以此来提高自身对贸易战的承受力。
如果特朗普真的打算将剩余3,250亿美元产品的关税威胁付诸实施,那么他肯定要先确保美国经济能支撑住这样的打击,更重要的是确保自己的支持率能经受住贸易战的压力,除了第一季度良好数据给予的信心外,额外的调控措施,比如豁免、补贴等等也将是必要的。
特朗普试图减轻贸易战对2020年大选的压力(图源:Reuters)
北京理性克制背后的坚持
随着美国关税正在呼啸而来,中国已经誓言要对美国的关税做出反制。目前尚不清楚中国的报复行动会包括哪些,但它很有可能会延续之前的做法,在控制对本国消费者伤害的同时尽力打击特朗普的政治基础。
刘鹤在5月10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必须对美国的关税作出反应,但希望美国保持克制,中国也会采取克制态度。中国在谈判前后,也一直强调它迎难而上的诚意,并劝解美国关税的危害性。因此在大基调上,即使谈判陷入僵持,北京还是不想过度升级事态。
而就如何应对接下来的贸易战,中美的重点也是完全不同。特朗普的策略是强化自身的耐受性,并加大施压,刘鹤的表态则侧重“做好自己的事”,在压力之下继续改革和平稳经济,他也说,相信中国经济会保持良好态势。
在中国官媒新华社5月11日的评论中,这一论点继续被加强。在提出谈判需要“照顾彼此核心关切”之后,这篇文章表示中国已经准备好应对“边打边谈”的新常态,并坚信“只有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强国内市场”,才能更好应对挑战。
至于美国是否会释放所有关税,北京似乎并不认为这对谈判会有质的影响,或者说中国会就此作出更多的让步。
总之,随着中国与美国的关税“弹药”已经打到最后几发,双方很难在不重伤自己的同时将威慑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剩余的谈判将是一场耐力和心理承受力的比拼,中国也美国也分别就此开启了最后的动员。只是,双方虽然继续打同一场贸易战,但却不再是贸易战刚开始时的你来我往,北京依然在反击,但已经不再认为这是阻止贸易战的有效方式,而提高自身应对挑战的根本能力才是正途。所以,现在的贸易战其实已经步入了两个不同的轨道,而主动和被动方的切换,也将会在这最后的时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