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如果要回顾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时刻,那么一定少不了2025年春节期间杭州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年注定是科技大爆发的一年。这其中2025年春节期间的杭州“六小龙”又率先向我们呈现了一副壮观景象——脚踢美国硅谷圈,撑起了中国科技界的门面。
不过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听过杭州六小龙,但却不一定清楚具体是哪六小龙,且为什么是这6位杭州老板?在这背后又有哪些传奇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这6位撑起中国科技界门面的杭州老板。
一战90亿,创造多个第一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
2024年夏天,一只“猴子”横空出世,它就是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
用了不到半年时间,《黑神话:悟空》销量突破2800万,销售额超90亿元。
而在“悟空”杀疯了的背后,是“游戏宅男”冯骥用热爱抵岁月漫长的故事。
冯骥的童年,恰逢街机游戏流行,父母对他热衷游戏的态度是,只要成绩不垮,就不多管束。
他的成绩也确实没垮,2000年18岁的冯骥考上华中科技大学,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很快,冯骥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临近毕业,在找工作和考研两条路中,冯骥还是选择了考研。
但那时正值网游风靡的时代,其中《魔兽世界》更是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岁月,这也使得冯骥无心考研,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网吧。
沉迷游戏的同时,冯骥同样会产生危机感,他会试着分析游戏的底层逻辑,并做笔记学习。
因为玩游戏,冯骥手上的钱都挥霍干净了,在“弹尽粮绝”之后,冯骥决定“给自己一周时间,投一投游戏行业试试”。
结果一周内,他就拿到了游戏公司的offer。
2005年,冯骥正式进入游戏行业任职游戏策划,踏上了游戏开发的道路。
彼时,游戏行业最热衷讨论的是史玉柱创造的《征途》挣了多少钱,是否属于歪门邪道,而在讨论的末尾,话题总会变成:我们是否要学习,又该如何学习?
在那个浮躁的年代,冯骥度过了两年多的策划生涯,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和迷茫。
于是在2007年,冯骥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万字檄文《谁谋杀了我们的游戏》一文。
在文中,他言辞激烈,毫不留情地撕开了国内游戏行业的乱象,文中的数个大哉问,放到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再后来,冯骥从第一家游戏公司辞职,加入了腾讯,并成为西游主题游戏《斗战神》的项目主策划。
尽管《斗战神》前几轮测试都打破了腾讯自研产品的多项纪录,但因成本过高,被迫走上了“氪金”路线,这使得公司商业化的方向与主创团队的理念产生了巨大分歧。
最终,《斗战神》剧情止步于白骨夫人的篇章,很多老玩家都评价,“白骨之后再无西游”。
2014年,冯骥带着另外6个“不甘心”的《斗战神》老同事从腾讯离职,创立游戏科学,继续没有走完的“西行取经”之路。
而给新公司取名叫游戏科学,也是在冯骥看来,游戏这个事情是可认识的,符合逻辑的,甚至从本质上它是可以学习的。
在创立之初,为求生存,CEO冯骥带领团队先进入到手游领域,先后推出了两款手游《百将行》和《战争艺术:赤潮》。
收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后,2018年,冯骥毅然放弃了手游,整个游戏科学全员决定全力打造一款团队真正想做的单机动作游戏,项目代号“B1”,代表“黑神话系列”的首部作品,即《黑神话:悟空》。
两年后,也就是2020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首个预告片发布,一举引爆游戏圈,其宏大的场景、细腻的画质,以及充满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点燃了中国玩家们队国产大型3A单机游戏的期待。
2024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正式在全球上线,首日在线玩家迅速达到数百万,之后更是在多个游戏平台排行榜上持续登顶,创造中国买断制游戏历史销量第一、全球年度销量第一等多个历史性纪录。
再回顾冯骥的这趟旅程,既是一场仰望星空之路,也是一段如履薄冰的征途。而在游戏科学和《黑神话:悟空》成功的背后,能给我们带来这些启示(由真人总结,DeepSeek优化):
1.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唐僧用17年时间西行取回真经,而冯骥则用了19年时间修得正果。在2800万销量和超90亿元销售额的背后,是冯骥在中国游戏史的空白页刻下墓志铭:所有杀不死理想主义的,终将使它成为神话本身。
2. 匠人精神与硬核投入。为了制作《黑神话:悟空》,游戏科学自建了一个扫描团队,在三四年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国100多个地方去扫描中国的古建筑,以及中国不同的地貌。
在游戏制作过程中,冯骥还带领团队阅读了100多遍小说《西游记》,更是为孙悟空的盔甲创建了12亿个模型。
3. 讲好中国故事。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可以说,《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是产品的胜利,它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中国文创产业从"流量思维"到"价值创造"的范式的胜利。冯骥和游科没有辜负这个时代游戏人最光辉的使命。
干掉美国科技巨头上万亿市值,
神秘的东方AI力量
(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
今年春节前夕,中美AI竞争的历史性时刻出现了。
2025年1月27日,神秘的东方AI力量DeepSeek登顶中美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一举超越ChatGPT。
在登顶的同一天,DeepSeek上线新模型,不仅在基准测试中击败了DALL-3和Stable Diffusion,且训练成本不到OpenAI GPT-4o的十分之一。
而这也引发了当天的美股“地震”。当天美国收盘,英伟达下跌近17%,微软、谷歌、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股价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一天之内美国科技公司上万亿市值消失。
DeepSeek崛起冲击美股,英伟达股价大跌
可能美国的科技巨头们也想不到2025年的第一场风暴来自于一个中国85后小伙。
1985年,梁文锋出生于广东湛江吴川,父母都是小学老师。
自幼,梁文锋便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展现出浓厚兴趣。
“湛江发布”曾提及了他一段成长往事:梁文锋性格很文静,但不是书呆子,在学习上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初中时就学完了高中数学,甚至开始学大学数学。
2002年,梁文锋以吴川一中“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本科就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之后又继续攻读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专注于机器视觉研究。
在大学期间,梁文锋就与同学一起开始积累市场行情数据和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据公众号“聪明投资者”报道,曾接触过梁文锋的人分享了一段关于梁文锋探索量化的经历:
回想在2018年,当时关于梁文锋“最全信息”来自于2015年12月1日水木社区上转发的一则招聘启事,标题是“幻方科技2016校园招聘——顶尖量化对冲基金公司觅牛人”。
正文下面附了一段没有具名的故事。
2008年,L先生带着8万元本金,开始了自己独立的量化交易之路。
2015年,经历过7年熊市牛市大轮回的L先生,以每年超过100%的复合收益率迈入了亿元富豪的队伍。
这个行业里最先富起来的L先生认为,中国的量化交易将从“单兵游侠”的时间转向极客汇聚的私募基金时代。他和IT圈的朋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希望能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量化私募团队。他们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幻方科技”。
“幻方”取自于中国古代洛书《九宫图》,是一种特殊的矩阵,是科学的结晶与吉祥的象征。
L先生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够与世界级的量化交易泰斗——西蒙斯的文艺复兴公司相媲美。
而根据其他媒体报道,梁文锋在毕业3年后,2013年和同为浙大的同学徐进创立了杭州雅可比,正式进军量化投资领域。
彼时,量化投资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要被主动选股基金经理和游资力量主导,但梁文锋坚信量化投资是金融领域的未来。
2015年,梁文锋与徐进等几位浙大同学共同创立了量化对冲基金公司幻方科技,并于当年达到了第一张私募牌照,并在数年时间管理规模超过百亿,成为国内量化私募“四巨头”之一,到了2021年8月,梁文锋带领的幻方量化资金管理规模更是突破千亿。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幻方便首次上线了AI策略,为了提升竞争力,梁文锋更是投入巨资来打造超级计算平台,2018年,幻方量化的“萤火虫”系统亮相,配备了超过1万张英伟达A100GPU芯片。
而这一切都为梁文锋转型投身AI埋下伏笔。
2023年,全球AI大模型风起云涌,科技巨头纷纷下场,国内诸多大佬也宣布进行AI创业。
也正是这一年4月,梁文锋宣布正式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追寻一直以来的技术理想,超越投资去直面更大的课题。”
同年7月,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成立,专注于AI大模型的研究与开发。11月,DeepSeek发布了开源的代码大模型。
随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DeepSeek大模型产品经历了多轮迭代,2024年12月,DeepSeek-V3发布,一经推出便震惊业界。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 R1面世,真正意义上震撼全球。
一夜之间,中美AI攻守之势异也。
《黑神话:悟空》制作者冯骥对此更是评价道:“这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功,这样震撼的突破,来自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
再回过头去看梁文锋,有这三点启发(由真人总结):
1.长期主义。如果你去看DeepSeek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一段简洁但有力的介绍语映入眼帘:“投身于探索AGI的本质,不做中庸的事,带着好奇心,用最长期的眼光去回答最大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一件事上只需要投入上万小时的时间就能得到成效;难在它坚持不易,很少人能屏蔽掉各种喧哗、诱惑、安逸,孤独地熬着上万小时,还能保持一份冲劲和驱动力,而梁文锋显然做到了。
2.热爱。热爱产生好奇心,热爱创造激情,也唯有热爱方能抵岁月漫长。正如梁文锋在过去采访中说的,“我们招人的条件是热爱,这些人的热情通常会表现出来,因为他真的很想做这件事,所以这些人往往同时也在找你。”“如果追求短期目标,找现成有经验的人是对的。但如果看长远,……基础能力、创造性、热爱等更重要。”
3.敢于创新(引领),而不是模仿(跟随)。中国AI和美国真实的gap是原创和模仿的差距。而梁文锋和DeepSeek也正是敢于在技术研发上,突破传统,选择差异化技术路线,在底层架构上开创了全新的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和DeepSeekMoESparse结构,并坚持“开源+生态共建”的策略。
创造世界第一,
被黄仁勋、马斯克点赞的偏科天才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除了DeepSeek,在今年春节期间让人觉得科幻照进现实的,还有在蛇年春晚上穿着东北大花袄,跳着扭秧歌的机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