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
狄金森这句话,在《封神2》上实现了具象化。
《封神1》上映时天崩开局,在精神股东们的造梗、二创和反复观看之下,不仅被抬出ICU还拿下26亿票房。
如今《封神2》上映仅四天,却全方面遭遇滑铁卢式翻车。
变身蓝精灵的殷郊,被全网吐槽5毛钱特效。
通天教主变身东方伏地魔、元始天尊被吸干法力等魔改剧情冒犯道教,被网友举报到道教协会。
本该英姿飒爽的大女主邓婵玉,却和姬发上演大型古偶剧,击碎了大家对神话大片的期待。
一直在雷区蹦迪的《封神2》豆瓣评分从6.5分下滑到6.3分,与第一部的7.7分相比更是惨淡。
票房和前两名的差距越拉越大,《哪吒2》突破15.8亿大关,《唐探1900》也超过12亿,《封神2》却还在7亿的边缘徘徊。
预测票房也从33亿跌到18亿,就连影院排片也从21%的第一梯队跌到10%。
从被自来水捧火到被粉丝嫌弃,《封神2》哪里出了问题?
春节档优等生,答题失败
史上最强春节档,堪称IP百团大战。
《哪吒2》精心打磨5年,粉丝期待值拉满;《唐探1900》作为唐探宇宙的第四部,一直是合家欢的扛把子;《射雕》也有IP+徐克+肖战三大王牌护法;再加上《熊出没》这种春节档钉子户,各种IP齐上阵厮杀必然激烈。
即便高手如云,《封神2》仍然是今年春节档的优等生,赢面很大。
从宣发上看,《封神2》的内卷程度,仅次于新IP《射雕》。
《封神2》的主创们在上映前就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跑路演,最出圈的是在深圳世界之窗用无人机宣传,不仅吸引游客拍照,路演票比火车票还难抢。
就连电影院里放的海报尺寸,《封神2》都比其他电影高出一截,可见片方对其给予厚望。
《封神2》不仅放出两支超燃预告片,还提前重映第一部掀起一波回忆杀,点燃了大家对“封神宇宙” 的热情。
与其他电影不同,《封神》IP身上的养成属性,让粉丝对其IP粘性更高。
自从《封神》爆火后,B站二创社区封神标签下有7万人参与创作。无论是姬发作为少年英雄的成长与觉醒,还是纣王和他的哈基米以及质子团都是二创的高频素材。
自称“胫骨”的粉丝们,在上映之前就火力全开,不仅早早买票还主动帮忙宣发。在淘票票平台上有82万观众想看《封神2》,在众多电影中遥遥领先。
除此之外,影院也对《封神2》给予厚望。
有影院表示接到光线和猫眼的排片要求,《哪吒2》首日排片占比不能低于15%,《唐探4》占比不能低于10%,否则“发行方会暂停影院的购票权限”。
《封神2》没有强硬要求排期,但影院仍然给了20%的排片,稳占第一梯队。与之对比,哪怕《射雕》上映后肖战粉丝拼命打榜,贡献了超过80%的预售票房,开一场买一场,但《射雕》的排片始终在16%左右徘徊。
《封神2》还有个先天优势:抢先获得了“财神爷联名”。
根据官方宣传,《封神2》和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是战略合作伙伴。这里不仅是二郎神杨戬的“老家”,还是财神爷赵公明归隐的地方。
靠着“春节看姬发,今年一定发”的神仙限定联名,《封神2》成功拿捏不少“求财心切”的年轻人。
有IP、有粉丝、有噱头,再加上影院和官方的下场助力,《封神2》只要维持前作水平结果就不会差。
没想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封神2》历时5年交出的答卷,让大家如鲠在喉,喜提春节档“最失望”电影。
还未封神,先自毁长城
《封神2》结尾,主创们感谢了支持前作的观众,“因为你们,《封神第二部》才得以相见”。
但很明显,《封神2》并没能让精神股东们满意。不少粉丝看完电影后,表示想让《封神1》退钱。
严格来说《封神2》不算是一部烂片,它的剧情和特效仍在水平线上,其口碑翻车的主要原因是,不仅没放大第一部的优势,反而暴露了更多短板自毁长城。
1.“封神”特效,功亏一篑
玄幻巨制,往往成也特效,败也特效。
《封神1》被自来水捧上神坛,特效是一大优势,比如申公豹用法术操控饕餮巨兽攻城的场景,堪称《封神》特效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