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手一张”到“避而远之” 信用卡为何失宠了?

信用卡“吃香”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万物皆有周期。

谁能想到,曾是中产标配的信用卡,竟有“失宠”的一天。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为7.67亿张,相较于2022年的7.98亿张,蒸发了3100万张,降幅达3.89%,而这已是信用卡总量萎缩的第三个年头。

糟糕的是,面对“不爱办卡,办了不用,用了不还”的用户,“求财若渴”的银行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稳住信用卡的现状与预期。“宇宙第一行”工行的信用卡发卡量由2022年末的1.65亿张缩减至2023年末的1.53亿张;“零售之王”招商银行2023年信用卡流通卡9711.81万张,较上年末的10270.93万张减少约560万张。

除此之外,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与不良率上升也在同步上演,且有加速恶化的势头。到2023年底,中国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规模已经达到475.2亿元,规模同比增长超6倍,其中,信用卡透支占比达60.8%,是个贷不良的主要来源。

曾几何时,信用卡是年轻人消费的“标配”,一张Visa或Master,不仅是消费能力水平的象征,更是一种时尚风潮,买房买车游玩消费,都要刷刷,平时也要积攒积分,赚取返现。

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网银转账和手机支付为代表的新消费方式的崛起,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盛,各类网络信贷消费日渐繁荣,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信用卡的吸引力节节败退,直至边缘化。

诞生、发展、狂飙、低迷......历经近40年的起伏,如今的信用卡,无论再怎么刺激,也难以回到那个被称为“王者”的时代。

01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信用卡的黄金时代

“人类需求是推动发明的基础。”用这句话来形容信用卡行业的诞生与发展史,再贴切不过。

1951年,美国一位叫麦克纳马拉的商人在纽约一家餐厅用餐,但结账时却发现没有带现金。这次尴尬的用餐经历,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的诞生。

所谓信用卡,一般是由商业银行发行,持卡人只要一张信用卡就能轻松购物,消费时不仅不需要支付现金,还可以享受很长的免息期,等到最迟还款日再还款就可以了。

简单理解就是,信用卡相当于商业银行借钱给消费者,消费者获得了提前预支的方便,银行方则获得了不菲的利息和非利息收入。

而中国第一张信用卡的出现,则要追溯到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正式发行了中国境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荡起阵阵涟漪。此后,工行、农行、中行、交行等银行的信用卡产品陆续面世,但在量入为出的年代,老百姓们对超前消费普遍持观望态度,这一阶段的信用卡,只落得“打入冷宫”的命运。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03年,这一年也被称为“信用卡元年”。当时的社会出了两个大事件,一是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开始与世界接轨;二是第一个独立信用卡中心工行牡丹信用卡中心成立,专业化经营开始替代信用卡的总分行模式。

到2003年底时,中国的信用卡发卡行已经扩展到10家银行,发卡量由年初的100多万张增加到近400万张,信用卡业务迎来了黄金期。为了拓客,各大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动作不断,瞄准商场、写字楼、小区,乃至菜市场等人流聚集的场所大力出击。

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白金信用卡,不仅提供了高额度、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还引入了积分兑换、消费优惠等概念,福利多多,极大地吸引了中产阶级和白领群体。

有工行开路,其他银行有样学样。对于没有卡的新用户,银行会以丰富的礼品为“诱饵”,自行车、行李箱、烧水壶......只要办卡,就能任意挑选;对于有卡的老用户,则通过花样繁多的“送温暖”,包括贷款免息享优惠、提高额度以及扩充会员权益等,鼓励用户尽可能多地刷信用卡。

潜移默化下,信用卡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贷款和理财的重要工具。到2016年底,国内信用卡发总量已突破5.9亿张,全国信用卡消费交易额达到741.81万亿,当时的信用卡消费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八成的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信用卡。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只有寥寥几家,到近300家银行的全链条参与,简单的“跨越式发展”已无法全面形容信用卡的辉煌。

然而,信用卡的透支消费注定它存在消费风险,银行过往数年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壮大,稀释和掩盖了不良情况,一旦势头减缓,之前积累的潜在危机便会集中爆发。

02狂热之下问题凸显

内忧外患业务萎缩

在信用卡最狂热的巅峰时期,各大银行为了追求漂亮的发卡量数据,几乎不设门槛,甚至银行连持卡人的风险资质评估都不做,就直接批下了几万的额度。

放宽对目标客群的资质要求,意味着纳入了很多风险较高的客户群体,这些用户为了满足购物欲望,不顾自身经济能力,过度使用信用卡,债务如滚雪球般膨胀,最终陷入还款困境,导致信用卡的贷款不良率急剧上升。

据《2020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838.64亿元,同比增长12.92%。其中,平安、中信、兴业、浦发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分别为2.16%、2.38%、2.16%、2.52%,上升最多的是渤海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达到了6.26%,已经远远超出了临界线。

除此之外,大量随意地发卡,也削弱了银行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信息泄露、欺诈和盗刷等犯罪行为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钓鱼、仿冒银行网站或电话诈骗等手段窃取信用卡信息,用户的资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信用卡的安全系数大打折扣。

为了遏制乱象,2022年7月,银保监会和央行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对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提出“审慎稳健”的监管要求,要求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行为;对单一客户应设置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等。

在监管部门的趋严态度下,多家银行纷纷提高信用卡的申领门槛和收费政策,包括提高年费、取消免息期、增加取现手续费等,虽然这些举措有助于防范信用卡风险,但却引发了用户人群的不满,不少用户反映信用卡收费过高,从而影响了信用卡的用户依赖和忠诚度,信用卡增速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花呗、白条等新兴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这些线上产品不仅开通便捷、审批快速,还能通过大数据实时调整额度,不断冲击着信用卡的主导地位。

再加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替代了信用卡在小额支付场景的应用,年轻人更习惯拿起手机付款,信用卡不再是首当其冲的选择。

就连过去信用卡的积分奖励制度,也被互联网平台的会员积分体系秒的渣都不剩。互联网平台通过与电商、外卖等不同商家进行合作,可以轻松实现积分与权益的转换,最大程度丰富了年轻人的选择。

内忧外患下,信用卡业务开始加速萎缩。

03逐渐失宠不再吃香

稳存量成未来关键

这种刺骨的“寒意”,体现在银行“缩水”的财报上。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为1.53亿张,相较2022年末1.65亿张的信用卡总量减少1200万张,报告期内信用卡消费额为2.24万亿,同比下降2.2%;交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为7132.42万张,同比下降4.27%,报告期内信用卡消费额2.81万亿,同比下降8.17%。

招商银行引用卡流通卡为9711.81万张,较上年末下降5.44%,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额为4.81万亿元,同比下降0.44%;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5338.91万户,同比下降21.9%,报告期内信用卡消费额2.78万亿,同比下降18%。

种种迹象表明,信用卡“吃香”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雪上加霜的是,疫情之后,年轻人消费时更倾向于“只买生活必需品”,金钱观走向理性,不少用户决定直接注销信用卡,或者注销多张中的几张,只留一张额度大的,让信用卡的处境越发“尴尬”。

为了挽回颓势,各大银行用尽了各种招数。目前,各大银行均与美团、京东、抖音、拼多多、唯品会、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以减免、账单分期折扣,甚至“0息”为“诱饵”,尝试为信用卡注入新活水。

为了讨好年轻人,信用卡也走起了“联名”风,来凸显独特性和个性化,范围已经延伸到美食、购物、航空、汽车、游戏、体育、母婴等各大领域,除了与商户品牌联名之外,银行也会推出明星、IP联名信用卡。

相比于普通信用卡的消费返现、积分兑换、生日礼品等一般性优惠,联名信用卡往往优惠幅度更大,待遇更特殊。例如,航空公司联名信用卡可以享受机票折扣或免费行李额度等福利,酒店联名信用卡可免费或特价住宿等。

尽管银行动作频频,但市场竞争的加剧,让银行在获取新客户方面的成本不断增加,偏偏持卡人的使用频率不断减少,消费额度不断下降,又使得银行难以从客户身上获得足够的收益来覆盖获客和运营成本,只能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种大背景下,陆续有银行开始关停信用卡中心。华夏银行关闭了天津信用卡中心和广州信用卡中心;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关闭了桂林分中心;上海农商银行关闭了信用卡部......虽然这并不代表银行放弃了信用卡,但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信用卡业务大不如前了。

尽管整体状况不景气,但信用卡在释放消费潜力和推动消费升级上的重要作用,让其仍然是银行必须要坚守的“阵地”。

而基于消费愈加多元化和细分化的趋势,“精耕细作”稳存量、缓缩量,将成为未来信用卡的主流策略。如何围绕餐饮、商圈、出行等高频生活场景以及家装、汽车、3C等大额分期场景,来做深入挖掘,是信用卡能否逆转局面的关键。

话说回来,你上一次用信用卡,又是什么时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