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去的一瞬间,就开始怀疑自己”,谈及第一次走高空扁带,张亮说自己当时非常惨,“双脚不受控制地抖动”,进退两难。这也是很多人走扁带的第一感受。
对高度的恐惧是人最基本的一项本能,要知道,在几十米高空,踩着一根松松垮垮的“绳子”,不借助任何外物维持平衡已极为困难,更别说完成行走或其他高难度动作了。
在这方面,85年出生的张亮是国内顶级玩家。
“中国扁带第一人”,国内高度扁带和长度扁带纪录的保持者,成功横跨长江天险虎跳峡、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圈内大神级人物,张亮名号很响,个性却很低调,更愿意把自己视作扁带运动的推广者。
每次外出挑战或表演,扁带上的张亮总能引来众多围观。这一次,他参加一个桨板赛活动,在中间穿插水上扁带的表演。扁带距离水面5到6米,长度109米左右。
表演前,张亮在系扁带。
不过相较于扁带运动在欧美、日本的发展,其在国内仍是一项相当小众、陌生的运动。
走扁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9年,两个年轻的攀岩者在路边走铁链,练习协调性与平衡。突发奇想,两人决定拿攀岩装备试试——把一英寸宽的扁带架设在两个固定点之间,在上面练习行走,扁带运动因此诞生。
许多人把走扁带与走钢丝混淆,但其实两者大有不同。相比于紧绷的钢丝,扁带的延展性较强,也更富有弹性,人的重量、风,都会给扁带造成形变与晃动。行走者需要对扁带任何细微的震动都有极强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才能在空中维持平衡。
这也正是张亮喜欢走扁带的原因。
最初走扁带时,身体会有不自觉的不安全感,但若长期暴露在某种环境中,身体就会慢慢适应周围的环境。
张亮说,自己的诀窍就是紧盯着前方某个固定点来保持专注,这样感官也会因为专注而变得更加灵敏。
“一踏上扁带,细细体会,甚至可以感到每个细胞、每条神经、每丝肌肉”。每次走完从扁带上下来,张亮都会感觉周围非常安静,似乎眼神也不太一样了,看东西会更清楚一些。
迄今,距张亮第一次接触扁带,已经过去了十年。
高空扁带、长度扁带、水上扁带,以及观赏性极强的花式扁带——利用扁带的延展性,在上面做跳跃、空翻等动作,各种形式的扁带项目他都尝试过了。
十年间,他也遇到越来越多人表示对扁带感兴趣,但这似乎仍没有改变它在国内依旧冷门的现状。
本质上来讲,张亮觉得扁带是一项和自己较劲的运动。如果想体会其中乐趣,你就必须静下心、耐得住性子,并学会享受这种状态。
以前,他为了练习,经常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装备,在公园里一走就是一下午。
孤独感才是最大的挑战。
张亮曾在自己公众号中写道,“当走出一定距离,只有自己和扁带,还有周围自然的声音的时候,孤独感就会袭来。你觉得可以继续走,但走下去好像又没有什么意义。”
这种状态下,如何突破心理障碍,克服孤独感就很重要。
张亮颈后纹身“SlackLife”,即“扁带人生”
现在长度扁带的世界记录是1600米,记录到一定程度就会逼近材料的极限,意味着很大的风险。尽管被叫做“中国扁带第一人”,张亮却并不太热衷追求纪录。
他认为太在意纪录,会让自己不自觉去攀比,甚至有可能带来意外的危险。材料所能承受的长度是有限的,人也如此。他享受站在扁带上,战胜内心的恐惧,仿佛全世界只有周围的环境、自己和扁带。
张亮说,如果真的认可一件事,就该全身心投入。找到这件可以为之投入的事已经很难了,一旦遇到,就不要想太多,“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