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9月3日,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遭遇大幅下跌,全天跌幅近10%,市值一夜蒸发2790亿美元(人民币约1.99万亿元),创下有史以来上市公司市值单日损失纪录。盘后,有消息称英伟达收到来自美国司法部关于反垄断调查的传票,进一步引发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担忧,导致英伟达股价在当天盘后仍未止跌。
除英伟达之外,美股大盘也整体大幅下挫,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2.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2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51%。这一市场走势,创下了8月初大跌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以英伟达、谷歌、苹果等科技类巨头为代表的权重股,成为当天的重灾区。由于占美国市值比例较大,这些巨头的股价走低也对整体市场造成拖累。
从触发原因来看,9月3日的市场下跌,与一个月前有一定的相似处,都是受到日本央行“鹰派”言论并叠加美国利空经济数据的双重因素影响。不同的是,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VIX指数在9月3日上涨至20以上,涨幅超过30%,但依然远低于8月初创下的65历史性高位。
此外,这一轮下跌更多集中在科技巨头权重股,其它板块,例如金融、能源、房地产等,相对来说走出了独立行情,反映出投资者更多的担忧情绪集中在科技相关板块。
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的英伟达,成为了当天重灾区,亦反映出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前景的担忧。
日本央行鹰派言论叠加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引发市场恐慌
9月3日是9月份美股首个交易日,在当天开盘前,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重申,在经济前景符合预期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将继续采取加息政策,受此言论影响,美股在当天盘前便出现异动,三大股指的期货品种均出现小幅下跌。
开盘后,美国经济数据不佳进一步打击了市场信心。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美国8 月份制造业生产量7个月来首次下降,经济增长担忧再次浮现。制造业 PMI 从 7 月份的 49.6 降至 47.9 。与此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ISM) 的制造业 PMI 连续第五个月萎缩,低于预期的 47.5 ,但高于 7 月份的 46.8 。
受到上述利空消息影响,美股三大股指均跳空低开,全天没有出现任何反弹,到尾盘更是加速下跌。在主要板块中,科技类成长股成为当天的重灾区,其中市值占美国较大比例的几大科技巨头,当天均出现显著下跌,例如芯片巨头英伟达当天下跌近10%,市值从3万亿美元跌落至2.64万亿美元,当天盘后又传出美国司法部向英伟达发出传票,可能涉嫌反垄断相关的调查,该消息导致英伟达股价盘后仍未能止跌。
其它科技巨头也几乎无一幸免,苹果当天下跌2.72%,微软下跌1.85%,谷歌下跌3.94%。受到这些权重股拖累,美国大盘当天也全面下滑。
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波动率指数VIX当天飙涨33%至20.72,但依然远低于8月初一轮市场大幅下跌时VIX创下的最高65的水平。
投资者对AI热情消退
9月3日的当天市场大跌让美股投资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仅仅在1个月前,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起因也是日本央行宣布加息,再叠加美国经济数据利空消息,导致全球市场发生异动,日经指数一度出现单日下跌超过10%的恐慌性抛售,美股也遭遇一轮显著回调。
但市场随后很快恢复,自8月初以来,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超6%,不仅全部收复失地,还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8月初的一轮市场大跌,市场分析人士普遍将其归因于大规模的日元套息交易,由于日本央行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日元套息交易在过去十几年中大行其道,投资者通过借入低息的日元,兑换成高息的其它货币,进行无风险套利。
由于利差微小,再加上其它额外交易成本的原因,使得日元套息交易需要交易额度上到一定规模才有利可图,因此许多投资者利用杠杆放大了收益。
但杠杆的风险在市场情况发生逆转时便凸显出来,由于日本央行宣布加息,导致日元套息交易的利差缩小甚至不再有利可图,在杠杆的放大作用下,投资者的亏损扩大,由于保证金交易的原因,需要迅速补充保证金,这又导致了一轮新的抛售,进一步加重市场的下行压力。
但9月3日的下跌,规模并不如上一轮猛烈,8月初市场的恐慌情绪一度高涨,全球市场都受到波及,恐慌指数一度达到65,是2020年疫情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9月3日市场大跌,更多是受到权重股的拖累,芯片巨头英伟达是首当其冲的对象。尽管在上周英伟达披露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等主要指标依然创出纪录且超出市场预期,但投资者对英伟达未来业绩能否持续保持高增长存疑,从而影响了市场对于英伟达目前的估值判断。在经历了连续下跌后,英伟达市值已不足3万亿美元。
英伟达的股价表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投资者对未来人工智能前景的预期。在过去两年中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英伟达市值在短时间内连续冲破1万亿、2万亿和3万亿美元,并一度登顶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宝座,基于对这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乐观前景和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市场毫不吝啬地给与了英伟达惊人的估值,与此同时,外界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预期也在近期出现了调整,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增价值还未在财报中得到切切实实的体现,大公司仍在“军备竞赛”阶段。领军初创公司OpenAI的下一代大模型迟迟未发布,同时内部管理人员频繁发生动荡,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资管巨头贝莱德在本周一份给客户的简报中表示,最近的研究开始质疑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增收入,能否覆盖之前的投入。
“当评估单个公司在AI方面的资本支出时,投资者应该考虑他们是否最有效率地使用了资本。”贝莱德写道。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