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开幕惊艳破常规 让全球基督徒集体破防引热议

对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文网上有夸有贬。然而须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对那一场开幕式上的很多信息并不敏感。而在同一个世界,生活着以亿为单位的基督教徒,对他们来说,是在屏幕上看到了最害怕的“噩梦”,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这让他们既愤怒又恐惧。特别是开幕式上那一幕由变装皇后、跨性别舞者模仿《最后的晚餐》的表演,引发世界各地宗教保守派不满。对此,巴黎奥组委在28日作出了回应。巴黎奥运会发言人安娜·德康在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很明显,我们从未想过要对任何宗教团体表示不敬。相反……我们确实试图庆祝社区宽容。”“从我们分享的民意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相信这一愿望已经实现”,“如果有人感到任何冒犯,我们真的很抱歉。”

但这个回应恐怕难以平复保守人士的批评。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夜幕下埃菲尔铁塔展示五环图案IC Photo

惊见索多玛

观看同一场仪式时,我们很难同步基督教徒的感受。比如充满争议的“三人行”段落,还有那位长胡子而穿超短裙、在地上爬行的妖艳歌手等等,在我们,只是一小撮披着精英外皮的宵小们推销的什么“多元”。那场开幕式就像二十年来的每一次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以及每一场现代艺术展一样,都不过是庸人的狂欢节,是一群霍比特人抢到了西方社会的话语权而已。

巴黎奥运开幕式表演截图

然而,亚伯拉罕三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信徒们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那就是索多玛的现实化。《旧约圣经》和《古兰经》都记载了索多玛的事迹,那是一座古代的城邦,城中居民放荡淫乱,公然热衷“多元化”的强奸和轮奸,闹得响动太大,引起了上帝的注意,上帝就赐了个天打雷劈,将其彻底摧毁。

所以,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那场开幕式带来双重惊吓:

第一重是看到罪孽的索多玛公然现世,出现在当前的世界上;

第二重则为,一旦索多玛现世,那么就意味着人类堕落至极,且没有悔过能力,上帝的终极惩罚将随之而至。

假设一位从小由父母教导虔诚信教的小姑娘或者一辈子奉主的老人,看到荧屏上的这等信息,光惊吓就足够让她或他魂不守舍了。那位信徒会反复琢磨两个问题:人类造了什么孽,以致出现了索多玛?那场开幕式是否意味着,上帝的雷霆之怒快要降临了?

至于所谓“戏仿《最后的晚餐》”段落,则对基督教徒是不可容忍的亵渎了。那一段落猥亵了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让我这个前美术生——额,是前美术史生(还是没落榜的)——都愤怒不已。达·芬奇的那面壁画如同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庭天顶画一样,是用色彩与形象达到了思想的境界,胜过万千文字。美,特别是有思想的美,是不容亵渎的。

达·芬奇的不朽名作《最后的晚餐》

可是,对基督徒来说,事情可不是什么富有思想的美遭到亵渎那么简单。对他们而言,基督最后的晚餐,类似佛陀第一次说法、佛陀涅槃,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关键事件。那一顿晚餐既朴素又悲怆,由神意照亮,启迪世世代代的后人思考关于牺牲、奉献、意志、坚信、宽恕以及背叛等等意义。

更何况,十二位门徒除犹大之外都各有各的功业,如圣徒彼得,被誉为基督教的基石(彼得就是“磐石”之义),由后世追加为第一代教皇,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就建立在传说中他的安葬之处,该教堂也是历代教皇的葬所,是亿万天主教徒的圣地之一。而且,圣彼得殉道之后升入天堂,负责掌管天堂大门的钥匙,信徒死后来到天堂门前,升天堂还是下地狱全凭他一句话。再如门徒约翰,是《约翰福音》的作者,在诸门徒中最为年少,于是成为永远的青春少年,象征着基督教不朽的纯洁。

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约尔丹斯的《四使徒》,中央的白衣少年即为约翰

结果一场开幕式把那些神圣的形象置换成一堆艳俗的魑魅魍魉,对信徒来说,不啻走在大街上莫名其妙兜头泼来一桶粪水,说不尽的恶心和恼怒。

开幕式中被视为“戏仿”《最后的晚餐》的表演

惊见天启骑士

最让我体会到文化差异的,是对“马踏塞纳”在理解上的不同。那是我最欣赏的一环,一位女骑士,银装白马,踏着塞纳河的微波飞驰,很多观众都同我一样,将那场景理解成象征圣女贞德的精神不灭,依旧在法兰西的山河间驰骋。

开幕式中骑着银色骏马身披奥运五环旗驰骋在塞纳河上的女骑士

没想到,基督教徒却把那个形象认成了死亡骑士!在西方文化里,预言末日的《启示录》深入人心,该篇为《圣经》的最后一章,讲述“世界末日”和“最终的审判”。其中出现“天启四骑士”,即四位神秘的形象骑着不同颜色的马匹,随着上帝的“羔羊”依次揭开封印,他们先后冲到人间。

第一位骑士骑着白马,象征神意从天而降,而第四位骑士骑着“苍白色”的马,他的名字就叫“死亡”。死亡骑士一旦降临,便会发生战争、饥荒、瘟疫及各种灾祸,人类会死掉四分之一。不知为什么,大量信教的观众都把开幕式上骑白马的形象联想成死亡骑士,因此觉得极度不祥,又愤怒又恐慌。

十五——十六世纪德国杰出画家丢勒的木刻版画《四骑士》

实际上,不管是联想到第一位骑白马的骑士,还是联想到第四位死亡骑士,都会促使信徒心头浮起自幼熟悉的《启示录》内容,其中很多比喻都很容易地与现实对上号,如“巴比伦大城”的喻象:

“她成了鬼魔的住处、各样污鬼的监狱和一切可憎的不洁鸟兽的牢笼!因为列国都被她荒淫的烈酒灌醉了。地上的君王曾经与她通奸,地上的商人也因她穷奢极侈的生活而发了财。”

所以,在保守的信徒眼里,那几个小时内看到的不是文艺小清新心中松弛浪漫的花都,而是“巴比伦大城”,那座“大城”的居民是如此得意洋洋,无法无天。结果,在一部分信徒当中兴起了阴谋论,竟认为整场开幕式都是“撒旦的仪式”,承办开幕式的人员全都受了魔鬼的诱惑,为撒旦效力,在全世界面前宣扬撒旦的教义,把开幕式变成了撒旦崇拜的典礼。

与奥运精神背道而驰

作为局外人,我们该怎样看待基督徒们的愤怒?又该如何看待开幕式筹办者们的自我包装?

对我们这些千千万万怀有基本人伦道德的观众来说,开幕式最恶劣的一点在于,借助一些貌似最先进的观念,实质上是在推销低级趣味。

当然,马上就会有人狡辩,甚至反咬一口——你反对,说明你虚伪,人家法国艺术家就是敢把人性的本质坦率地展示出来!好吧,我同意,艺术家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但是,奥运会有明确主题,而奥运会的主题与低级趣味丝毫没有关系。开幕式展示的一些无聊的感官刺激画面,与奥运会主题背道而驰,用低级趣味亵渎了高尚。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截了玛丽王后断头的表演片段,认为这是“全球主义者毫不掩藏地搞撒旦崇拜”,这条帖子的阅读已超过800万

其中最恶劣的就是那个蓝色的裸体酒神,当他一再唱“很简单我们就是完全赤裸的”,我都怀疑自己的听力,以为是困糊涂了。全世界的直播解说人同观众一样为之困惑不解,事后奥委会还给出了解释,说明那个形象是古希腊酒神,该节目的用意是呼唤和平。一提酒神,自然就涉及到尼采著名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高深理论,似乎足以把我们小老百姓给镇唬住了。

据说,“阿波罗(日神)原则讲求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狄奥尼索斯(酒神)原则与狂热、过度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如此说来,太阳神阿波罗才与奥运精神接轨,而酒神是与奥运精神相抵牾的。

最美的阿波罗像——《观景殿的阿波罗》局部(现藏梵蒂冈博物馆)

要点明的是,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的酒神是饮酒乱性的代表,因此一向也是淫荡的神,还是道德败坏、厚颜无耻的神。如此的形象出现在西方戏剧节的开幕式上是没问题的,但不应该出现在体育盛典上。

西班牙巨匠委拉斯凯兹绘于1623年的《酒神巴库斯》

更恶劣的是,扮演酒神的演员唯一的兴趣就是表达低级恶趣味,用猥琐的表情看着镜头。导演还把他安排在一只西式大餐盘里,在他身周围堆满瓜果与花朵,让罩盖升起之后,露出这么个家伙。如此的创意“歌颂”了三项恶习——暴饮暴食即饕餮,滥饮无度,以及纵欲。随后,演员用一种无耻的得意大唱“很简单我们就是完全赤裸的”,公然宣称人类只有最原始的欲望。这传达的是最没出息的人性观。

如此的人性观,与奥运会提倡的精神是彻底背道而驰的!奥运提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恰恰是承认人性并不完美,应该积极加以提升,让个人、集体与社会不断进步。而蓝酒神的言行举止恰恰是在诋毁奥运会提倡的努力精神。

蓝酒神环节非常具有代表性,揭示了这届开幕式的真实精神内核。不管主办方用多少时新理论给自己贴金,整场开幕式展示的根本不是人与人之间更为包容与和谐的关系,也不是歌颂爱,而仅仅是在鼓吹堕落。

出现在开幕式中的蓝色酒神

这一点还在另一处场景得到表现,即图书馆内出现的九本书。热心网友将它们一一核对出来,其中如《危险的关系》《俊友》确实是优秀的杰作,但内容都是关于道德堕落的淫荡与人性的黑暗。此外还有《肉体的恶魔》《性与谎言》《简单的激情》等,看书名就知道内容肯定不简单。以致网友们感叹,伏尔泰、雨果的作品不香吗?在为体育而设的盛典上,鼓吹放荡和混乱的淫欲,是不是很怪异?

对任何有人文情怀的人来说,把卧在一只巨型大餐盘里的酒神置于“戏仿《最后晚餐》”的人群前,也特别令人不适。如前所说,那顿晚餐充满悲剧性,质朴里带着凝重,竟然有人用表现饕餮、纵酒与淫欲的设置挡在戏仿场面的前面,这种“牡丹花前晒裤头”式的行为岂能容忍?!也难怪会有虔诚的信徒疑心,开幕式是在搞什么魔鬼的仪式,通过那些猥琐行为施加某种法术。

据说,一些基督教组织反应激烈,认为这场开幕式是向全世界的基督徒宣战。我们当然不会相信那种看法,但多少有点理解他们的心情。

另外,可以试想很多信徒的处境。在纽约的时候,有朋友带我去观看哈莱姆区一家教堂的周日礼拜活动,让我触动的是,教堂的大屏幕上反复出现一句简单的提示:“做有人性的人(be human)。”在世界各处都有像哈莱姆一样的情况,全球化、“看不见的手”等等抛弃了无数的底层人群,但他们仍然试图借助信仰避免沉沦,做有人性的人。

可能会有朋友问,那么伊斯兰世界是什么反应?自然和犹太教徒一样看笑话啦。真正保守的家庭根本就不会看开幕式转播,开明的家庭看直播时很快就发现风头不对,自然也就不会再接着看了。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开幕式的内容是如此“邪性”,以致主流媒体根本不肯加以讨论。同时,各个国家都积极派运动员参赛,展示融入现代社会的愿望,因此目前普遍情绪稳定,大媒体都是相关的正面报道。

《阿拉伯新闻报》所登载的沙特运动员在开幕式期间的照片

《阿拉伯新闻报》在27日的报道里发表了一位20岁的巴勒斯坦拳击选手阿布·萨尔的话:“我去参加奥运会,不仅为了我自己,也是为全体巴勒斯坦人。我要向世界展示,我为了尊严而战,为了保住我的身份而战。”报道随后说:“从北非贯穿中东直到海湾,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阿拉伯运动员们都会体现出同样的情感。”

顾拜旦提倡奥运会,得到了人类同胞们的响应,那是因为奥运精神有打动同胞的能量,只可惜今天的法国人已经忘了顾拜旦的初衷。

今天,用诗人也也的一首诗开篇,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条网络帖文,内容如下:

巴黎奥运开幕式 2024年7月26日 AP - Matthias Schrader

上海复旦医院附属医院有个弃儿病房,里面都是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父母倾家荡产后被迫把孩子遗弃在医院。6岁的李雪思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患有肾母细胞瘤,来自农村的父母在花光了最后一分积蓄后把她遗弃在了医院里,由于没钱,医院只能让给她做最基础的治疗(等死)。幼小的她要忍受异常的疼痛,更要承受与这个年纪不相符的孤独,在病痛和孤独的双重打击下,李雪思在被父母遗弃后的第39天死亡。

诗人也也为这首题为的诗写了如下导语:今天是又一届奥运会开始的日子,全世界的很多选手都去了巴黎,去拼抢一个叫金牌的东西,有的说是去拼抢一种精神,有的说是为了“国家荣耀”……我终于懂得:所谓的国家荣耀在”百姓无钱就不给医治”面前,屁都不是。也也在诗中写道:

【金牌】

那金牌

确实含金

不知含去了多少

养老金

医保金

北京时间7月27号,第33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开幕式庆典首次放弃体育场馆,全程在塞纳河上完成,塞纳河将沿岸著名历史建筑变成移动的真实历史场景,一幕幕推进,向坐在河中船上的运动员讲述法兰西极简历史。网友@Fgkmjfcnj发帖说:自由包容松弛多元,了不起的一届。

网友@胡锡进发帖说:老胡熬夜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从头看到尾,并且觉得这一夜真是没白熬。我喜欢它的想象力和相当恣意的创造性。它居然在塞纳河上和城市里开放地举行,把美丽的巴黎城全景地展示了出来,一个蒙面人在巴黎各个地标建筑上奔跑,把法国的历史、文化、艺术、时尚十分生动地串联起来,而且那些展现和聚焦很多是全人类熟悉的,整个过程又华丽又幽默轻松。。。

看到中国互联网上也有人骂这场开幕式的,主要针对了其中的LGBTQ等西方社会目前的“政治正确”因素。对这些批评,老胡是不反对的,但是这些争议不会影响我个人对开幕式的整体好印象。网友@frankller发帖说:不像奥运会的开幕式,倒像是一场荒诞剧。

网友@xiuci22603发帖说:另一种举国体制,可以生动、活泼、艺术感满满,充满奇思妙想,而不只是人力、物力的堆积。网友@伍老虎发帖说:人家不乱造纳税人的钱才是亮点。网友@tymm2010发帖说:谁规定开幕式一定是什么模式?只能是团体操模式?网友@绿水青山202409发帖说:异国气味儿很足,迷之自信,别有一番感觉。随性,粗糙,杂乱,牵强。老牌西方底蕴尚存,抖出最后家底的炫耀,夹着白左的变异。

网友@守夜人1201发帖说:真好,自由,平等,人性,正义,包容……人类的普世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开幕式!网友@大杯3pump香草冰拿铁发帖说:就我个人审美,伦敦里约东京我不会看第二遍,但北京和巴黎我会看无数遍。

网友@冷知识bot发帖说:巴黎奥运是女性主义的里程碑,曾经奥运会上根本没有女性身影,甚至不被允许观看比赛,直到1900年巴黎奥运会,女性才开始出现在体育竞技赛场上。124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回到了巴黎,2024巴黎奥运成为史上首次男女参赛比例完全平等的奥运会。法国一直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倡导者,作为诞生过玛丽居里、圣女贞德、政治家薇依、哲学家波伏娃等诸多伟大女性的国度,一直致力于将男女平等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之一,开幕式上巴黎带领全世界致敬伟大的女性,一座座金色的女性雕像在塞纳河畔缓缓升起,她们是:

Olympe DE Gouges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人物,她为废除奴隶制而斗争,1793年被送上断头台。

Simone Veil

她在1970s积极推动法国堕胎非刑罪化法案的提交,领导了关于废除法国殖民统治的辩论,并成功推动《国籍法》的通过,为非婚生子女争取到了法国国籍。

Alice Guy

最早的女导演之一,她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叙事电影《Cabbage Fairy》(1896)。

Alice Milliat

顶级运动员,她是世界女子奥运会的组织者,1923年创立了国际女子奥林匹克委员会。

Gisele Halimi

她长期致力于妇女权利保护,更是性别平等的积极倡导者。

Paulette Nardal

伟大的记者,作家,她创立了《黑人世界杂志》,积极参与反纳粹活动。

Jeanne Barret

探险家,植物学家。她参与了布干维尔远征太平洋的探险,对太平洋地区的植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Christine de Pizan

作为哲学家和诗人,她是所有作家中首位靠自己的笔谋生的人。代表作《女性之城》《论妇女》。

Louise Michel

她积极参与巴黎公社运动,通过写作、演讲和实际行动,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反对权威和集权制度。

而这样的女性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

巴黎当地时间8月11日标志着巴黎奥运会的圆满落幕,而女子马拉松赛事在这一天将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成为整个赛事的高潮。赛事的起跑线就设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市政厅前,这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回溯到1789年,正是从市政厅出发,一群心怀不满的女性公民踏上了前往凡尔赛宫的征程,她们的行动最终促成了国王路易十六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权宣言》。



Advertisement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