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炮轰百度 14亿人口大国 有必要搞无人出租车吗?

萝卜快跑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大。李国庆最近炮轰萝卜快跑。“萝卜快跑终于要与出租车司机争利了。咱先不说是AI泡沫还是技术革命,如果是真技术革命,咱接受这个痛苦,转行就行了。但是有的是你AI还触及不了的。”

在李国庆看来,萝卜快跑涉嫌不正当竞争。“有网友发来了测试17公里的明细数据,用时48分钟,只收了13块5毛,17公里,但实际上,从明细看,实际上起步价是16元,里程费47元,等候时长18元,远途费用19块,总优惠86元,实际支付13.5元。”

“如果不优惠,就是小100块钱了,那跟出租车相比,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不补贴,以实际价格去竞争,可能是竞争不过人工出租车的,因此,先巨亏,然后把出租车司机卷走,再涨价获取暴利,低于成本,当然属于不正当竞争了,如果把研发费用摊进去,那就是大大低于成本竞争。”

萝卜快跑引发了一个问题:14亿人口大国,有必要搞无人科技吗?

如果按照李国庆所说的,百度萝卜快跑其实是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也就是说,萝卜快跑如果按照实际定价,那么它的成本与费用是远高于人工司机的,如果按照实际价格定价,坐的人可能会急剧下滑。

现在很多人愿意坐,主要是它便宜,但是它的便宜不是颠覆式的创新带来的产品成本的降低,而是人为的补贴,百度作为运营方甚至还要承担事故责任赔偿的成本,定损、赔偿的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去估算,这部分成本如果算进来,目前的价格是非常不合理的,前期巨额亏损来扩展市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场无人驾驶的革命到底是AI变革,还是AI泡沫,就很值得商榷了。

任何一项技术的变革,归根结底是给用户带来了便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成本极大提高,那人为剥夺成本更低的人工出租车,意义又在哪里。如果在前期以低价为诱饵,在垄断行业之后,再以高价收割,这最终对消费者长期利益不利。因为赶跑了更具性价比的人工司机,最终却抬高了整个的打车成本。

但是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无人科技要不要搞呢?冲击是链条式的

这个问题争议很大。因为时代的洪流在这里,但这个现实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很多行业、很多人都很受伤。

首先是网约车与出租车司机。当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无人驾驶第一个就是抢了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司机的饭碗!据统计,仅网约车司机就有1000多万人,如果再加上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等,这个数字至少在2000万人以上。这么多人突然失业,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此外,如果无人驾驶成功,可能会引发各行各业的效仿效应,众多行业启动无人化。包括无人超市与无人工厂,而这两个领域其实已经在推进了。比如说,无人超市,在很多地方已经在普及。用手机扫码就能进入,选好商品后直接结账离开,全程不需要与人接触。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

那些曾经在超市工作的收银员、理货员们,很多正在面临失业的局面。

此外是无人工厂。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工厂,现在自动化机器人正在普及,这些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产能与效率拉满,无需买保险,无需发工资,那些依靠体力劳动谋生的工人们面临着转行的艰难现实。

现在很多中年失业群体,多很大一部分流入了快递,外卖,网约车,但是这三大工作,面临最大的对手都是无人科技,未来送快递,送货,也将更多是无人车在搞了。伴随着无人配送的推进,可以想象以后这部分人可能也会面临再次失业。

此外是大量驾校会不会关门?因为自动驾驶的推进,很多人似乎没有必要学车了,也不用买车了,无人驾驶很方便,有网友就统计了,无人驾驶将会为整个中国家庭节省70000亿家庭开支,原因是无人驾驶车的普及人们将不用再去学驾照,按照14亿人口,每人学驾照5000块钱,就真正要花掉70000亿,当无人驾驶车普及的时候,每个家庭都要节省几万的驾驶证考试费。

而当大量行业在无人科技的冲击之下,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育信念。有网友表示:“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本身年轻人就面临高房价、高物价与医疗教育的焦虑,又加上“无人”高科技的迫不及待普及,这让现代人如何有足够的安全感来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因此,综上来看,无人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冲击是链条式的,从一个行业到多个行业,一个群体到多个群体,都将被冲击到。

但问题是,无人科技如果自己不搞,那总会有人搞,如果我们在技术变革的节点,放弃无人科技,那么这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在无人科技战略的制高点落后于人。

如果前期落后,那么后期追赶会非常吃力,因为谁也不知道在这个趋势之下,会发生什么。你不搞无人科技,外资会切入这个市场,国产如果不进来,那么市场可能就是外资的。织布机代替人工织布、印刷机代替抄写员,新兴产业替代旧有产业是必然趋势,美国也在给特斯拉跟Waymo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开绿灯。

时代的科技是滚滚向前的,你抗拒,缓了一时阵痛,但该来始终会来,只是时间早晚。

14亿人口大国,发展无人经济,如何平衡好科技与民生很关键

因此,矛盾就在这里。民生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民生,而科技的发展会让很多的工种面临消亡的危险。

但是对于14亿人口大国来说,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目的之一。

怎么办?作为个人来说,时代的一粒微尘,掉在头上就是一座山。每个人都需要有危机意识和自我提升与学习的意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让自己具备不被机器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更好生存下来。

我们的各行各业如何平衡好无人科技的发展与14亿人口的生存与就业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科技的进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人都只是被动的被科技牵着鼻子走,这个过程,底层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占,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人消费,没人消费,生产大量消费品又卖给谁?因此,这又导致了新一轮内卷。

说到底,无人科技的发展是一种两难,在消灭旧职业的同事,总需要通过新的职业来填补,有网友认为,我们的父辈时代,家家户户是农民,放到现在岂不是全失业了?机器代替人力不可阻挡。应该探索新职业,而不是强行保留旧职业。

但问题是,这一轮的无人科技发展与此前的技术革命不同,此前的技术革命是冲击到一个行业,而无人科技会席卷各行各业,科技的发展如果没有对底层的同情与关怀,很可能给社会的稳定性与治安环境带来一定的问题,当很多人失去工作,戾气滋生,还会加剧这种贫富差距与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社会矛盾。

因此,平衡民生与就业,通过释放新的就业空间,来填补取代一部分失业群体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失去工作的群体的安置与培训以及各方面的帮扶,科技发展兼顾底层的生存与人文关怀,这可能是事关无人驾驶等一系列无人科技顺利推进的关键。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