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到底何时进入中国?进来后又会如何落地?一直都是行业热议的话题,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消息传出。
最近,这一话题又有了新的进展。
6月14日,有消息称上海临港管委会一名官员透露,正在推进 10 辆特斯拉 FSD 在区内落地测试。但隔天,网络流传出该名官员本人声明截图,称其不了解相关信息。
钛媒体App通过对比了相关文章内容发现,目前该文章的原文中已经没有了相关信息,但在外部网站的转载中仍然还保留着这一信息。
原文与转载页面截图
就此消息钛媒体App联系了特斯拉中国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不过,《财新》在6月16日的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信息称,上海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经向特斯拉发放了道路测试牌照,FSD可能正在测试。
一位行业人士也在和钛媒体App沟通时猜测说,“这个消息可能会在8月8日特斯拉官宣Robotaxi落地时放出。”
FSD入华的两个关键问题
FSD全称为Full-Self Driving,中文名为“完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
2021年,特斯拉正式发布 FSD 测试版(Beta版)。虽然FSD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推出,但特斯拉并未在全球所有地方都允许其车辆进入FSD 模式。
目前,特斯拉FSD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部分欧洲国家提供。今年3月特斯拉向北美车主推送了最新的FSD V12.3.1版本。 6月,继续向其员工推送最新的 FSD V12.4.1,并计划向“一小部分外部用户”开放测试。
在国内,特斯拉汽车配备了名为Autopilot的驾驶辅助系统,但FSD功能并不完整。经钛媒体App查阅特斯拉中国App,国内的FSD功能售价为64000元,而已经开通服务的美国FSD套餐售价为8000美元,月度订阅费价格为99美元。
今年以来,马斯克多次释出FSD即将入华的信息。4月20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FSD可能很快会进入中国”。几天后,马斯克“闪电式”访华时,又有消息称,马斯克访华意在推动特斯拉FSD系统在华落地,并寻求中方许可。
事实上,FSD要想在华落地有两个核心问题必须要解决:第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怎么获取?第二,怎么去采集新数据和训练,数据安全合规如何保证?
与传统的ACC自适应巡航相比,自动驾驶不仅需要使用导航地图,还会收集道路相关信息。因此根据中国法规,所有自动驾驶系统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前必须取得测绘资质,外国车企需要与获得资质的中国公司合作,才能取得测绘资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斯拉在不久前已经与百度达成了合作。后者将允许特斯拉获得其在中国公共道路上收集数据的地图牌照。同时,作为双方协议的一部分,百度还将向特斯拉提供其车道级导航系统。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第二个问题呢?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则是正在推进中。
北京车展期间,马斯克访华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其中提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型全部符合合规要求: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等。
此前,特斯拉在华的数据安全问题一直被质疑,而这一通报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了正面的信息。
紧接着,路透社在5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为推动FSD的全球部署计划,特斯拉计划在中国收集数据,并在中国境内建立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以及为自动驾驶技术训练算法。知情人士还称,这是马斯克战略转变的一部分,此前他曾坚持将在华收集的数据转移至海外处理。
是否会重现“鲶鱼”效应?
虽然目前特斯拉FSD入华的详细时间表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传出,但行业内也清楚这条“鲶鱼”真的要来了。但这条“鲶鱼”能否带来巨大的行业影响?业界如何看待特斯拉FSD入华呢?
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Momenta CEO曹旭东在提到特斯拉FSD入华的影响时仍然表示,效果会是良币驱逐劣币,将带动中国汽车市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智驾科技CEO周圣砚也曾在和钛媒体App沟通时表示,特斯拉的FSD即将进入中国,留给本土车厂的时间不多了。
不过,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则表示,华为通过利用激光雷达增强了感知能力,这使得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超过了特斯拉。
同时,他还表示,欢迎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他认为竞争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各家公司的产品性能。
纵观特斯拉FSD从首次推出到现在,已经迭代到了V12版本,这一版本的独特性在于:不仅摘掉了“Beta”的“帽子”,还率先引入了“端到端”技术。
特斯拉声称,FSD利用大模型AI接替了30万行代码,实现了“输入数据——大模型处理数据——直接输出控制指令”的工作流程。
这一技术迅速为国内智驾行业指出了一个方向,并且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元戎启行等为代表的主机厂和智能驾驶技术公司相继进入这一领域。
小鹏汽车是国内首个发布量产上车的端到端模型的整车企业。据悉,小鹏汽车推出的端到端模型包括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和大语言模型XBrain。
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也透露,将向测试用户推送基于300万clips训练出的端到端+VLM自动驾驶体系。预计最早在今年年底、最晚明年年初,理想汽车将推出通过超过1000万clips训练出的更完善的自动驾驶体系,为用户提供监督型L3级自动驾驶体验。
元戎启行则是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对外展示了即将量产的高阶智驾平台 DeepRoute IO 以及基于 DeepRoute IO 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之所以称特斯拉FSD为“鲶鱼”,一方面是发力早,另一方面相比于现在行业内已经言必称的端到端,特斯拉的端到端仍然有其优势所在。
比如,数据库够大,全球已经跑了10亿英里。已经有超1000万段人类驾驶员真实驾驶决策视频片段,作为“饲料”喂养给FSD神经网络的大模型进行训练。
除此之外,特斯拉在Dojo成熟后,也加入了算力“军备竞赛”,2024年2月特斯拉的算力规模将进入全球前五,2024年10月特斯拉的算力总规模将达到100 EFlops。
驭势科技董事长兼CEO吴甘沙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过去两年中,特斯拉为了提升FSD的算力水平、训练数据、车端算力等,投入资金高达百亿美元量级。如果一旦失败,特斯拉可能面临着来自股市的惊天压力,如果成功,也可能会甩开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大小公司。
不难看出,端到端并不只是一个概念,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数据、算力、算法投入,缺一不可。
尽管在电动化时代中国车企可圈可点,但进入智能化时代,能否继续高歌猛进却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智能化尤其是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高阶智能化,比拼的不仅是制造能力,还需要更强大的跨界整合能力,它与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密切相关。中国的车企想要把车卖到世界范围去,确实需要特斯拉FSD V12这样的“鲶鱼”来进行“倒逼”和推动。
眼下,车企淘汰赛愈演愈烈,不少车企都将智能驾驶技术放到了宣传的C位,无论是从路上真实发生的事故,还是社交媒体上对于智驾技术的吐槽,比如无法识别车位、道路识别能力差和车机黑屏死机等,都能感受到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期待特斯拉FSD这条“鲶鱼”的到来,一方面可以给国内车企及第三方智驾供应商的真正“进阶”带来积极的启发与引领,另一方面也能倒逼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真进阶”,让蹭智驾热度卖车的车企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