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踩着70年代尾巴出生的人,念书的时候成绩还行,从北邮毕业后去了思科,也顺利有了北京户口。跟比我小十岁的这一辈比起来,我占了很多年龄上的优势,都说出名要趁早,其实不管干什么都要趁早是不是。
在出国之前,我觉得人生都挺顺利的。
被访者 丨北邮托马斯
写作者 丨 yoyo
01.
2008年我被公司派到了上海,2009年房价还低迷的时候我在世纪大道附近买了个40多平两室户的老公房,还带一个不错的学区,总价就100来万,家里支持了五成首付,自己还4500一个月的贷款。
上海也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我因为陪朋友相亲,误打误撞跟对方也是陪相亲的上海姑娘看对眼了。我们念的专业差不多,比较有共同语言,很快结了婚。她那会在联通工作,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有房子收租,所以婚后我们在经济上没什么负担,小日子特别惬意。
2012年冬天,我们家的老大出生了。也在那年,我们办了去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2013年六月,我们带着半岁的老大搬家到悉尼,开启了新生活。
人到中年,来到异国他乡,又要重走买房之路。
02.
刚来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就时有提醒,买房要趁早,但初来乍到什么也不懂不敢随便出手。
也是从2013年这一年开始,澳洲的房产进入一波上涨期,感觉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论房子,所有人都成了房产专家。听国内的朋友说,那两年澳洲房产也时不时会来北京上海开推荐会。
出国以后,工作不好找是真的。我一开始在同学开的公司帮忙,基本处于瞎混状态。2015年头上,一是为了正经找个工作,另一方面也为了多了解一些市场,我进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工作。
在澳洲,除了传统的房产中介,还有一种是专卖楼花的公司,我就进了这么一家公司。这种公司的经营方式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它没有门店,只是天天拉着员工做培训,我很奇怪,那我的客户哪里来呢?
在房产公司上了几天班,可以直接看到房源的第一手信息,反正也要买房子,那就近水楼台自己先买吧,这事儿很快就决定了。
2015年,我花56万澳元,合人民币280万左右,买了一套悉尼60平的公寓。因为期房只付一成定金,最多算30万人民币吧,而且接下来等待交房的时间,并不需要还贷款或者付利息。精装修,永久产权,高租金回报,30万,在号称房产可负担性最差(严重负担不起)的悉尼,这个价钱,除了便宜还能说什么呢。
03.
买完房觉得挺爽的,你看,果真业内人士就是不一样,谁先得月我先得月。那会我们公司也在卖布里斯班的房子,比悉尼便宜不是一点半点,布里斯班黄金海岸本身就是旅游胜地,还一直在嚷嚷着申请举办奥运会,接下来还有英联邦运动会,嗯,又一个好机会让我赶上了。
工作组里一帮热血沸腾着的小伙伴还组织了一次布里斯班考察之旅,我老婆本来对我的买房决定也是支持的,但这次她说了一句话:“这布里斯班街上都看不到人,这么多房子卖给谁呢?”感谢这一盆凉水泼下来,让我清醒刹了一下车。我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有点不太对,支撑我热血沸腾的那些景象好像都是公司单方面描绘的啊,感觉这是一个和外面真实世界有点不一样的完美世界。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从房产中介公司辞职出来,折腾一圏,自己买了,带着我的一个朋友也买了,除此之外一个客户没有。回头再想一想,好像有点明白了,这种公司招人进去的时候,根本不是把我们当员工,他们招的就是客户。
从2013年到2018年,澳洲房产经历了5年狂欢,终于在政府一个个收紧的政策面前败下阵来,潮水退去,市场回归理性。我再回头算算自己的账,当年那个区的一房也就是50万澳币左右,我花56万澳币买的,现在估计也就值50万澳币吧,还卖不出去。
因为2017年生了老二,我们在外面租了个大一点的房子,这套房租了出去。租金虽然高,可是养房费用也不低。买了个高价货,赶上了市场上涨却没赚到钱,而同时期这几年上海的房价涨势喜人。
感谢老婆当时没让我买布里斯班的房子,那一波买了房的,有的硬着头皮收了房,有的干脆首付不要了转送,更惨的是转也转不出去的甚至就直接首付和房子都不要了,这样做会影响信用,以后估计也别想在澳洲生活了。
比起来我还算幸运,上海的房子一个月还能收五六千块租金,市值比买的时候翻了三四倍。现在悉尼这套房子再撑一撑吧,盼望等过几年市场好点能脱手。所以朋友们啊,可别来海外淘金房地产了,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们,真的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