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5日,中国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坦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局面,他还首次公开承认了美中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应对艰难局面,李克强在报告中大事抛出2万亿大减税方案。而连日来,针对这一大规模减税北京是否展现出勇气与魄力,坊间一直争论不休。
相比以往,过去几年中国两会上也安排大力度减税,但其计划减税金额从5,000亿到8,000亿不等,但仍然无法媲美此轮2万亿减税大动作。
最新一轮中央政府减税计划有两大亮点,一是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增值税税率降至9%;二是将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从原来的20%下降至16%。
习李2万亿大减税面临民生支出难题(图源:Reuters)
以至于方案公布后即有测算声称,单是增值税税率下调一项,个别大企业全年预计减税1亿元。
对税率下调以及减税金额,多数人眼开眼闭只看到数字变化,却无法设身处地确知这一调一降背后,涉事各方要有怎样的艰难博弈。
增值税是目前中国大陆第一大税种,在整个税收盘子中占比达到40%,且增值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分成,两者各拿50%。因而此次北京大事调降增值税税率,即使中央政府做好了税收收入大减的准备,可这一减税方案还是动了地方政府的“奶酪”。要知道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调控房地产,地方政府的另一大“钱袋子”——土地财政其收入规模正在缩减。
而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从原来的20%下降至16%,其大背景是,近年来中国各地方养老金账户收支缺口日益变大,为此中央财政贴补养老金的规模已经是年支出1万亿。养老金企业缴费比例下调,是送给民企大礼包,为此政府将要背负更大的财政压力。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已无数次证明了,任何一项改革和改变,其攻坚克难都需要拿出勇气与魄力。
此次中央两会上,北京高层异口同声强调“政府要过苦日子,百姓要过好日子”,这背后的减税与改革思路,就是要求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大事减少开支,从而为民营企业大事减税创造空间。
此前1月份的中国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中国财长刘昆已经向地方政府提出要求,2019年“政府要过紧日子”,缩减开支要达到5%,减下来的开支用于为民企减税以及保障民生方面支出。
3月7日,此次中国两会期间第三次下团组,习近平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候表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还剩两年时间,在此关键时候扶贫攻坚要“响鼓重锤”“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而3月5日,此次中国两会期间第二次下团组审议,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则是主讲“三大攻坚战”另一组成的污染防治。习在讲话中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称不能因为经济下行就铺摊子上项目牺牲环境,对污染防治、环保督责“不动摇、不松动、不开口子”。
‘’
无论是精准脱贫还是污染防治,都是中国大陆当前最重要的民生政策,前者需要动用花费大量的财政资金,后者则需要抑制污染严重的生产活动,而这一抑制本身就要付出财政减收的代价。北京在此局面下推出2万亿大减税,决心之大可想而知。
比照欧美,尽管特朗普政府减税此前一度声势浩大,然而在过去10年间,美国政府实现的减税金额也仅仅是1.5万亿美元。欧洲方面,尽管欧债危机影响下欧盟各国经济持续不景,正是急需财政政策挽救危局之际,而此前不久,欧盟委员会史无前例否决了意大利预算案,使后者在扩大民生支出提振经济方面的努力付之流水。
而反观中国中央政府,在严控债务风险和财政赤字率2.8%的严苛情形下,在保障养老金、扶贫、环保等方方方面面民生支出的情形下,在经济下行急需增加政府投资稳增长的情形下,仍祭出2万亿大减税,以有效提振民企信心以及中国经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根本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