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苹果宣布放弃造车 小米汽车真的掉坑里了?(组图)

苹果宣布,放弃造车。听到这个消息,雷军表示非常震惊。不过,第二天,雷军就告诉果粉,苹果不造车了,以后小米SU7就是果粉最好的选择。还有更多的网友在嘲讽雷军,认为雷军被苹果忽悠了。苹果公司半场跳船,雷老板却押上全部战绩和声誉,暂时下不来了。为什么投资了十年,砸了上百亿美元的苹果公司,突然就不造车了?这岂不是上百亿打水漂了吗?在一众传统大车厂的围剿之下,小米汽车还能杀出重围吗?

说实话,现在的情况下,雷军急不急不知道,但网友们确实替雷军捏了一把汗。小米汽车迟迟没有上市,把筹码都押注在价格上了。它的供应链,硬件配置,还有一些软件配置,都已经曝光了,唯一的悬念就是价格。把价格作为悬念留在最后,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措。为什么呢?因为小米SU7的配置公开了,它的成本就暴露在友商的眼睛里了。外行看不出小米SU7的成本,难道友商还看不出来吗?

比亚迪、吉利拿着小米SU7的PPT,一眼就知道,这玩意儿成本多少钱了。然后,再围绕小米SU7的成本,全方位围剿,小米SU7还没上市,就已经被按在地上踩踏了。

在20到30万的价格区间,极氪007起售价20.99万,凯迪拉克CT5卖21.96万,特斯拉model 3卖24.59万,问界新M7卖24.98万,特斯拉Model Y卖25.89万,全新极氪001卖26.9万,还有上汽的智己LS6,长城蓝山,奇瑞星纪元、智界S7等。今年,理想还要发布L6,蔚来也将推出阿尔卑斯子品牌,杀入20万级别。小米SU7不管定价在哪个位置,都已经站满了竞争对手。

雷军以前卖手机,搞饥饿营销,极致性价比那一套,在汽车市场根本行不通了。在15到20万之间的价格区间,同样挤满了对手,如吉利银河E8、比亚迪汉、比亚迪唐、比亚迪宋L,还有深蓝S7、零跑C11、哪吒S等车型。尤其是吉利和比亚迪两家,对小米SU7形成了包夹围攻之势。不管小米怎么出招,都将陷入吉利、比亚迪的车海战术之中。

小米SU7在造势大半年后,也即将迎来交答卷的时候。3月份,小米SU7就要正式公布最终的定价,开启预售,到4月份就要全面进入交付环节了。那么,小米汽车除了价格,还能打出哪些卖点呢?在队长看来,小米SU7的对手很多,但雷军不一定就会输。

首先,小米SU7的曝光率是远超同行的。雷军依然沿用了一种“将悬念保留到底”的营销方式。这种营销,让小米SU7尚未上市,就在舆论场上拉满了期待值。只要曝光量够大,就一定会有转化。小米SU7不要奢望,一炮而红。因为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个红海市场,跟当年的手机蓝海市场完全不同。

在这个红海市场里,要想一击即中,一炮而红,是一种奢望。小米SU7的目标应该是首月卖出5000辆,再慢慢爬坡到月销一万辆,就已经成功了。像华为新问界M7那样,一波拿下8万张订单,对小米SU7而言,目标就太高了。

小米SU7在营销上,要高调,高举高打,但在订单转化上,应该保持一种稳步前进的心态。

其实,华为问界也经历了三大产品的失败。第一个是赛力斯SF5,销量过于惨淡,直接干停产了。第二个是问界M5,销量从最快破万,又跌入谷底,月销不到3000,现在也没卖多少。第三个就是老款的问界M7,因定价过高,没打起来。直到华为Mate60重返5G,华为借势推出全新M7,把价格降了下来,并配套更先进的华为智驾系统,才让问界品牌真正地站稳脚跟。

小米SU7不应求快,而应求稳。

其次,小米拥有遍布全球的经销体系。小米SU7不应把市场锁定在中国,而应该放眼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纯电市场。名爵4纯电汽车就在畅销欧洲,成为比肩特斯拉的存在。小米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全球经销网络,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卖到欧洲去。

其三是,小米拥有生态链优势。目前,小米是中国生态链最为完善的数码制造集团,从手机,智能音箱,到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饭煲以及智能门锁等,全部自成一体。小米汽车也是小米生态中的一环。在车机系统上,小米物联网也许能展示出不少的新意,打出一些差异化。

为什么苹果放弃造车呢?其实,不是苹果不想造。如果苹果不想造,就不会投入上百亿美元研发了。核心在于,苹果控制不了汽车供应链。全世界都知道,苹果手机的利润极高。可这些利润怎么来的?就是先扶持供应商,把供应商带起来以后,再压缩供应商的成本,并打造备胎,从供应商身上拿走更多的利润。如果供应商敢反抗,立即就一脚踢出去。

可汽车供应商不同于手机供应商。手机供应商太弱势了,但汽车供应商都非常强势。比如宁德时代,苹果敢踢掉宁德时代吗?全球动力电池大厂就四家,分别是宁德时代,弗迪电池,韩国LG以及日本松下。这四大厂商都不可能唯苹果马首是瞻,也不可能给苹果让利。手机厂在汽车供应商面前,一点面子都没有。

如果没有供应商的配合,光靠苹果一己之力,根本打造不出一款惊世骇俗的电动汽车。苹果最多也就是把IOS系统,搬到电动车上,其他的就跟小米没啥区别了,该堆配置,就得堆配置,该拼性价比,就得拼性价比。

而且,苹果手机产业链正在进行“去中国化”,可它的汽车供应链是绝对绕不过中国的。苹果曾动员宁德时代赴美建厂,却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在电动汽车领域,苹果既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斯拉,也无法摆脱中国供应链。更重要的是,美国各大车厂都在放弃纯电汽车研发,转而去做混动汽车了。除了特斯拉,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的电动汽车业务全都在亏损。欧美各国推广纯电汽车的热情也都消磨殆尽,放缓了碳中和的目标,降低了电动化的标准。

做混动汽车,苹果就更不擅长了。这也恰恰证明,问界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的混动路线,都是无比正确的。反倒是专攻纯电的蔚来、高合、小鹏等新势力,都陷入了增长的瓶颈。

小米SU7最大的短板,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纯电。纯电轿车市场太小了,充电桩体系短期内难以完善。对小米汽车而言,不要想着一炮而红,稳扎稳打,稳步前进,才更切合实际。

小米SU7就算失败了,它也为中国汽车的价格战,贡献了一份不小的力量。

不求一炮而红,但求稳中求胜。造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害怕第一炮打不响。华为经历过的失败,小米也都可以吸收经验与教训。SU7只是开始,小米汽车也才刚刚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