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城市格局发生了3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有些城市崛起,有些城市没落。
第一次是始于98年国企改革,崛起的城市是苏州、佛山、青岛、东莞等沿海开发城市。
第二次是始于08年四万亿固投拉动内需,崛起的城市有重庆、成都、杭州、深圳、武汉等新一线城市。
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三次,二线省会区域级中心城市崛起的时代。
那么在这个时代里,将会有那些城市乘风崛起呢?我们认为是西安、郑州、长沙、合肥。
02
一个城市有没有实力,最终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空间。
先来看全国万亿GDP城市排行榜。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这个表每年都在变化,因为年都会有新的城市破万亿,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其中2017年破万亿的是长沙,2018年破万亿是郑州。
再来看过去20年中国城市GDP变迁图▼
如果我们把这两张图相互对照着看,会发现
1、三个城市表现很抢眼:西安、郑州、长沙。
2、全国万亿GDP城市排行榜中,覆盖人口和区域极大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下游城市仅占3席位:除武汉外,就是郑州、长沙。
3、关中平原城市群没有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但西安GDP最近五年的GDP增长速度很快。2018年,西安GDP达到8349.86亿元,位居全国20强。所以,接下来最有可能进入万亿量级的城市就是,西安。
因此,可以预期的是未来随着区域中心化的进一步加强,长沙、郑州、西安分别作为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存在感和虹吸能力将更强。
比如郑州先后获得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航空港实验区等。
西安,先后合并了西咸新区、被确定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获批,成为区域级单核城市。
03
再来看一下2019春运迁徙地图——
根据腾讯位置服务发布入围春节十大空城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和佛山。
春节空城越严重,说明外来人口越多,城市吸引力越强。可以说,“空城”格局与人口流动的大趋势相互契。相比北、上、广、深自身城市的虹吸效应,郑州、成都跻身空城前十,直观表明二线强省会的虹吸效应正在扩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人口流动趋势:
从2017年开始,春运客流大趋势发生转变,沿海省份客流量开始下降。直观的说明我国人口中西部向东部跨省流动比例开始缓慢下降。中西部省内跨市流动的比例则缓慢上升。
这背后原因有两点:
1、强省会战略的推进。
2、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传统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直接带动劳动力人口的回流。
这是一张十年二线人口历年增量图▼
——图片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结合GDP增量、人口增量、人口流向变化,我们会发现在二线省会中,除了已经晋升新一线的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接下来将在国家中心城市、强省会、城市群中心概念三重利好的叠加下,郑州、西安、长沙,将是第三次城市格局巨变中快速崛起的城市,无论是投资房产还是安家置业都值得关注。
截止到这里,我们还没有说到合肥,别急!我们之所以认为合肥将是快速崛起的城市之一,是因为合肥的主导产业。
04
最后我们从主导产业来看这四个城市——
西安:手机研发中心+航空业+液晶面板
郑州:手机制造+汽车制造+物流
合肥:家电制造+显示面板+集成电路
长沙:文娱+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
从产业看,合肥中高端产业很出色。
目前合肥布局的世界级的京东方显示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百亿级的光伏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是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另外,合肥基础型科研实力强大,是排名第三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所以合肥最近三年的GDP年均增速排名第二,2008年全国排名43位,2017年排在第25位,10年大踏步前进17位。背后就是中高端产业的发力。
西安,中国西北地区开放门户、是西北唯一的特大城市。
西安拥有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西安出口加工区、西安空港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区两个核心片区等开放平台。
长沙的文娱产业发达,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宜居宜业。
相比其它三个城市,郑州的底子较差,但得益一亿省内人口总量+中部地理位置+米字型高铁。目前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已经超越武汉,未来空间很大。
关于这四个城市置业操作和城市选择,还是有区别的。如果重教育首推西安,且价格低,但西安也有明显bug;如果纯投资,长沙优先推荐,但长沙也有不可控的风险;如果河南或安徽省内选择城市置业,优先选择主场城市郑州和合肥,但郑州和合肥选房方式却完全不同,且时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