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喉,缺氧,窒息…全球资源战开打!中美互下狠手






在今日以及未来大国竞争的领域中,工业原物料与战略性物资已成为地缘政治角力的筹码。这场战争早已默默开打,只是未来的战况将愈来愈激烈。

美国首先发动这场剑指中国的战争,以芯片为“智慧砲弹”,展开对中国从“锁喉-缺氧-窒息”的绝命战略;对中国而言,在几近招架无力之下,也开始採取“资源断供”与“反锁喉”的报复战略,相继从芯片制造的必要原料(镓、锗、稀土以及可能的其他原料)施行出口管制。显然,一种政治操作下制造上游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已成为中国对抗西方科技战争的最后武器。换言之,资源的武器化,将把21世纪的全球政治推向“资源战争”的时代。在这场以“地球的最后家当”为武器的战场上,最终将鹿死谁手?抑或,21世纪的人类将处于资源争夺的不安与焦虑之中?

世界历史一再证明,谁掌握了对关键资源的开採、占有、利用、管理以及争夺的能力,谁就掌握全球政治的权力核心。所谓“地缘政治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资源政治学”。正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谁掌握了石油就掌握了权力,21世纪的今日与未来,芯片(半导体工业体系与数位运算能力),谁就主导未来世界的趋势。

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不是扁平而是立体。举凡海洋、陆地、航道、极地、石油、天然气、稀缺矿产、半导体、AI智能、网络科技、脑神经打击(brain neurostrike)等等地球资源与人工智能,都将捲入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成功或失败取决于这场资源战役的结局,无一国可以倖免!

自2022年10月以来,美国发动了第一波对中共的科技攻击,在芯片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对中共实施出口禁令,开启了一场“政府干预”的经济战争。随后,美国更是一波接一波,对中共的科技锁喉进行补网、抓漏、强化与联合作战的围堵策略,组成了美、日、韩、荷“四国芯片围中统一战线”。终极而言,美国就是要以消灭中国的芯片产业来消灭中共政权。一如过去我曾说过的,美国对中共採取的是“科技慢死”战略,如今,战况愈演愈烈,美国已准备从“锁喉”进展到“勒毙”!

中国亦不甘示弱,也将採取截根断源、釜底抽薪的战略,起身反抗西方。然而,在中国本以屈居下风的情势,可否后来居上?情况并不乐观。

美国对中国科技锁喉的波段性加码

1,2022年12月,美国将36家中国企业列入贸易黑名单,中国几个芯片大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几乎无一倖免。显然,美国採取“先封死”中国大厂的策略,然后再从上游至下游让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自行灭顶。

2,今年5月23日,日本宣佈对23种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国。这项措施比美国还严格,涵盖了浸润式微影(Immersion Lithography)器材用以及较基础的45奈米制程。显然,日本是採取“掘土挖苗”的策略,让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寸草不生。

3,荷兰政府于6月30日宣佈,对部分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限制的规定,预定于9月1日生效。这项新禁令,主要是限制艾司摩尔(ASML,全球最大芯片微影设备厂商)生产的“深紫外光(DUV)光刻机”对中国出口。先前,荷兰已经宣佈对中国禁止出口用来生产7奈米以下芯片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现在更扩大和加码,连生产45奈米以下芯片的DUV也限制出口。显然,荷兰採取了呼应美国的齐一步调,以“一网打尽”的策略,进一步勒紧中国科技发展的咽喉。


荷兰政府限制艾司摩尔(ASML,全球最大芯片微影设备厂商)生产的“深紫外光(DUV)光刻机”对中国出口。(美联社)



4,今年7月4日,美国准备限制中国公司获取美国的云端服务,将要求包括亚马逊及微软公司在内的美国云端服务提供,在获得政府出口许可之后才能向中国公司提供使用尖端人工智慧芯片的云计算服务。换言之,美国採取的是“抓漏”策略,试图填补所有的围堵漏洞,在“云科技”(cloud technology)上加码封锁。



中共开始展开报复

针对以上,中共现在开始採取“报复措施”。中国“网信办”于5月21日宣布,美国“美光科技”的产品存在“较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要求中国国内关键资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停止採购美光公司产品。显然,这一停止採取措施,必将彻底激怒美国。

随后,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7月3日宣佈,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从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出口进行管制,其中包括“镓家族”相关物质:金属镓、砷化镓、氮化镓、氧化镓…等八类,“锗家族”相关物质:金属锗、磷锗锌……等六类。镓、锗这两种金属原料是制造电脑芯片、太阳能发电板的关键原材料。显然,中共自信拥有镓的全球市场佔有率达90%以上,锗的佔有率达80%以上,所以採取“你(西方)要脱钩、我(中国)就断供”的反制策略,目的就是以牙还牙!


中国第一波资源报复:弄巧成拙的稀土战争



实际上,这次禁止镓与锗的出口,并不是中国报复西方的第一次。2010年10月,中国基于与日本的领土纠纷,为了迫使日本在钓鱼台撞船事件做出让步,并宣示中国对钓鱼台主权的主张,曾经一度限制并局部中断对日本的稀土矿产的输出。

由于稀土是一种蕴藏稀少、分布稀散的自然资源,广泛运用于永磁马达、磁致伸缩、磁光储存、超导、雷射……以及电子电机、超硬合金、核能、航太科技等领域。中国拥有全球储量1/3以上,而且是全球出口量最大的国家。禁止对日稀土出口政策一出,引起西方国家的一阵恐慌,中国更是举国欢腾,高调宣扬中国可以动用稀土矿石为杀手锏,以中国的“稀土优势”反向掐死西方经济的动脉。殊不知,在西方国家开始自行开採并分散风险之后,稀土矿石出现价格大涨之后的大跌,造成中国稀土市场全面崩溃,在弄巧成拙之后,中国对日本的复仇之战宣告失败。



禁止镓锗出口:伤人八百,自损一千

这一次,中国捲土重来,再度禁止镓、锗原料的出口,但其结果可能是报复不成、自食恶果:

1,就在G7广岛峰会提出“反对中国经济胁迫”的宣言之后,话语刚落,中共就立即对号入座。这就更加强化西方国家对中国“去风险”的认知与急迫性,乃至进一步向“去红链”、“去市场”、“去依赖”等等“去中国化”的方向推进。例如欧洲国家开始建立生产自主、自给自足的生产系统,建立“国家战略储备”,法国财政暨经济部长勒麦尔(Bruno Le Maire)表示,他将要求欧盟把这两种金属纳入关键物资清单,实现自给自足。

2,中国禁止半导体金属原料的出口,将加速在中国进行採购的外国公司撤出中国,并且加速这一金属矿石产业链的外移。这些产业数量虽然不多,但中国又再度面临订单流失的困境,引发外资撤离中国的连锁效应。

3,镓与锗并不是稀缺性原料,中国对这两种资源既非独占,也非不可取代。实际上,镓的重要来源在世界各地都有,它是生产铝等其他金属时的天然副产品,也可以在金属回收中进行提炼。换言之,中国的资源禁令在外交上声势浩大,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镓”(Gallium,GA,如上图)与“锗”(Germanium,GE)被许多产业列为“技术关键元素”。(图片摘自维基百科)



4,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说,一旦中国限制出口,就会造成两种矿石原料价格的上涨,企业就会基于市场暴利进行开发和生产。在获得了差价利润之后,两种矿石的市场价格就会走向“平价化”,反过来对中国市场产生竞争优势。果然,国际镓价一周以来跳涨27%,锗价上涨 1.9%。依据Fastmarkets的资料显示,镓价于7月7 日当天每公斤已涨至32 美元,显示买家试图在管制生效前填补库存,也预示相关企业将对资源的开发蜂拥而至。


俄罗斯立即背后捅刀!

果然,就在中国宣布禁止镓、锗出口之后才短短两天,宣称与中国“合作无上限”的俄罗斯,立刻宣布增产以填补市场缺口。“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Rostec) 每年可以生产多达20公吨的锗,约佔中国出口量1/4,除了国内微量的需求之外,几乎全部出口,短期之内足以弥补中国带来的市场短缺,乃至如果加紧生产,或许可以取代中国的国际市场地位。换言之,所谓中俄关係“只有加油站,没有休息站”的说法,根本是自欺欺人之说,不堪一击。


中国自我矛盾的资源报复



儘管中国稀土战争的惨败殷鑑不远,但中国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加码推进。中国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中国日报》的专访中宣称:“这一举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拳出击,这只是反制的开始;如果对中共高科技限制继续升级,反制措施也会进一步升级”。但一方面反击西方的“去风险”,一方面又要打资源战争,这是中国国家利益估算上的自我矛盾。

就在不久前于天津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中国总理李强对于西方国家为摆脱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而提出的“去风险”(de-risking)政策,提出强烈批评。李强宣称西方提出“降依赖、去风险”是一个“炒作的伪命题”,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使世界经济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李强宣称,中国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李强在“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对于西方国家为摆脱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而提出的“去风险”(de-risking)政策提出批评。(美联社)



但中国禁止镓、锗出口,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反表现。中国以资源作为外交报复正是一种经贸的政治化、资源的武器化,是李强自掌嘴巴,是中国外交目标与科技报复之间的自相矛盾。


资源战争:冤冤相报何时了



这场起源于美中科技对抗的资源战争,已进入“报复/反报复/再报复”的型态,陷入冤冤相报和不可自拔的困境之中。这种大国竞逐的逻辑与悲剧,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对市场的强制性干预,其结果将使地球资源更加稀缺和匮乏,使人类陷入资源短缺的生存压力之中。当今世界急切需要一种“未来学的伦理框架”,以约束因为资源争夺与对抗所带来的人类危机。然而,国际政治向来以权力和利益为槓杆,这种“未来伦理”的期望有如空谷足音,似乎只能飘荡在杳无人烟的旷野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