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访问美国,签署了至关重要的合同,那就是引进美国GE公司 F-414-IN6发动机。该合同要求美国GE公司向印度提供F-414的全套生产线,首批制造99台发动机,为印度空军的光辉MK2提供动力。
除了转让生产线,美国还提供了技术含金量很高的一大批核心技术,包括单晶叶片关键的涂层与加工、特殊耐腐蚀涂层、粉末冶金加工等等多达11项。很多国家苦苦钻研数十年才能实现的技术突破,印度可以说轻松拿到手。
(航空发动机使用的材料很关键,因此涉及的相关核心技术也较多)
如此看来,印度航发技术实现了大跃升,未来将迎来爆发时代。但现实情况却可能相反,不少印度专家甚至断言,因为这笔交易,印度国产发动机正式迎来至暗时刻,到2100年这近100年内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更没希望用在印度战机上。那为什么获得了先进技术,反而对印度航发技术更不看好呢?
(印度光辉战机有多款升级计划,但全使用美制发动机)
【美国航发,开始垄断印度军机市场】
美国航发目前已经垄断了印度光辉MK1和MK1A战斗机的动力市场, F404型发动机已经交付75台发动机,后续还将交付99台,GE公司可算是赚的盆满钵满。
未来印度空军的先进中型隐身战斗机AMCA,也直接选用了美国的F414发动机,该公司产品至少可以继续大卖20年。印度海军的TEDBF双发中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也采用同款发动机。简单来说印度空军前30年后20年的自研战斗机发动机,全被GE公司所垄断。
(美国航空发动机是竞争性很强的产品,印度国产动力面对这个对手目前没有还手之力)
这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该合同包含了向印度转让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11项关键技术。这11项关键技术,目前公布的名单有,特殊的抗冲蚀和腐蚀涂层,涡轮维修技术,压气机叶盘盘和叶片,单晶涡轮叶片的涂层和加工,热端零件的加工和涂层,整体叶盘加工技术完全转让,粉末冶金加工技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技术,燃烧室激光打孔技术,长轴镗孔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算是GE公司的压箱底宝贝,第一次向外转移如此敏感的技术,拿到这些技术后,就可以制造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所以曾遭到美国国务院的激烈抵制,但最终还是出售给了印度。
类似的技术也曾卡得中国和俄罗斯很厉害,中国曾经在90年代初试图研发类似F404的中推发动机,几经尝试也未有成果,相关技术耗费很长时间才艰难攻克,终于在2010年后量产了涡扇-13发动机。国产更先进的两种中推涡扇发动机也已经在测试中,中国花了20-30年时间完成了中推发动机从仿制到自研的过程。
中国曾经眼红的航发技术,如今印度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也是让人感慨万千。
(喷气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就包括耐高温的叶盘和叶片制造加工)
【将断送印度航发一百年】
对于这个合同,印度空军表示极大的满意。F414发动机合同牢牢绑住了印度3款国产战斗机,发动机问题眼下得到彻底解决。印度军工在研发光辉MK2和AMCA,以及TEDBF战斗机上,不再考虑被发动机技术卡壳,可以专心快速推动飞机研制进展,也极大的降低了研发费用,可以说是印度空军和海军未来的核心发动机。
(印度国产隐身战机ACMA项目)
但是有些印度媒体则大唱反调,他们高呼印度制造梦想终结,直到2100年,印度战斗机都没希望用上国产发动机,声讨与美国的发动机交易,声讨印度DRDO(国防科技局)和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向美国GE公司投降。
(媒体和专家认为,在下个世纪之前,印度都没希望用上国产发动机,当然有那么一点夸大)
有些印度专家对此也认同,认为在GE公司一统印度航发江湖的状态下,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都不可能用上国产发动机。
DRDO和HAL被质疑卖国,主要原因是,印度过于依赖外国先进发动机,导致几乎不给国产发动机的任何尝试的机会,最终只为了追求眼下飞机的性能,彻底丧失了国货自立的机会。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航空工业长期落后,自身问题很多,尤其是HAL公司的品控和人员培训管理问题严重,工人和技术人员素质低下严重缺乏责任心工厂管理粗放,这些严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解决。
技术和生产线可以买,但是在印度解决大量人员素质与管理问题之前,先进生产线不意味能造出先进产品。更别提后续琢磨透技术原理,将技术彻底吃透消化,实现进口-仿制-优化-自研下一代产品的技术跨越。
(印度国产战机没有给国产发动机机会,印度军工人也不太争气)
(歼20也逐渐换成中国心)
【印度主动放弃重大机遇】
印度从1986年就开始研发军用发动机,编号GTX-35VS,名称叫kaveri,推重比8,最大加力推力8吨出头,最大军推5吨,经过33年的努力,遭遇了大量的技术难题,包括超重,最大加力推力小1吨,振动过大,喘振等发动机常见大病。其实直到这里,与中国航发研制过程遇到的难题,还都差不多。
但是很可惜,印度军工没有坚持下来,印军也没给继续尝试下去的机会,2008年项目被彻底取消,20多年研发功亏一篑。印度不单单是失去了一个发动机项目,而是错失了在国产军机上同步试用的重大机遇,之后再想要翻身希望渺茫。
(印度GTX-35VS发动机模型,指标与美国F404发动机基本相同)
【中国航发之路,印度学不来】
印度航发丧失重大机遇,本质还是太急功近利,只顾眼下利益。买现成发动机自然是可靠又简单,但全靠买不实现自主研发,永远只能用人家不要的二流货。
而中国航发和其他军工产品研制,靠两条腿走路,国家大力支持优秀技术进口,解决眼下问题,也同时大力支持国内院所积极消化吸收,大力支持国产化,大力支持国产型号列装试用,最终实现了彻底吃透技术后再优化升级,甚至在其基础上研制下一代产品。
(印度双发舰载战机TEDBF项目,应该也不会用上印度国产发动机了)
可以看到,中国这条路走下来非常艰苦,同时走两条线意味着需要国家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敢于大笔投入,需要专家和技术人员坚持几十年的攻关。但回报无疑也是最大的,效率也是最高的。短短几十年,中国就从出名的航发弱国,成为实现重型战机全国产化的国家,未来还有配备涡扇15的隐身战机构成强大国防。这条艰苦路,从印度目前的条件上看,应该是学不来。
(歼20上使用的国产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