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分析评: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正走向“双底”

《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经济正走向“双底”》的报道,对中国经济的近期表现和未来前景进行了分析。该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年前三个月的强劲增长让世界惊讶,显示出其从新冠疫情中迅速恢复的能力。但是,在四月和五月,中国经济却出现了意外的放缓,引发了对其未来前景的担忧。一些经济学家甚至预测,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可能与第一季度相比没有增长,形成了一个“双底”的走势。该报道将中国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指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结构性失衡和社会不平等等挑战。该报道还指出,政府目前并没有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而是更关注于控制债务风险、遏制通胀压力和维持金融稳定。

《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反映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一种普遍看法,即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表现,显示出其恢复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然而,这种看法可能忽略了中国经济的一些内在逻辑和长期趋势。

首先,中国经济在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波动并不意味着其增长基础已经动摇。相反,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在逐步恢复正常运行后,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例如,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可能有利于抑制过度投机和高杠杆,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和结构优化。根据路透社1和彭博社2的报道,今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7%,而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9%,说明市场去库存效果明显。

其次,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放缓时,并没有完全放弃刺激政策,而是采取了更为灵活和精准的方式。例如,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并计划在下半年适时推出减税降费、扩大基建投资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根据经合组织3的数据,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4.2%,而支出同比增长8.6%,说明财政政策仍然保持了较强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最后,中国经济在未来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韧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最活跃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些优势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根据经合组织3的数据,中国经济预计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长5.4%和5.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外媒对中国经济正走向“双底”的评价可能过于悲观和片面。虽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增长前景已经黯淡。相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和环境。只要中国政府能够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以及应对内外部的风险和机遇,中国经济就有望重新找到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