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习近平应邀同特朗普在阿根廷共进晚餐(图源:新华社)
北京时间2月15日,中美贸易谈判结束,双方谈判的一大难题就是美方要求中方进行结构性改革。
英国《金融时报》2月15日报道,北京方面相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将为达成一项贸易协定带来最大希望——该协定将有望让中国大量购买美国产品,但不必实施艰难的结构性改革。这一协议将成为类似于特朗普201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历史性峰会上接受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所做出含糊承诺的那种成果。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5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成晓河观点称,当下谈判最大难点无疑是结构性问题,尤其涉及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国企地位与作用的课题。本次谈判内容就涵盖了国企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问题等。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2月15日报道了结构性改革的方方面面,中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议题进行交流。
在1月下旬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认同,中国应当积极进行结构性改革。这是自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开出清单,包括要求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首次有中国国家领导人公开作出有关说法。
此前,有消息称,中美在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及结构性改革问题上有分歧而取消一次会议,影响中美在3月2日谈判期限前达成协议。
所谓的结构性改革是为了解决结构性问题而制定的改革举措,2015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结构性改革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深化改革本身涉及很多领域,需要明确改革思路,对“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做出结构性安排,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又并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多个矛盾交织叠加形成的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性改革。
中国自由派学者吴敬琏表示,结构性改革真正要改的是体制机制的结构,通过行政的手段对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往往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更加突出。因此,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才能解决问题。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