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集体吹捧中国电动车,到底真怕了还是捧杀?(组图)

中国汽车的进步大家都感受到了,那在外媒眼里,中国汽车是啥形象呢?事实上,过去很多年中国汽车在外媒的视角里根本谈不上啥形象,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关心、也不关注中国汽车。

偶尔提到中国汽车,也是充满了调侃和嘲讽,2012年《Top Gear》来到中国,节目中两位主持人给中国汽车的评价是有恃无恐的抄袭、同排量发动机比欧洲车慢10秒、变速箱是卖菜师傅设计的等等。







这些评价让人听得心酸,但在当时来说也是现实。不过上海车展之后,外媒却对中国车企开启了集体吹捧模式,转变之大,评价之高甚至有点让人措不及防。那外媒为啥突然如此肉麻呢?是真心夸赞还是在捧杀呢?



外媒集体夸奖

《纽约时报》大方的承认了:上海车展上电动汽车明显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中国车企在该领域正处于领先地位。

瑞士《一瞥报》更加直白:“在上海我们参观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车展,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变得越来越好,另外国竞争者黯然失色”。

《美国汽车新闻》的说法更大胆:即便是兰博基尼、宾利、或玛莎拉蒂可能也无法与高合、广汽埃安、或小鹏等年轻的中国品牌竞争。






这话也只有外媒敢讲,要是任何一家中国媒体说出来,一定被认为充值了,然后被网友喷的体无完肤。

《路透社》从产业的视角出发,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汽车市场急剧转向,不再有利于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老牌外国品牌。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丰田和大众,标志着这种逆转”。






《美联社》关注的是中国政府的补贴:“中国已经投入大量补贴以便在这个新兴行业获得领先地位,那些知名国际品牌正面临来自本土对手的激烈竞争”。

《欧洲汽车新闻》的角度比较特殊,他们认为中国车企希望用上海车展上推出的一系列全新电动车,来给特斯拉引发的降价潮来降温。

德国的媒体则明显有更多忧患意识,德国电视二台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就能说明问题——《2023年上海车展,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正面临压力》,文章里讲到:“中国对电动汽车拥有很高的成本优势”,文章里甚至还悲观的写到:“曾经如此受欢迎的德国豪华内燃机汽车在中国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淘汰。”

《柏林晨报》的文章标题里也是在夸赞的同时又充满了危机感,标题叫《处于新汽车世界中心》,我们自己的媒体甚至都不敢直白的这么讲,但这篇文章里却说到:“当世界其它地区的车展正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之时,该行业却在上海车展上燃起了巨大的首发烟火”。






除了外媒集体夸奖之外,国际大厂的高管们也说出了很多过去我们不可能听得的表述。本田首席运营官青山真治表示:“我们被中国人颠覆了”。本田社长三部敏弘更是说到:“本田在全球电动车竞争中落后了,他们领先于我们,甚至超过了预期”。

丰田汽车副社长中嶋裕树说到:“在上海的这几天,重新感受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全新技术发展感到非常震惊”。

沃尔沃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表示:“我来这里学会的第三个中国词就是‘卷’。”

另外,宝马集团董事长更是直言: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日世界之方向。








真心夸赞还是捧杀?

这些外媒真的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评价之高甚至我们自己的媒体都不敢说,否则一定会被网友认定为充值。这也是中国汽车有史以来收获外媒肯定最多的一次。

那么外媒的这种集体夸赞是真心的吗,有没有可能是捧杀呢?

在我看来,真心不一定,捧杀倒也不至于,我看到的更多是惊叹,以及惊叹之后的焦虑。



比亚迪宋L概念车

在疫情阻隔中外交流的3年时间里,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在困境中依然实现了快速发展。身处其中可能并不觉得变化很大,但当停下脚步,拿如今的国产电动车和3年前的产品相比的时候,会发现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步如此之大,更是把国外同行扎扎实实的甩开了一个身位。


领先优势并不牢固

切不可沾沾自喜



当然了,外媒的夸赞虽然是对我们的认可,但我们也远不到沾沾自喜的时候。并且现在积累的这些领先优势,如果稍有松懈,也完全可能被国外厂商迎头赶上。我们既要肯定自己的成绩,更要看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



并未建立起技术门槛



首先我们在这波电动化转型中确实走在了国际大厂前面,但领先优势并不稳固。从技术上说,电池和电机的开发难度远远小于发动机和变速箱,我们在电动化上只是绕开了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屏障和专利壁垒,在电池、电机技术上并没有和国际大厂拉开代差。

并且,特斯拉在底层架构,三电技术,尤其是电控系统上,相对大部分国产厂商来说,仍然有一定领先优势。






所以,充其量来说,我们这次算是和国际大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已,并没有积累起足以沾沾自喜的技术优势。

更重要的是,虽然绕开了发动机变速箱,但在电动车上,我们仍然有很多关键零配件依赖外资,比如芯片。被吹爆的骁龙8155是7纳米制程,更新一代的8295是5纳米制程,而这些我们自己都还无法生产。

另外,如果您走进新势力的制造车间,你就更会感叹我们的电动车还远未强大,因为生产制造这些车的一排排机械手臂,都来自外资品牌。



盈利困境很难打破



中国电动车的另一个困境在于电动车企普遍亏损,就拿蔚小理来说,理想去年亏了20.3亿、小鹏亏了91.4亿、蔚来更是亏了144.3亿,像极氪、哪吒、零跑、问界这些无一例外也是全部巨额亏损。







当然了,对于一家有成长空间的企业来说,暂时的亏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投资人看重的是未来的收益。特斯拉也曾是长期亏损,但去年爆赚了126亿美元(合880亿人民币)。但现实却是很多车企根本活不到盈利的那一天可能就已经倒闭了。

尤其是年初的价格战更是让这些本就巨亏的车企雪上加霜。最近几个月关于价格战的报道看似是少了,但那是因为车企已经从“降价战”转变成了“定价战”,虽然关于巨额优惠、直降XX万的报道少了,但车企厮杀刺刀见红的惨烈程度并没有降低。

一边是持续亏损,一边是不得不下场的价格战,中国电动车企还未真正强大,却已经进入了淘汰赛。



大象转身不可忽视

电动化上我们确实领先了国际大厂一个身位,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各自选择的结果。啥意思呢?我们在油车上落后他们几十年,几乎看不到追上的可能。所以我们从国家到企业及时抓住了电动化的机会,前期国家巨额补贴、车企巨额亏损,来押宝这个赛道,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但对国际大厂来说,电车赛道前期并不明朗,而且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销量占比也极低。即便到现在,对全球市场来说,电动车的渗透率也只有10%。那么让特斯拉,让中国车企先去这条赛道探探路,失败了就不跟了;如果有戏,那等他们把路走通了,把上下游产业链打通,他们再来入场,可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国际大厂并不一定是反应缓慢,或者是头脑保守,他们可能只是在进行技术储备的同时,等待一个契机。而目前看来,全球主要厂商都已经表示要坚定的跟上电动化这条技术路线了。







当BBA、大众、两田开始坚定推动电动化的时候,其力量绝不可小觑。毕竟他们在研发上投入的钱,可能比很多新势力车企一年的营收都要高。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缺乏互联网思维,甚至像德国、日本这些国家可能也缺乏互联网人才。但不要忘了,今天的车企是全球化的,以前都是我们向国际车企学习技术、聘请人才,但今天他们只要愿意放下身段,也完全可以利用我们的技术和人才呀。

比如就在4月份,大众在中国成立了全新的软件公司,就是要借助中国的互联网人才补足自己在智能化、网联化上的短板。






再比如,以前日系车的车机难用几乎是行业共识,但全新一代雅阁放下了身段,车机和百度、腾讯进行了合作,在功能的丰富程度、流畅程度上比上一代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

也就是说只要合资大厂愿意放下身段,那我们在智能化、电动化上的这些优势想被追上其实并不难。

而国际大厂的资金实力、全球布局、品牌认可度等等,却不是国产品牌一时半会能追得上的。


写在最后



事实上,当我看到外媒对我们集体夸奖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兴奋。因为我知道外媒对中国汽车一直是存在偏见的,今天对我们的夸奖更像是突然发现班里一个差生竟然也考出了好成绩的一种惊叹。

而对我们自己来说,既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沾沾自喜。因为我们只是领先了半个身位,并且领先的基础并不牢固。况且现在的电动车仍然处在技术的爆发期,一时的领先还算不上领先。下一个技术爆点会不会发生在中国,中国车企能不能跟得上,都还是未知数。比如日系车虽然转型缓慢,但日本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一直处在第一梯队,如果固态电池一旦研发成功率先量产,那我们目前的领先优势很可能就会被抹平、甚至超越。






所以,中国电动车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想要持续领先,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大家怎么看待外媒对中国电动车的集体夸奖呢?欢迎留言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