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坏账!核酸公司账本曝光 纸上富贵 收不到钱

核酸经济,催生了一批核酸公司。

核酸公司,现在很需要催账公司。

“新冠疫情”从开始到开放,过去1100多天,新冠核酸检测公司,也赚疯了。

营收增长30倍、利润增长300倍...

但最终,能拿到钱吗?

熬了几个夜,猫崽统计了22家核酸检测相关公司的财务数据。

合计营收1600亿,合计净利润480亿。

然而,颇有纸面富贵的意思,这些核酸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在翻倍增长。

(应收账款,就是应该收到的账款,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收到的帐)

可怕的是,其中有8家核酸相关公司,已经出现了27个亿的坏账,比2021年增加了10个亿。

会不会成了“纸上富贵”?

1

不止1600亿!

应收账款占3成

22家核酸相关公司的财务数据,已公布完整年报的有8家,公布业绩快报的有6家(数据不全),还有7家没“交作业”。

还有1家正在冲击上市,前不久刚通过了港交所聆讯。

这22家核酸检测相关公司,总营业收入不止1600亿(7家公司的数据只统计到2022年前9月),总归母净利润不止480亿。

当然,这些公司的业务构成里,核酸检测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正是核酸业务,让公司的营收利润,取得不俗的涨幅。

涨幅最大的,莫过于核酸概念王者公司——九安医疗,光是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就翻了30倍至246亿,净利润翻了300倍至161亿。

但九安医疗在前不久的业绩预告中称,去年净利润为165亿-175亿,增长1716%-1826%,难免让人觉得有“藏利润”的嫌疑。

要么,就是大幅计提减值,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出现坏账的情况。

除了九安医疗外,凯普生物、万泰生物、亚辉龙、安旭生物、明德生物(前9月)、兰卫医学(前9月)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都是翻倍的。

其中9家公布完整年报的核酸公司,去年应收账款增加了100多亿。

应收账款是指什么?

简单说,就是公司业务(比如核酸检测)已经做了,但是钱还没收到。

钱为什么没收到,原因大家可以尽情想象。

根据财报数据,22家核酸相关公司,应收账款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3成以上,应收账款比例最高的可以去到76%,说的就是兰卫医学。

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超过3成的公司有16家。

说明什么?回款慢!

说得再具体点,应收账款占比大,意味着企业的客户支付能力较弱,资金流动状况较差。

核酸公司的客户,还能有谁?

华大基因在公告中表示,应收账款的主要对象是医院、政府机构、海外公司、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代理商。

2

8家公司就有27个亿坏账

“新冠核酸检测,是亏损的”

2022年,核酸公司们的业务量可不小。

一年下来,9家已经公布年报数据的核酸公司,应收账款增加了107亿。

算上还未公布年报,但已经公布三季度报的13家核酸公司,22家核酸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了200亿(肯定不止这个数),占总资产25%。

也就是,这些核酸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里面,平均下来,有四分之一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款项。

其中,凯普生物应收账款翻倍,应收账款从11亿增加至27亿。

凯普生物在年报中,详细介绍了去年核酸业务赚了多少钱。

2022年,凯普生物核酸检测收入43.87亿,同比增长了161.57%。

其中凯普生物在香港新冠检测收入16.38亿,归母净利7.34亿,在内地新冠检测收入27.49亿,归母净利1.16亿。

搞笑的是,凯普生物毫不掩饰地称,截至2022年末,27个亿的应收账款,其中大部分与新冠核酸检测相关。

“算上资金成本因素,这方面营运(核酸业务)在2022年度是亏损的。”

截图自凯普生物2022年报

应收账款增长不可怕,可怕的是应收变坏账。

一旦是坏账,那就是白干活,覆水难收。

从已披露年报的达安基因、凯普生物、万孚生物、万泰生物等8家公司来看,2022年末的总坏账为27.26亿。

和2021年相比,这8家公司一年的坏账,增长了10个亿!

三诺生物、华大基因的坏账计提比例(坏账÷应收账款)较大,分别是36%和26%,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存在很大回收风险。

整体平均下来,这8家公司最近两年的坏账计提比例为10.46%和9.97%。

也就是说,核酸公司们约有一成的应收账款为坏账,这个比重并不小。

核酸经济,催生了一批核酸公司。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赚到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举个例子,九安医疗2022年9月末的货币资金,从8个亿飞涨到103亿,涨幅达到1056.9%,销售新冠检测试剂盒,带来了惊人的现金流。

新冠试剂盒成品库存上涨,给九安医疗造成存货压力,相信在去年四季度很好地消化了一批库存。

核酸经济走向尾声,这些企业就不得不再次面临业绩的压力。

3年短暂的红利期,能造就一批富豪。

但当新冠潮水褪去的时候,核酸公司们裸泳的姿势,又会如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