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苦美元久矣!多国挑战,美元霸权还能霸多久?



一张百元美钞,成本大约17美分。但这张小小的纸币,可以向全世界买买买,换回价值100美元的商品、服务。

虽然美元成本不高,但它背后有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国家信用作背书。

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抛弃”美元。

印度外交部4月1日宣布,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3月底的时候,巴西媒体报道称,中巴将在以后双边贸易时,使用本国货币结算,不再以美元为中介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美元以外的方式进行贸易结算,一股“去美元化”的浪潮悄然来袭。


他们,纷纷对美元霸权说“不”——

“去美元化”浪潮不远了



多国苦美元久矣。

过去几十年,“收割世界”成为美国的日常骚操作。美国不仅利用美元霸权来收割世界其他国家的财富,还喜欢用美元作为武器来恫吓和制裁其他国家。

美元霸权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渗透进了世界经济的各个环节。

二战后的1947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制。此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输出美元,帮助欧洲重建,美元地位空前提高。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成了一种信用货币,却继续担当全球金融和贸易的首要储备货币角色。

既然是信用货币,那对美国和美元的不信任种子发芽,“去美元化”的浪潮也就不远了。

其实,前些年次贷危机发生后,“去美元化”已经成为多国关注的热点。近几年发生的种种,只是让大家按下了加速键。

近年来,美国频频利用美元作为武器,对不满意的国家滥施金融制裁,各国辛苦积攒的美元储备随时都有被掠夺的危险,这让很多国家不得不提高警惕。尤其是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的遭遇强化了许多国家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认知。

有人说,美元作为武器被用得越多,美元被抛弃的速度就越快。此外,美国只关注美元的主权货币职能,而不顾其应该行使的国际货币职能,2022年,美联储加息7次,加息幅度达4.25%,高频率、大幅度的加息,将给外围国家带来灾难,同时削弱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外加最近,硅谷银行等美国多家银行发生危机,美国通胀居高不下,还有那些巨额国债,对美国信用的质疑和对美元霸权的不满,让一些国家“去美元化”的意愿越来越强。



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货币多元化日趋明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美元储备在全球占比超过70%,目前这一比例下降到56%左右。2022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近60%;2023年1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占比约40%,还是牢牢坐稳头把交椅。

虽然目前,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依然以美元为主,但很多国家都看清了风险,为了分散风险而主动寻求货币多元化。

“像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之后面临的国际收支方面问题等,都促使大家重新去反思,如此重度依赖美元,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这种担忧之下,大家尝试寻求美元之外的其他交易媒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认为。

“去美元化”怎么去?可以用另一种国际货币来替代美元,也可以还有国家双边贸易选择用本币结算,少了美元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比如,印度和马来西亚前不久“官宣”,将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这一决定是印度向去美元化迈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也是为了保护印度贸易不受俄乌冲突的影响。

前不久的东盟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重点讨论了通过本地货币交易,减少对主要货币的依赖。

巴西和阿根廷今年1月也宣布,两国正就建立共同货币“苏尔”展开准备工作。此前,美元在该地区国际贸易占比高达96%。

胡捷教授认为,双边贸易采用本币结算,并不是一个长远可行的选项。“只能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针对一些特定贸易项目,两个国家都使用自己的本币结算,或许是可行的。”在他看来,本币结算不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方向,大家希望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占比,那么需要寻找的是一种通用媒介,比如欧元。

以欧元为例,在最近20来年的时间里,欧元在国际贸易的份额从25%上升到40%。美元则从45%降到了40%。

除了本币结算和寻找其他国际货币外,前段时间访华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想法更进一步,提出要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在4月4日议会回答提问时,安瓦尔说自己在中国时公开提出这项提议(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并披露,他至少两次在中国提到了这个构想。

其实,安瓦尔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时,就提出过类似建议,但这一想法没有得到支持,因为美元在当时仍被认为非常强势。

现在,时移世易了。美元还是那个美元,但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元敬而远之。

去年俄乌冲突发生后,浙江的一些民营企业也受到了波及。因为无法使用美元结算,他们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受阻,货款迟迟不能收回。

美国幕后操控的 SWIFT 垄断着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业务,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这一技术其实不难,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俄罗斯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都具有跨境结算能力,难得是须得到全球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认可。

不过现在在俄罗斯,人民币现已取代美元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外国货币。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曾说:“美元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诅咒。如果你把国际金融体系武器化,就会有更多的替代品取代它,美元将失去其优势。”


多国推动以非美元货币进行贸易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多远?

橫行世界几十年的美元霸权,不会这么快终结。不过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确实在提速。

2016年以来,人民币进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现在美国媒体也都很关注美元地位面临的挑战,甚至开始宣扬起了威胁论。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从印度、巴西到中国和俄罗斯,许多国家都在推动以非美元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报道称,在这种背景下,美元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受到极大威胁,其中有五大项目对美元的威胁最大。

著名经济学家、《货币战争》一书作者詹姆斯·里卡兹(James G. Rickards)当地时间4月8日在福克斯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称,尽管“中国在努力削弱美元的地位”,但美元的“最大敌人”来自美国自己的机构之一。他还指出,从各国之间的实际交易来看,美元确实已经受到了“威胁与挑战”。

虽然人民币国际地位正越来越强,但短时间内并不会变成像美元那样的国际货币。

国际通用货币,一来需要货币总体来说比较安全可靠,通胀管理得还可以,二来需要可自由兑换的,但目前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程度并不高。

胡捷教授对未来很有信心,“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有希望的,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譬如实现彻底的自由兑换,才能够把潜力释放出来。”他说,“当下的话人民币在全世界国际贸易的支付占比当中大概是2.5~3%。和美元、欧元的40%的占比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也排在英镑、日元之后。但我们的潜力应该是远超英镑和日元。”

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进出口总量,比美国、比欧盟都大,在国际贸易这个圈子中分量十足。凭借庞大的经济和资本实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实现。

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与中海油公司3月28日完成一笔液化天然气交易。这是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

不难发现,中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有侧重点,会优先开展与能源和矿产输出国的本币交易。像前面提到的巴西。中国对巴西出口额619.7亿美元,而进口额1095.2亿美元,贸易逆差475.5亿美元,矿产也是占了大头。

“去美元化”是中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战略选择。而人民币国际化是“去美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一直是个稳扎稳打的国家,不会因为国际化需求而放弃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官方还是非常谨慎推进的。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要实行自由兑换,不能光考虑贸易问题,还有诸如资本流动问题等很多其他的问题要考虑。

总的来看,美国仍具有长期主导世界经济的能力。很多国家的“去美元化”,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国际货币博弈的过程,但这一趋势不会逆转。美元失去霸权地位是大势所趋,世界货币体系将进入“多极化”时代,人民币有望成为重要一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