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电视剧《风吹半夏》热播,不少人被赵丽颖饰演的许半夏深深折服。
她从收废钢铁为业务,到逐步接触钢铁行业,在钢铁行业中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凭借独到的眼光和果敢的性格闯出了一番天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人的经历和许半夏非常相似,有人称其为《风水半夏》的原型人物。
从白手起家到名声大噪,在事业上升期却因涉嫌违法锒铛入狱。他就是昔日的“钢铁大王”——戴国芳。
1、
1963年,戴国芳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小村子里,全家靠父亲收废铁谋生。
受生活所迫,他只读到初中就辍学回家跟随父亲收废铁。然而,他始终不甘于这样的命运,时刻想着应该如何摆脱贫穷。
收废铁时,戴国芳发现块状钢铁的比散状的贵。
在身边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戴国芳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压块机,一边开拓业务范围,一边将散铁压成铁块卖出。
就这样,他卖铁的价格比同行高出许多。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动了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以手工业为基础的苏南经济也快速成型。
戴国芳抓住时机,买了3台二手小电炉开始炼钢,为成立钢厂做准备。
不得不说,戴国芳对钢铁的冶炼技术痴迷又有天赋。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他弄明白冶炼技术和流程,收购了几家濒临倒闭的钢铁车间。
很快,这些车间开始盈利,利润蹭蹭上涨,成为赚钱机器。
顺应这样的势头,1996年戴国芳成立属于自己的钢厂——铁本长江钢厂(下称铁本)。
即使成立公司,有着“钢铁大王”的称号,戴国芳也始终严于律己。在很多人看来,他是出了名的“五不老板”:
不坐高等轿车,不进娱乐场所,不吃山珍海味,不赌博,不住高级宾馆。
大部分时候,戴国芳在厂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全副心思都放在钢铁上,不设总经理秘书,对待来访者更是亲自接待。
就连戴国芳的竞争对手也佩服他,说他是最接地气的老板。
2、
成立钢厂后,戴国芳的事业蒸蒸日上。
当时的工业不发达,不少企业都在亏本,可铁本却在赚钱,成为苏南地区数一数二的钢铁企业。
2001年,中国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钢铁的需求量急速上升。
命运对戴国芳如此眷顾,他的钢厂在国家需求下不断增加年产量。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地疯长,戴国芳看见了钢铁所带来的利润和前景。
彼时的钢铁可以和股市媲美——一天一个价,按照戴国芳的推测与估计,这股热潮至少持续五六年。
2002年初,戴国芳借着常州市筹划新工业区的良机,开始扩张自己的版图。
2003年,铁本钢厂扩容到千名员工,钢铁年产量高达80万吨,销售额达17.7亿元,年利润4亿元。
这一年,铁本钢厂的营业额成功将他送上“中国400富人榜”,此时榜上的钢铁企业家,仅有10名。
就这样,戴国芳利用小电炉加废铁屑的冶炼方法,只花了3年时间,就造就了铁本钢铁的成功。
尝到甜头的戴国芳,希望能够增加钢铁的产量,突破年产百万吨,他的最终目标是260万吨。
然而,这种急于扩张钢铁产量的行为,很快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他们找到戴国芳,希望能够和他达成合作,承诺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
“倘若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扩张钢铁产量的目标或许可以更快实现……”思索片刻后,戴国芳决定与政府合作。
双方在一次交谈后达成协议:铁本钢厂的产量最后增加到年产840吨,需要投资400亿元,规划9000多亩地,实际占地6541亩,投资105.9亿元。
这比戴国芳最初的产量计划多出了3倍,需要的投资也多了5倍。
为了拿下项目,戴国芳放话说:要3年内超过宝钢,5年内赶上韩国浦项钢铁。
有了政府的支持,常州市的金融机构也不敢怠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放43.99亿的贷款,给戴国芳运作这个大型项目。
另一边,项目一天之内就被批准,土地的使用权也迅速到位。
就这样,戴国芳成功接下这个项目,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政府一声令下,他就可以立刻开工。
3、
时势造就英雄,时势亦会淹没英雄。
戴国芳的注意力只在他的钢厂上面,丝毫没有察觉当时政治形势的微妙。
在钢铁企业逐渐占领市场时,国家决策层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一个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应不应该过渡到重型化;一个是上游行业是否允许像铁本这样的民企进入。
结论是国家显然不会让铁本这样的民营企业占据市场。
戴国芳显然忽视了这个问题,他只想完成自己的钢铁蓝图,实现当初赶超宝钢和浦项的目标。
身边人都说他胆子大,这有好,也有坏。
2003年6月份,戴国芳的新项目开始施工。然而,在国家层面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戴国芳的推土机和施工队已经进入大片农田。
推土机需要推掉6000多亩田地,没有经过搬迁通知的4000多名农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无家可归。
后来,面对农民的指责和谩骂,戴国芳不以为然。他觉得当时政府说可以开工,他就下达了命令。
2003年底,国家准备整治企业乱投资的现象,这是新一轮风暴的开始。
戴国芳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钢厂扩建,依然认为自己可以赶超国内最有名的宝钢钢厂。
直到2004年3月,戴国芳的项目被责令全面停工。国家派了九大部委去彻查铁本钢厂。
所有人都以为只是正常的税务检查,但没过多久,戴国芳和公司骨干就被逮捕。
为了平息事件,戴国芳只承认自己曾虚开2亿元的发票,在第二天主动向税务部门缴纳了2000万,希望终结审查。
国家政策并没有给戴国芳翻身的机会。
2009年4月17日,常州法院对此案作出最终判决,戴国芳被判5年有期徒刑。
4、
戴国芳服刑的5年,恰逢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峰。
常州法院判决下来的前半年,戴国芳申请“取保候审”回家休养,在2009年结束服刑期。
虽然戴国芳结束服刑期,终于重新呼吸到了商场上的空气。但时代的变化令他与社会脱节,此时钢铁行业的情况已非5年前。
所有人都以为他不会再从事钢铁行业了,但命运又眷顾了这个曾经名动一时的人物,将机会送到了他手边。
在传统领域产品的领导下,钢铁销量依然很大,但没有良好的竞争机制,导致所产钢铁过剩,让企业的利润持续变少。
真正的商业高手无论在何时,都会顺势乘风而起。
戴国芳重新来过,选择切入中端市场,既避免与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对抗,也防止与同行进行价格对比。
这次的戴国芳不再像以前一样重视规模的扩大,而是将重心放在技术的打磨上。
他成立了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下称德龙镍业),改造了原来的单生产线,打造了从生产到出口的全产业链。
这种全产业链,将国内和国外的流程取其优点进行拼接。这让他在全国的钢铁行业做到了独一无二。
第二次创业,戴国芳更注重从产业链上控制成本,分别在江苏盐城的全产业链里,建设了电厂、码头、港口等。
这样的发展模式让他在行业竞争中占尽优势。
2019年,德龙镍业利税16亿,年开票收入达750亿。截至2022年,公司拥有中国籍员工8800余人,国外员工上万人。
戴国芳也许是经历过反思的,他变得更加沉着稳重,不再有年轻时的锐气和轻狂。含蓄内敛的作风让他重新在钢铁这片土地上野蛮生长。
回首戴国芳出狱前的10年,一半的时间,他经历了事业发展的好时光,另一半时间,他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中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事业。
被媒体称为“枭雄”的戴国芳在事业上过于激进,从钢铁行业的巨擎到瞬间倾圮,只用了半年时间。
出狱后,曾经为了梦想不惜一切高调行事的戴国芳一下子变得低调起来。谈到未来发展时,他的眼神依旧锐利,但此刻的他更注重的,是对未来的筹划与打算。
那一瞬间,戴国芳的身上仿佛没有经历过曾经的挫折,又仿佛什么都经历过了。
他在商海中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却依然不忘初心,屹立于行业的顶端,继续打造着他的钢铁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