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这样一组地方政府跟大公司之间的狗血剧情很有意思。
去年上半年,佛罗里达州长德桑蒂斯与共和党掌控的州立法机构合谋,推出“Don't Say Gay”法,规定佛州学校不得对三年级以下学生谈论同性恋议题,违反老师将被处罚。
德桑蒂斯其实和同性恋没仇,当年甚至力挺过同性婚姻合法化,现在之所以突然唱这样的高调,当然是为了保守派选民手中的选票。
德桑蒂斯在佛罗里达数年以来虽没啥政绩,但文化战争确实越打越6,可谓深谙此道,不让川普。
当然,讨好一派就意味着得罪另一派,后者自然对“Don't Say Gay”法愤怒不已,发起大规模反对运动。
作为佛罗里达最重要的企业之一,迪士尼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员工的压力下,迪士尼公司发布声明,谴责佛州,并要求撤回该法案。
但一门心思捞曝光和支持率的德桑蒂斯怎么可能退缩,他不但反击了迪士尼的声明,还施压州立法机关,剥夺迪士尼乐园身为“独立免税特区”的地位。
好个三权分立啊。
不止如此,在德桑蒂斯的率领下,全美国的保守派大V对迪士尼群起而攻之,场面非常壮观。
按照常理,你反对我就支持,这会儿美国的自由派应该下场,替迪士尼说上两句。但奇怪的是,这次迪士尼面对的,不是敌人,就是在一边看热闹的,压根也没人帮它。
因为长年以来,迪士尼其实都是美国保守派的文化象征,所以在文化界自由派看来,保守派喷迪士尼那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可真是一场好戏啊。
现在的美国保守派人士很喜欢用这句话来批判今天的迪士尼:让沃尔特·迪士尼(迪士尼创始人)看到你们今天这么政治化,他会非常失望的。
不过这话说明他们其实对老爷子并不了解,迪士尼本人确实不搞政治正确,但这不等于他不搞政治,相反,他对政治异常痴迷,艺术倒显得像是业余爱好,只不过他选择的政治立场,那不管在什么年代看来,都是太“不正确”了……
1
沃尔特·迪士尼生于1901年,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往往在政治上都会有很奇幻的经历。
迪士尼他老爹是个公开的社会主义者,但老迪士尼却是个自营农场主。可以想象老先生做生意做得比较矛盾,一方面希望多挣钱,另一方面却要面对个人政治理念的冲击,确实有点儿马克思当年炒股挣钱的“罪恶感”。
事实证明,一个人若总是面对自己良心的拷问,肯定会影响挣钱的效率。本来经营得还算不错的农场,最终倒闭了。
无奈的老迪士尼只好带着全家进城,承包了一片地区的送报业务。
钱挣得不顺利,老迪士尼的脾气也就越来越差,每天回家和老婆孩子吵架,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长子次子三子接连离家出走。老四沃尔特和父亲的关系也变得十分糟糕。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迪士尼从小就非常厌烦父亲的左翼政治理念,他本人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是个美国民族主义保守派。
大家都知道这位未来的动画大王是画家出身,但他接触绘画艺术的起点是什么呢?是画美国的爱国主义招贴画……十几岁的迪士尼,正是因为热情地创作爱国主义体彩的绘画,成为了全校瞩目的艺术天才。
1930年代,已经成为好莱坞动画大王的迪士尼依旧坚持着这种情愫。
在那个年代,由于激烈的阶级矛盾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爆发,各种原本被认为“太过极端”的政治思想登堂入室。法西斯主义便是在那时得到统治阶级的偏爱。
这迪士尼也在期间“再进一步”,在20、30年代成为了一名法西斯主义者。
迪士尼1935年夏天去欧洲进行访问考察,一路造访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奥地利、瑞士和意大利。在意大利,迪士尼见到了墨索里尼的女儿、女婿,也有人认为墨索里尼夫妇曾亲自接待他。
与迪士尼合作无间的著名动画师阿特·巴比特(Art Babbitt)就曾透露:“在我们(美国)卷入战争(二战)的几年前,好莱坞曾有一群势单力薄但对法西斯主义忠贞不二的人,我想应该是合法的纳粹追随者。他们常常进行半公开集会,于是我也想亲眼看看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我在那种集会里,不止一次见过沃尔特·迪士尼与冈瑟·莱辛(迪士尼的律师),还有其他很多知名的好莱坞纳粹支持者。迪士尼一直以来都在参加那些集会。”巴比特说。
巴比特所说的这些集会实际上就是德裔美国人同盟(German American Bund)在好莱坞组织的活动,而德裔美国人同盟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美国纳粹党。
迪士尼不光肉身参加美国纳粹的活动,他与德国纳粹也有密切的来往。
德国艺术家莱尼·里芬斯塔尔是希特勒的最爱,希特勒甚至称她为“完美女神”。尽管日后里芬斯塔尔曾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并不认同希特勒的种族歧视观点,但这点儿不认同没有妨碍里芬斯塔尔成为希特勒的御用导演。
她在1934年为纳粹党拍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用圣徒般的镜头语言描绘了纳粹党大会,在国际保守主义者中名声大噪。1938年,她又为纳粹的奥运会制作了纪录片《奥林匹亚》,成为了纳粹政治宣传的头号王牌。
然而,同样是在1938年,纳粹发动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令世界舆论异目。美国社会中,纳粹符号开始人人喊打。《奥林匹亚》这部纳粹宣传片也被好莱坞坚决抵制。
可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迪士尼居然在自己的公司公开接待了来美宣传《奥林匹亚》的里芬斯塔尔。二人不但相谈甚欢,里芬斯塔尔还表示:“能够知道美国人是如何彻底地与犹太人的毁谤运动保持距离,真是令人欣慰。”
迪士尼的辩护者在他亲近纳粹这一问题上总是强调在美国加入二战后,迪士尼公司曾为美国制作了一系列反纳粹的宣传影片,证明迪士尼并不支持纳粹。
但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第一,美国对德宣战之后,立刻对好莱坞的文化产业进行了控制,所有制片厂必须接下国防部和新闻署的任务,拍摄反纳粹影片就是其中之一,迪士尼有几个胆子敢和国家政策作对?
第二,迪士尼对于拍摄反种族主义宣传影片的热情根本不高,与他的贵人查理·卓别林相比,他拍摄的影片从未描述到纳粹系统性的种族屠杀。
第三,迪士尼公司拍摄的那些反纳粹影片,其实大部分与迪士尼本人关系不大,当时他接受政府的委派去南美外访,执行文化外交任务去了,迪士尼公司基本由政府监督、工人自治。
为什么迪士尼被从自己的公司支开了呢?这就要谈到迪士尼对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极端仇视了。
2
早年迪士尼的动画工作室经营不善,这老哥非常有艺术家的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在成本控制方面则不投入精力,而且脑子里时常不走数,不知道自家公司的财务状况。他把公司财政这种“小事”都交给了自家三哥罗伊·迪士尼管理。
问题他作为公司老大,又不太听三哥的劝,所以在创业早期,公司经常陷入开不出工资的窘境。
一旦拿不到钱,画家和员工就想着提桶跑路。迪士尼作为老板,自然不会认为问题在于自己,他总结出来的原因就是工人对公司不忠诚。于是他像那个年代的许多资本家一样,雇佣监工在工作室监督画家工作,上厕所都要计时,擦鼻涕都得扣工资。
在这样的严酷压榨下,迪士尼公司在业内的评价一直不太好。
30年代末40年代初,好莱坞工潮爆发了。卡通动画师工会于1938年成立,工运立刻横扫大部分动画制片厂。到了1941年,除了迪士尼以外的所有动画公司,全部与卡通动画师工会签订了总合同。
赶巧那两年是迪士尼的高速发展期,1937年的《白雪公主》获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这也掩盖了迪士尼公司的内部矛盾。
但在1940年,迪士尼本人强行推动的《匹诺曹》遭遇巨大失败,公司内部混乱的薪酬体系与巨大的薪资差距立刻成为了热门议题。
在当时的迪士尼,一些高级动画师的周薪高达300美元,而其他员工的周薪仅为12美元。根据当时的迪士尼动画师威利斯·派尔的说法,“这些人的报酬方式没有规律可循。你可能坐在一个和你做同样事情的人旁边,你每周的收入可能比他多或少 20 美元”。工作人员还被迫声明他们每周只工作40个小时,而现实却是70个小时甚至更长。
于是卡通动画师工会在1941年初开始,定期在好莱坞酒店开会,听取迪士尼员工的不满并计划成立工会。
上文中曾提到的阿特·巴比特便是工会的领导者。他本人虽然是迪士尼的高级动画师,工资非常高,但他同情低级员工。
工会一开始的行动并不顺利,但这仍旧激怒了迪士尼。
当迪士尼听说自己的公司有人在组织工会,这让他十分生气并且震惊,他认为他的员工应该感谢他提供了工作,组织工会和罢工则是完全的忘恩负义。
1941年2月,迪士尼将所有1200名员工召集到公司礼堂发表演讲。
在演讲的开始,迪士尼先历数了自己的创业艰辛,“在我从事动画工作的20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风雨,远非一帆风顺。它需要大量的工作、斗争、决心、能力、信念,最重要的是无私”。
接下来,迪士尼对被“蛊惑”的员工“谆谆教诲”,“有些人认为我们在这个地方有阶级差别,就像那些在剧院里质疑别人的位置比他们好一样。我一直觉得,而且永远都会觉得,对组织贡献最大的人,仅仅出于尊重,就应该享有一些特权。”
然后,迪士尼发出返祖般的怨念,“我对你们很多人的建议是,管好你们自己的事!要不是公司,你们这些人什么也做不成!如果你不把事情做好,你就该提高自己,而不是抱怨公司!干!好!你!们!自!己!的!工!作!”
这堪称全世界最差的危机公关,在迪士尼的演讲之后,原本不太顺利的工会组织工作拨云见日,大部分员工加入了工会开始准备斗争。
迪士尼歇斯底里,认为是巴比特背叛了他,二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了起来。5月29日,大罢工爆发,巴比特率领工人在迪士尼公司门口拉起纠察线。
迪士尼坐车经过门口的时候,巴比特大声质问他为什么不到工人面前和工人对话。迪士尼则怒不可遏,准备下车和巴比特老拳相见,得亏他三哥罗伊死死把他拉住。
剪辑师工会和剧院员工工会也配合了罢工,一时间,迪士尼的电影后期工作全部停止,在剧院也无法上映,迪士尼陷入困境。
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适时出手,促成迪士尼与员工和解,签订了总合同,并将工资结构透明化,改善了劳动条件。
但这次罢工进一步加剧了迪士尼的反共倾向,他认为罢工是由苏联间谍发动的。而且如果美国接下来任由工会发展,那么罢工将会无处不在,美国必然国将不国。
于是,迪士尼找到了一个非常可靠的伙伴——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
1947年,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开始针对好莱坞展开肃清,欲清除具有共产或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明星演员被迫出卖亲友、向美国宣示忠诚,但也有许多名人坚持捍卫言论自由、被迫入狱或被业界封杀,这就是著名的“好莱坞黑名单事件”(Hollywood Blacklist)。
在这次运动中,迪士尼上蹿下跳、赤膊上阵,许多曾参与罢工的员工遭到了他的举报。迪士尼将其中一名称为俄国同情者,理由却仅仅是他“没有宗教信仰”并且经常去莫斯科艺术剧院……
迪士尼还指认了一位动画师大卫·希尔伯曼——称他是“罢工背后的大脑”,并补充说,“我相信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
迪士尼不但授权FBI尽情使用公司的资源进行调查,还曾亲自以迪士尼公司之名举办“FBI展览”、向大众推广FBI的调查成果。
3
如果要说迪士尼思想的集大成者,那就得说是他的迪士尼世界项目了。
前面曾提到,在最近的文化战争中,迪士尼乐园被取消了“特别免税区”待遇。这个“特别免税区”不只是说迪士尼可以少交一部分的税,更是代表迪士尼在乐园以及周边范围内享有的一系列特权,比如自办警察,自组相当于政府的管理委员会,自己立法……
可为什么开一个主题乐园,迪士尼却要向政府讨要这些特权呢?尤其是自办警察,自办政府,增加了相当多的成本,纯属吃力不讨好。
原因就是,迪士尼办这个迪士尼世界,他的出发点并不是办一个主题公园来挣钱,而是办一个保守主义的法西斯乌托邦,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明日世界计划不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主题乐园,而是一座从未完工的明日之城,与纳粹政府采纳的法西斯政府模型并无不同。这是一个不允许贫民窟出现的地方,它应该包含一个雏形市政区、机场及工业园区。
这个计划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一直在持续。迪士尼的愿景是要打造出一个“能够刺激美国公司勇于提出全新的城市生活理念的未来社区”。
迪士尼本人曾对这个计划发下许诺:“这里也不会有退休人员,每个人都要工作。”
这种对忠诚劳动的要求不禁令人联想起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政府与纳粹德国。1930-1940年代的法西斯国家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土地、资源跟劳动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论资源与否必须持续不断的劳动,然后把成果上交。
迪士尼没打算篡夺公权力,他的算盘是利用工人的劳动力来创造自己的私家军——编写自己的法律并交由他私人的警察部队去执行,这么做就是要使明日世界成为美国的一个拥有主权又不受地方或联邦政府管辖的微社会。
正如贝尼托・墨索里尼曾有言道:“法西斯主义实在更应该被恰当地称为公司主义,因为它是国家与公司权力的结合。”
有大约四十名公民受雇于迪士尼乐园,该乐园每年要迎接三千万名游客。住在那儿的员工没有工会,只有苛刻的标准与要求加上少得可怜的薪水,如果他们想要离职,那就会被赶出去。
与此同时,整个主题乐园都充斥着林林总总的赞助商,这本来应该能让迪士尼有钱来给付和补偿那些过劳又低薪的工人。可是这些被游客折腾得人仰马翻的员工最终却只能得到每小时9.22美元的报酬。向低层员工支付更多的薪水显然只会妨碍迪士尼王国从其忠诚崇拜者身上获利。
如果一个仅仅为了利益不顾公平正义,既有像国家一样的权威又有像公司一样的自由的法人团体算不上是法西斯主义的话,那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了。
如此对工人的待遇似乎还渗透了乐园本身。无论是迪士尼乐园还是迪士尼世界都素以密不透风的保密制度闻名,这令外界很难了解员工在据报的严格规则与要求之外究竟还受到如何的对待。
迪士尼本人在1966年一命呜呼,他那一贯讲求实际的三哥罗伊接手公司。迪士尼近乎反动透顶的明日世界空想被罗伊搁置,以后遍及世界的迪士尼乐园展现出的都是其乐融融的主题乐园场景,不再去实践什么保守主义乌托邦。
迪士尼与他的极端保守主义理想则在历史中湮没无闻,他留给后人的形象只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艺术大师。
尽管《白雪公主》与《睡美人》里的公主、《狮子王》中的动物王国、《灰姑娘》对精英主义的追捧,依旧承接了保守主义者对精神乐园的幻想。《与森林共舞》在支持种族隔离的同时又对黑人和原住民的形象进行了刻板化定型,《木偶奇遇记》也常被解读为对种族纯洁的追求。
但今天的迪士尼公司通过一系列符合主流政治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已经彻底抹去了与创始人观念之间的政治联系,这当然会让保守主义者非常不爽。
那句“沃尔特·迪士尼会对今天的迪士尼公司非常失望”确实不假,但这就相当一个老反动派看到曾经承载自己理想的主体居然公开站台“敌人”之后的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