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今天在二十大会议上表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将延后发布。
除了内部的清零政策和房地产危机之外,国际上的俄乌战争和通货膨胀都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最新的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中国政府推迟了原订于本周二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发布。该数据原本预计在二十大上公布,一位统计局人员面对媒体询问表示:无法提供公布数据的明确日期。此外,中国海关总署也没有公布原定于上星期五(14日)公布的月度贸易数据,并且没有说明任何延迟的原因。
根据统计局网站日程表,被推迟公布的指标包括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月度工业产出、能源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零售额和房价等。
中国金融媒体“财新网”在近日的调查报导中写到,经济学家预计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将有所修复,对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6%,较二季度回升3.2个百分点,预测区间为2.6%至4.4%。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三季度经济回升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周一(10月17日)在二十大会议上表示,由于外部环境、疫情、极端天气和其他因素,中国的经济遭遇了一些波动,但他指出,政府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将大幅复苏。
赵辰昕说,从目前掌握情况看,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突出。他坦承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充满机遇。面对冲击影响,赵辰昕认为:“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潜力”、“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则称,当前中国经济正回稳向上,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今年除了受到严格防疫措施和房地产危机影响之外,在全球层面上也有俄乌战争、供应链波动和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小的冲击。
亚洲其他地区增长超越中国
世界银行预计,中国今年全年的增长率只有2.8%。这可能是四十年来,继2020年大流行的第一年之后,中国第二次出现如此低的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今年预计总体增长5.3%。
中欧商会主席武特克 (Jörg Wuttke)向德新社表示:“自1990年以来,亚洲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中国”。他指出:“亚洲其他地区处理新冠疫情的方式(与中国)相当不同,日常生活也已经恢复了正常。”
法新社采访的专家小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仅为3%,2021年,受益于疫情后反弹,中国曾实现8.1%的经济增长率。
受益于疫情后反弹,2021年中国曾实现8.1%的经济增长率
IMF下调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上星期下调了对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该机构预测,中国经济2022年的增长率约为3.2%,2023年为4.4%。
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以快速封控、大规模检测、较长隔离为特征的“动态清零”防疫策略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尤其是在今年第二季度。此外,在中国经济中占比四分之一的房地产业遭遇的危机,也很可能蔓延到中国金融业、拖累经济增长,甚至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全球性后果。
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政府今年初提出了5.5%的年度增长目标已经如愿无法实现,因为中国第二季度GDP只增长了0.4%,今年上半年增长率仅为2.5%。
清零成习近平丰功伟业 传外资超悲观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做20大政治报告,开场即提到新冠病毒清零政策,直指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中央社引述消息称,国际投资人对于清零政策却步,对于在中投资前景感到悲观。
据中央社署名李雅雯今天报道称,习近平20大报告自赞清零政策,引外资超悲观。
中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上午开幕,习近平代表第19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在报告开头即提到新冠病毒疫情清零政策,对此表达肯定和坚持。据习近平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该报道称,在中共20大召开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接力捍卫清零政策,强调“躺平没有出路,坚持就是胜利”,护航动态清零可持续且必须坚持,中国防疫专家也多次公开背书清零政策。中共20大发言人孙业礼15日再次赞扬动态清零防疫方针符合中国国情、科学精神。
外界对于中共20大会议后新冠肺炎病毒防疫政策放宽或有所改变的期待碎一地。国际投资人对于清零政策却步,对于在中投资前景感到悲观。华尔街日报日前引述多家法人分析,认为恐要等到明年第1季末甚至是第2季末,动态清零政策才会有所调整。
报道引述香港大正资本(Chartwell Capital)首席投资官陈惠仁(Ronald Chan)说,投资者对中国的前景感到不确定,部分原因是难以预测政府的动态清零政策会坚持多久,以及这项政策可能会造成多少经济损失,人们对于投资香港和中国感到担忧。
(德新社、法新社、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