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借俄乌冲突、欧盟遭殃之际,吸引外迁的欧洲企业,坐收渔翁之利。
最近,《泰晤士报》报道,宝马将停止在英国生产电动MINI车,并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工厂。
德国石化巨头巴斯夫也宣布,将在中国投资建设新生产线。
欧洲企业为何选择中国?
美国收割欧洲的阳谋破产了吗?
MINI汽车品牌由英国汽车公司于1959年推出,是一款风靡全球、个性十足的小型两厢车。
2000年,宝马收购MINI品牌,为了保留MINI最为纯正的英伦血统,新车的总装车间依旧放在了最为著名的牛津工厂。
牛津是MINI品牌的“历史故乡”,生产MINI车型已有约60年历史。
除了传统的燃油车型,牛津工厂累计生产了约20万辆电动汽车,年均产量约为4万辆。
MINI牛津工厂生产线
现在,宝马为何要将电动车型转移到中国?
一个时代大背景,是英国脱欧。
英国脱欧,撼动了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原有的供应链与经济贸易体系。
具体而言,新的海关审查制度、车型重新认证和高达10%的整车关税,都将对英国汽车制造商产生不利影响。
包括宝马在内的很多英国车企,害怕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由地将零部件从欧洲大陆运往英国总装,再自由地将整车从英国销往欧洲大陆。
早在英国脱欧之前,宝马MINI品牌负责人施瓦岑鲍尔就对英国天空新闻表示,如果英国脱欧出现混乱局面,宝马会考虑将旗下Mini系列车型的生产从位于英格兰南部的牛津工厂迁出。
日本车企动作更快。
受英国脱欧影响,2021年7月,日本本田永久关闭了位于英国南部的斯文登工厂。
日产汽车也表示,日产将在日本九州工厂生产下一代X-Trail SUV,而并非选择在英国桑德兰地区生产。
日本本田的斯文登工厂
所以说,宝马迁出电动车产线,是一个无奈之下的商业决策。
那么问题来了,宝马电动车产线为何要迁往中国而非其他国家?
这是基于中国全国的电动车产业链决定的。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汽车产业链。
以动力电池为例,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中国企业独占6席。
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 图片来源:巨潮WAVE
剩下的全是日韩企业,没有一家欧洲企业上榜。
欧洲大陆的电动车产业链,确实不占优势。
宝马将电动车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从销量上看,中国市场占据了MINI全球接近10%的销量份额。
此外,宝马MINI已与中国企业长城汽车达成合作,共同推出MINI纯电动车型。
宝马MINI在中国国产化后,当然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销量。
最近,德企巴斯夫在中国广东湛江投资100亿欧元的一体化基地正式投产。
此外,巴斯夫更是表示,计划继续追加投资,新建一座世界级规模的新戊二醇(NPG)装置,年产量达8万吨。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巴斯夫不是普通的企业,而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
这家全球巨头,为何加码中国市场?
首先,这得益于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巴斯夫在中国有31个生产基地。
2021年,巴斯夫在中国实现了120亿欧元的销售额,创下其历史新高。
大中华区2021年贡献了巴斯夫约15%的销售额,是该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也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因为与中国走得太近,巴斯夫一度被警告。
但是,巴斯夫的老总说得很实在:中国有增速最快的化工市场,2030年就能占全球市场的一半。
这么大的市场机会,巴斯夫舍不得放弃。
其次,欧洲能源危机让巴斯夫更加看重中国市场。
能源是工业的血液。
小到织袜子,大到造飞机,都离不开能源。
像巴斯夫这样的化工巨头,更是能源消耗大户。
相关数据显示,巴斯夫的化工综合生产基地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占地10平方公里,天然气需求占到德国全国总需求的4%。
巴斯夫公司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工厂
然而,当前的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紧张。
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冬季,德国的天然气状况恐怕不容乐观。
作为天然气消耗大户,巴斯夫一方面要支付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承担随时断气的风险。
巴斯夫曾多次表示,如果天然气的供应小于最大需求的50%,就不得不关闭或缩减它在德国的基地了。
再看中国,虽然中国天然气对外依赖度较高,但国内供应非常稳定,水电等其他基础能源也同样可靠。
湛江一体化基地能正式开始投产,对巴斯夫稳定全球市场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巴斯夫新增投资更显谨慎。
在中国,生产端的能源—原料—人力等要素稳定,消费端的市场看好,投资回报可期。
巴斯夫当然愿意放心大胆地追加投资。
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很多人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欧洲老百姓的生活上。
其实,能源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影响也很大。
欧洲原本是一个煤炭、石油、天然气对外部高度依赖的经济体。
由于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持续的供应链问题威胁着欧洲,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警告说,当前的状况持续下去,欧洲可能将经历“去工业化”的风险。
德克罗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事实上,很多欧洲企业已经被迫停产。
据欧洲金属贸易协会称,欧洲的铝产量已经减少30%。
在荷兰,世界上最大的锌生产商新星正在暂停生产。
在德国,最大的纸品制造商之一Hakle宣布陷入破产状态。
停产不是办法,欧洲企业要想活下去,只好将业务向外转移。
这恰恰是美国“收割欧洲”的阳谋——
借俄乌冲突、欧盟遭殃之际,吸引外迁的欧洲企业,坐收渔翁之利。
比如,拜登签署总价值为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宁愿违反WTO规则,也要以廉价能源和低税收吸引德国公司。
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美国确实是欧洲企业的最佳迁移目的地之一。
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仅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
总部设在卢森堡的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今年4月已在得克萨斯州投资了一家生产热压块铁的工厂。
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的氨和氮产品制造商OCI NV在今年9月宣布,该公司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扩建一座氨气工厂。
不过,美国自身制造业就“空心化”,亦面临供应链不畅、缺少劳动力等问题。
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也是吸引欧洲企业投资的地方。
实际上,欧洲企业转移业务,部分将面临选择美国还是选择中国的问题。
中国最大的优势,已不是低成本的劳动力,而是完善的产业链与庞大的市场。
很多情况,这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比如,最近,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约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与中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线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主要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
双方合作
大众这次投资的行业背景是,中国是大众最大的市场,每年约40%的大众汽车交付至中国。
然而,大众也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压力,2021年遭遇了销售额下滑的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大众车型在数字化方面的不足。
大众之所以要与地平线合作,就是要嵌入中国汽车产业链,以守住市场份额。
大众的选择,也是很多外企的选择。
这恰恰是想收割欧洲的美国,不愿看到的。
今年5月中旬,美国财长耶伦在布鲁塞尔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策动欧盟与美国合作,与中国进一步“脱钩”。
本月1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出席一场会议时明确表示反对“脱钩”,强调“脱钩将是完全错误的道路”。
2022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在华投资约为1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资本是最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