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凤凰网财经邀请薇娅做客《封面》。节目中,主持人问了一个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直播,到底赚了多少钱?
当时的薇娅,刚刚被评为年度中国最TOP 带货主播,事业上又得到了国家的特别支持,整个人春风满面。
面对各种问题,她都游刃有余,侃侃而谈,在和主持人打了几个来回的太极后,她留下一句话:
“赚钱,但是每一笔都是正常的收入。”
最终,薇娅还是没透露一个具体的数字。
然而时隔一年后,这个秘密还是被公开了。《2021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名单上,薇娅和她老公的名字赫然在列。
她们以90亿的身价位居第490位,与其平起平坐的,是奋斗了30多年的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
不得不说,能够跻身500强,带货一姐薇娅的“吸金”能力还是相当惊人的。
但如果关注过老干妈的过去,会发现这似乎也不应该是辣酱一姐陶华碧该待的位置。
要知道,在2019年的榜单中陶华碧位列第268,那时薇娅才刚在直播带货领域中崭露头角。
2020年的位次虽有倒退,不过好歹还是稳在了350位。
直到2021年,财富重新被洗牌,陶华碧竟落了这么多,差点跌出榜单。
如此,不免让人有些怀疑:老干妈是不是卖不动了?
前段时间,网上突然传言老干妈部分产品要涨价,引发众人猜测。
低价,一直是老干妈的优势。市面上比它贵的,性价比没它高;比它便宜的,质量没它好,所以这些年来,老干妈轻易不调价。
不过,在一份网络流传的署名为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调价公函”中,对此这样解释:
因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费等每年都成上涨之势,不断上升的成本已经对公司的部分产品生产及备货造成了严重影响,经多方面慎重考虑,现公司决定从2022年3月1日起,确定对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进行重新调整。
我查了一下,生产辣椒酱所用到的辣椒、大葱等原材料的批发价确实处在高位,涨价看起来无可厚非。
但经销商们似乎并不这样认为。
“涨价的原因我们估计并不是成本上涨,主要还是销售压力的问题”。
不少人表示,自己现在卖的都是年前拿的货,并且在当地市场走得并不好。
《财经天下》也调查发现,老干妈生产日期几乎没有2022年的,大多是2021年10月左右生产,更早的甚至能到去年的6月份,相比14个月的保质期,只剩5个月期限。
到底还有多少货压在手里,或许只有陶华碧自己知道。
而另一方面,老干妈长盛不衰的口碑也开始出现危机。
3月31日,有媒体报道杭州的孙女士在食用老干妈时,竟然在瓶子里发现了一只完整的蟑螂!
尽管后来客服回应称,老干妈产品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切碎等处理,按常识不可能还有这么大的异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干妈确实在近些年来频频收到食品安全投诉。
比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就可以看到不少留言。
在这些消费者的描述中,有过期仍在售卖的、有吃出小木块、小石块、铁圈圈的,甚至还有玻璃渣等,不胜枚举。
还记得2018年,老干妈遭遇口碑和销量的双重下跌。那时陶华碧力挽狂澜,第二年就实现了销售额暴涨14.43%。
如今面对同样的问题,所有人都期待着,她能不能再度扭转乾坤?因为没人愿意让一个营收破50亿,纳税6.36亿,间接带动800万人就业的大型企业就此消亡。
但是,陶华碧已经75岁了。
与她同时代的一批企业家都已离开权力中心,就连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在去年年末将40岁的女儿宗馥莉送上二把手的位置。
陶华碧并非没有继承人,且还有两个。
大儿子李贵山早年就是老干妈的第一任总经理,后来涉足投资,在商海也浮浮沉沉了近20年;小儿子李妙行更是从2008年起就在老干妈内部历练。
那么,如此高龄的陶华碧为啥还不放权?
01
现年75岁的陶华碧早就应该去享受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了。 她酷爱打麻将,按道理说,她每天需要操心的,应该是坐着“贵AA8888”限量版劳斯莱斯,还是奔驰去打“捉鸡”。
但从1994年创立老干妈开始,陶华碧就一直未完全离开过前线。
这个从没上过学且大字不识的女人,用了一年时间,就让“老干妈辣椒酱”风靡贵州,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让公司发展到1200多人,产值近3亿元,缴税4315万元。
在2014年,拥有传奇创业史的陶华碧终于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
老干妈日销量130万瓶,年销量突破40亿元,以160.59亿元的品牌价值登上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名列第151位。
她曾说过:“ 没有家族企业,企业是赚不到钱的,不是一家人,就容易产生二心,要同一条心才能把企业做大。”而“老干妈”未来必然要交给自己的孩子。
这一刻,操劳大半辈子的的陶华碧,第一次萌生了退意。
但交给谁,是个问题。
大儿子李贵山从小就很有抱负。父亲去世的早,他不忍心母亲一人承担家庭重担,高中一毕业就入伍参军。转业后,直接进入地质工程队工作。
后来,陶华碧的辣椒酱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就索性辞了“铁饭碗”,成了母亲的得力助手,兼任老干妈辣椒酱帝国的第一任总经理。
陶华碧没上过学,看不懂各种文件和财务报表,甚至需要签字的时候,也只能在文件右上角画个圈,大儿子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把文件念给她听,还教她签字。
这样踏实肯干的大儿子着实让人放心,于是在2000年,李贵山就已经接手了老干妈49%的股权。
不过,别看陶华碧没什么文化,却是个认死理的人。比如,为了保证做出的辣椒酱味道更好,她坚持不喝茶、不喝饮料,仅仅是为了保持灵敏的味觉和嗅觉。
再比如,为了打击冒牌的“老干妈”,她不惜拨款数百万,成立了贵州民营企业第一支打假队,打过的最长的一次官司是从 1998 年持续到了 2001 年,堪称马拉松诉讼。
拿下49%股权的大儿子,要是本本分分的按照母亲陶华碧的经营思路来,继承老干妈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他偏偏有自己的野心和打算。
陶华碧对资本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李贵山就和母亲反着来玩起了资本。他先后共参股过 14 家企业,认缴金额超 2 亿元,投资足迹从云贵高原走向华东地区。
既然如此,陶华碧只能开始把目光投到二儿子李妙行身上。
和早些年为老干妈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哥相比,李妙行多少有点默默无闻,但他很懂得听妈妈的话。
陶华碧甚至毫不避讳地在采访中表达对二儿子的青睐:
“对于接班人选,首先要技术好,其次要吃得苦,再次要受得难,最后要有孝心,而李妙行在创新和质量方面都很巴适很有实干精神,所以会把企业交给他。”
2012年,李妙行拿下老干妈50%的股权。
在经过两年的观察后,陶华碧彻底放心,将最后1%的股份和老干妈的管理权一并都给了二儿子。
于巅峰处归隐,本以为功成身退就可以肆意开豪车、打麻将的陶华碧,没想到还没快活几年,就不得不再次出来工作。
因为她发现,两个好大儿,真是个顶个的不让人省心。
02
2015年,正式成为老干妈掌门人的李妙行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搞改革。
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原料,提升利润率,将贵州辣椒换成了更加便宜的河南辣椒。
老干妈的灵魂就在于辣椒。过去,陶华碧坚持用贵州辣椒,因为贵州辣椒含水量更多,口味更为刺激。
她向来是个认死理的人,连工厂也只在贵州开。很多人建议她把工厂开到其他省份,但都遭到拒绝,她怕工厂开到其他地方,老干妈的质量与口味会受影响。
曾经还有供货商说:“卖给陶华碧的辣椒不敢选次的,否则以后就都别想做她的生意了。”
但李妙行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直接烧到了自家商品的口味和多年积累的口碑。
配方一改,不少消费者都尝出了差别,纷纷抱怨“味道不如从前”,甚至有贵州本地人说,“老干妈原材料以次充好,靠大量使用味精来提味。”
此后,一向低调的老干妈成了新闻版面的常客。
2017年,老干妈被爆商业机密遭泄露。有人发现,贵阳市本地超市里的一款豆豉酱口感与老干妈极为相似。经过调查得知,原是一位离职的质量技术员把秘方泄露给了别的食品厂。
这无异于自废武功,导致公司直接损失了1000多万。
不久,老干妈又因为油烟污染问题被群众举报,3 天共计被举报 19 次,甚至还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批评。
2019年,两场大火再次烧没了老干妈近1亿的损失,一次因厂区辣椒废弃物出现燃烧,一次因高温天气引发仓库顶棚自燃。
总而言之,屡屡出现的问题都直指向李妙行的管理疏忽。而这些疏漏,也直接反映在了真实的数据上,2017 年到 2018 年,老干妈的销量连续两年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72岁的陶华碧不得不提前结束退休生活,重返一线,当起了“救火”队长,而第一件事,就是换回贵州辣椒。
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她都亲自检查、监督,不放过任何细节,甚至为了证明老干妈的品质,还在网上公开了生产车间以及生产细节。
比如,辣酱用的什么油,用了多少;再比如,每罐老干妈都用了什么配料,生产车间又是如何装罐,事无巨细。
她希望消费者能重新吃到老干妈熟悉的味道,而她所做的这些事也确实为老干妈挽回了一些口碑和好评。
同年,老干妈完成销售收入50.23亿元,同比增长14.43%,再创历史新高。
贵州大学讲师熊昉曾在做记者时多次采访过陶华碧,他说,陶华碧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管理方式,可以叫作干妈式管理。
从最初 200 人的小厂到现在2000多人的企业,老干妈一直对所有员工包吃包住;公司几千名员工,她可以叫出60%的人名,还记住了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结婚时,她都必定亲自到场,以至于公司的员工都直接亲切的叫她“老干妈”。
正是这种对员工的感情投资,陶华碧收获了整个企业上下一心的强大凝聚力。
这种管理方式太具鲜明的个人特色,她的儿子学不了,更学不会。
所以,老干妈离不开陶华碧。
只是没想到,当这一边二儿子出师不利,陶华碧忙着救火之时,另一边的大儿子竟然也是状况百出。
03
2012年底,陶华碧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分享过教子之道,她说:
“我教育儿子,就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经商。千万千万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贷款,这四样要保证,保证子子孙孙做下去。”
为此,她还专门给公司立下“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的四不原则。
贵阳市政府曾动员老干妈多贷款融资,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有官员无奈的表示:“和她谈融资的事情比引进外资还要难,她心里拿不准的事谁也说不动。”
而向来与母亲经营理念不合的大儿子李贵山,也就是在这时,与老干妈分道扬镳,开始彻底拥抱资本市场。
彼时,正值昆明开展浩浩荡荡的“造城运动”。
这场运动始于2008年,由以“铁腕”和“三级跳”闻名的仇和主导,声称计划在5年内将昆明市336个城中村全部改造。不久之后,政府又把改造城中村数量从336个再扩展到382个。
雷军说过一句流传深远的话: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迫不及待要起飞的李贵山,自然毫不犹豫的想从这场运动中捞一桶金,转头就在昆明成立了一家贵山天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股2940万元人民币,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其实早在2004年,李贵山便开始涉足投资,在酒店、房地产、医药、证券等行业疯狂“撒钱”,昆明市投资开发的昆明锦泰大酒店就是他与这座城市结缘的起点。
或许正是这些浅试让他尝到了资本的甜头,才使他坚定走这条路,只不过在深度参与资本游戏之后,这些浅试竟成了他为数不多的成功投资案例之一。
2013年,公司以4.21亿元的价格,拿下了位于盘龙区金辰街道办事处的一处面积为62296.01平方米的地块,欲打造一个名为“云润天阳”的项目。这里毗邻昆明世博园,交通十分便利,前景十分可期。
但是到了2015年,本应承诺交房的日子迟迟未有动静,在6次延期交房后,云润天阳项目开发商以施工方未能保证施工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工程尾款,从而被施工方起诉。
自此,双方一直处于官司中,导致楼盘无法完成验收,业主也无法入住。
2018年,李贵山索性成了“滚刀肉”,开始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公布公司财报,又过了两年,一场雄心勃勃的“首秀”最终以“烂尾楼”潦草收场。
昆明房产投资成了李贵山财富史上的一笔“烂账”,徒留楼盘业主满腹狐疑。
有网友戏称:“老干妈的儿子,不愁破产”。
极力想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大儿子,最后还是不得不靠老母亲来擦屁股。
2021年,极少在媒体露面的陶华碧接受了新华财经的专访。
采访中,她首次回应了闹得沸沸扬扬的昆明“烂尾楼”事件,她说这是李贵山的个人行为,与老干妈企业没有关系。
在资本市场里走了几遭,李贵山不仅没能把投进去的钱赚回来,还极有可能在母亲的心里留下了“败家”的坏印象。
事实证明,听妈妈的话吧,周杰伦的歌真的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尾声
如今再看陶华碧,她不是不想退,而是不能退、不敢退。
2014年,她试着浅退了一下,结果老干妈在儿子手里差点砸了招牌。
尽管在她的力挽狂澜之下,老干妈业绩实现了回升,但她缺席的那几年,还是错失了很多良机。
回归后的陶华碧,面对的不再是老干妈在行业里独占鳌头的局面,虎邦、饭爷、佐大狮等多个新品牌应运而生,都对口味单一的老干妈形成威胁。
辣酱本就是一块大蛋糕。明星、普通创业者、跨界巨头……几乎所有人都想从准入门槛不高、市场空间广阔的辣酱行业分一杯羹。
人人都想做出第二个“老干妈”,成为第二个“陶华碧 ”。为了守住这一方基业,耄耋之年的老人,仍在疲于周旋。
看得出,近几年,老干妈一直在寻求突破。
2018年10月,老干妈踏足时尚圈,和《男人装》联名。
同年12月,又推出了老干妈牌口红。
2019年8月,不甘寂寞的老干妈继续搞活,拍了一部沙雕广告。
接着,发布了自己品牌的卫衣。
2020年2月14日情人节,老干妈还玩起了“1314瓶限量款”的小游戏,土味情话印满瓶盖。
老干妈似乎一直试图引起年轻人注意,但这些招数效果好不好且不说,杀伤力反正是极大且极废脚趾,动不动就能让人尴尬的在地上扣出个一室两厅。
这就好像在一个错误的方向卯足了劲,结果越跑越偏。
消费者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或许,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的老干妈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除此之外,如何打理好自家生意,让老干妈尽量“摆脱”陶华碧的影子,同时不在其他事上给“老干妈”拖后腿,作为继承者的两个儿子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