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不卖票 那些现场观众都是什么人?

图像加注文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般北京市民不能买票观看冬季奥运赛事。

东京奥运和北京冬季奥运都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举行,但北京冬奥主办方,仍然找到方法,让一些观众进入比赛场地观赏比赛,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赛道上运动员在雪地上高速滑过,往往靠着赛道最边缘的位置转弯,就是为了以最快的时间完成项目,为自己的国家争光。

他们滑过的时候,赛道旁边坐着一些观众,包括两名拿着中国国旗的大学生。每当有中国运动员比赛时,她们就会兴奋地打气,但除了中国运动员,她们也会为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打气。

她们其中一个跟我说,她对滑雪一无所知,她们到场观看赛事“只是为运动员打气,感受现场气氛,这不错”。

除了这些大学生,她们后方还有数名国企员工坐在一起。其中一名年青女士高兴地挥舞着一支印有奥运吉祥物的旗帜。

她跟我说,他们全都是同事。“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来这里,而其他大部份人都错失了这个机会。在这里真好。”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东京奥运和北京冬季奥运都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举行。


非一般观众

这些人都是少数获邀的幸运儿,这个簇新的体育馆中,部份位置就是留给他们观赛。

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冬奥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在一个闭环里,不会跟外界有接触。而为了保持这个闭环,主办方费心地把这个场馆分为不同部份,让双方不会有任何接触。

被选为这些奥运赛事的观众,大都是来自共产党组织、国企或学生团体的成员,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官员、赞助商的职员和小部份外国使节。他们乘坐大巴到比赛场地,而且需要遵守某些规定。

冬奥主办方的想法是,相比起一般公众,这些人大多会愿意遵守这些规定。这就能让冬奥比赛场地仍然有一点现场观众,同时又不使新冠病毒在追求“清零”的中国扩散。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此外,比赛场地还有一个特殊群组,也就是外媒。

主办方容许外国媒体驻北京的记者进入赛事场地,安排与其他观众差不多,我是其中一员。

我们在进入场馆前96小时和24小时,要先后做两次新冠病毒检测。规则同时订明,离开后3天和一星期后,也要进行检测。而在场馆期间,需要戴上N95口罩。

现场观众必须完成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包括第三针,也就是加强剂。

前往比赛场地时,一些脸上挂着微笑的志愿者会为我们指路,进入场馆的大门经过特别安排,只会通往我们获准停留的区域。

在中国买东西的时候,不会有人使用现金,而是利用微信支付等方式付款。但在奥运场馆内,不少店子却不接受微信支付,我想这大槪与赞助商有关。

我想买喝的,店员却问我:“你有Visa卡吗?”我回道:“嗯,没有。”

另一个选项是付现金,但感觉怪怪的,我已经记不得上一次在中国用现金买东西是什么时候。

问题是,他们没有零钱找赎。

还好,店员愿意以他的Visa卡为我付款,然后我从自己的微信支付帐号给他转钱,问题终于解决。



为每个运动员“加油”

比赛场馆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流线型的设计,灯光也不断地闪烁着,从里边看来是新簇簇的。

主办方甚至给我们送一对即弃的太阳镜,如果我们觉得冰面上反射的光太刺眼,就可以戴上。

各种限制现场观赛的措施,令场馆内只有少于一半座位有观众坐着,气氛十分友善,不像平时一样有竞争的感觉,他们会为所有运动员打气。

我两天后再到场观看花样滑冰项目,现场气氛也是差不多,每当有运动员跌倒,观众席上就会传来“加油”的呼声。

观众最卖力打气的目标不是中国运动员,而是日本花样滑冰好手羽手结弦。他出战冬奥前在中国已经有不少粉丝,这在一个日本运动员来说较为少见。

但竞速项目上,荷兰选手似乎不用现场观众打气,也能轻易打败所有对手。当荷兰选手准备踏上颁奖平台时,我看见一些竞速滑冰的新手指着他们,赞叹地点着头聊天。

这天晚上感觉不错,但看着四周空着的位置,总是希望这个场馆坐满人,为运动场上的选手打气。

在新冠疫情时代,这种半空的场馆是正常的,但冬奥是一个四年才出现一次的盛会。

跟去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一样,现场有一种接受现实的气氛,但大家仍然会想如果没有新冠肺炎,会是怎样的情况。

也许,北京在将来可以再办一次冬季奥运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