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之后 最红的东北人?北大李雪琴是谁呀?

一位叫“李雪琴”的女子在中国大陆互联网迅速蹿红,其貌不扬的她通过一系列短视频成功获得了网民关注,并通过与“流量小生”吴亦凡和篮球明星郭艾伦互动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了2019年第一位从亿万网民里脱颖而出的“女网红”。不过,她暂时还未“大红特红”,但她的走红或许能证明,中国人对“网红”的口味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李雪琴不是典型的东方美女,而她的短视频也称不上真的有趣。虽然她自称毕业于北京大学,但这些视频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从北大毕业的“精英”所创作出来的“杰作”。

在那则让她红起来的短视频里,李雪琴用带有东北口音的普通话说:“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看,这是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该视频成功引起了吴亦凡的注意,他回复李雪琴说:“李雪琴你好,我是吴亦凡。别管我在哪!你看这灯,多亮!”两人一来一往的对话带动了数以万计的流量,就在这一晚,李雪琴的短视频账号“增粉”120万。

置身事外的人很难明白为什么这类对话能让年轻人如此“疯狂”。李雪琴的走红看似毫无道理,但也反映出中国互联网的一种现象:“玩梗”。

“梗”最初是“哏”的误写,意思是好笑的桥段。梗是一个群体内部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有懂的人才知道其含义。梗所体现的是两类社会心理需求,一是游戏需求,二是社会归属需求。


在李雪琴的微博里不乏她的一些自拍照,但其真实身份依然成谜(图源:@怂包雪羊羊)

吴亦凡的回复让李雪琴一夜爆红,在“流量小生”的带动下,网民开始关注这位女网红(图源:VCG)

“玩梗”中的“玩”字体现了抛梗、接梗是一种游戏行为。上述对话,吴亦凡成功接过李雪琴的梗,使对话得以完整,证明“大家是自己人”,后者才有可能获得如此巨量的关注。“大众传播最好的一点是允许人们沉浸于主动的游戏之中,也就是说它让人快乐。”李雪琴的梗是英国学者威廉·史蒂文森(William Stephenson)笔下《游戏人与传播学》(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的一个成功范式。

人们沉浸在“玩梗”的快乐与满足中不自觉完成了梗的传播,并在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现实生活里积攒的压力也得到短暂释放。当一个“梗”蔚然成风后,如果跟不上“潮流”的节奏,个体可能会产生被群体抛弃的心理错觉。对常年沉浸于网络之中的人而言,为了保持社会归属感,个体会选择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李雪琴的短视频“毫无意义”,不过在“表达即传播”的今天,表达的本身是为了沟通,沟通的实质是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而构建社会认同和归属。李雪琴也许就是中国部分“普通人”的代表——他们的发言不具分量,却也普遍存在于网络之中。只不过,他们通常只有通过聚合,才能引起其他人的“关注”。

然而,在线上社交中,群体间并不存在森严边界,所以“梗”很容易突破群限,在群体间流动。李雪琴在部分年轻人心目中也许是个“网红”,但放眼整个互联网,她不过是网络中的冰山一角。关注李雪琴,也许是中国年轻人之间一场并无意义的接力狂欢。他们觉得“人间不值得”,当“丧”情绪间歇性地压倒努力信念时,他们需要的是亟待一爽的痛快发泄。

相较上一代人,年轻世代生活在物质极大丰裕的年代,而内心的匮乏感却愈发强烈。在一个依赖信息技术的日趋平滑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无意义”的短视频打通了不同群体的隔阂,使越来越多的梗走出小圈子,走进更多人的眼里——即便人们并不关心这些到底是什么“梗”,被逼接受这种幽默与狂欢。

全球化已是人类日常呼吸的空气,从特朗普的“表演”,到法国黄背心的“造反”,地球村里大小事务传至天下。然而,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依旧难以沟通;“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相互碰撞,但火花欠奉。

李雪琴是什么梗其实并不重要。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新梗出现得速度会越来越快。无论新梗旧梗,它们都是人类在网络上活跃时留下的痕迹,是在社会归属需求指导下的行为实践,每一个被人们广泛讨论的梗,都凝结着人类共同在网络上调侃玩梗的集体回忆。

这样看来,李雪琴好像又有点“意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