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赵昱
春节,线上红包满天飞,纸币却很落寞。
人们不禁会问,纸币用得少,印钞厂会不会没生意?
的确如此,全球最大的印钞厂将陷入危机。
今年年初,英国德拉鲁公司发布了盈利预警,这家为140家央行服务,承包了全球1/3钞票的印钞厂正在遭遇危机。
自新冠疫情以来,该公司就承受了巨大的运营压力,甚至在2019年,就曾对外发布过破产的警告。
但在中国,印钞公司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超强的生产力。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包揽人民币研发、设计和印制的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年营业收入能达到约255亿元人民币左右。
毫不夸张的说,中钞是世界上最大的印钞造币企业(并非只有印钞厂业务),不仅拥有极大规模的产业,还具备完整独立的产业链条。
除了印钞造币、油墨、钞票纸这些原材料生产的业务,中钞还涉及印钞造币专用设备的制造业务,是我国唯一具有“钞能力”的垄断企业。
不过,近几年来,中钞在经营上的压力也开始逐步显现。
央行制定印钞数量计划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各商业银行的需求;另一个是看回收状况,即需要销毁的残损人民币的数量。
从商业银行的需求来讲,他们并不太喜欢钞票。钞票的数量越多,储存钞票所花费的人力、运输、安保费用就越高,因此各个商业银行都在努力降低现金结算业务的交易量。
再加上近几年来支付宝、云闪付的兴起,现金几乎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商业银行对于现金的需求量就更少了。
从回收状况的角度来说,有磨损的人民币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只有当纸币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才需要进行销毁并印制同等面额的新钞票,如果纸币是完好无损的,则完全没有重新印制的必要。
显然,如今现金使用量降低,钞票的寿命被延长,需要印制的钞票也就大幅度减少了。
由此可见,在两大因素都不利的前提下,中钞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凸显。
既然钞票的业务不吃香了,中钞是不是该发展更加多元的业务线了呢?
其实,除了钞票的业务,中钞还拥有大量涉及防伪需求产品的业务,不过这些业务并不是中钞的拿手项目,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中钞面临着众多强敌。
德国的捷德公司是中钞在IC卡产业领域的强敌,它早在199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公交卡及社保卡产业上,占据了市场优势地位。
除此之外,澳洲政府还霸占了印制钞票的海外市场,以塑料制钞技术占据核心竞争优势的澳大利亚政府,包揽了20多个国家的印钞业务,成为了中钞拓展海外市场的头号劲敌。
虽然目前全球印钞厂的“内卷”情况严重,但在如今的印钞“江湖”上,这样的竞争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中钞能抓住这次机会,很有可能在行业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