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刺激的景点,为何美女扎堆,还让3亿人上瘾?


图源:视觉中国

寒冬腊月,除了做核酸,还有什么值得你在寒风中排队?

全网有半个朋友圈的答案是:去滑雪。

北京某雪场在试营业期间,排队上山的人就站出了二里地。



在滑雪场里,放眼望去,滑雪的人像下饺子一样,密密麻麻。

随着冬奥会的举办,今年最火的运动非滑雪莫属。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冰雪旅游相关景区同比增长57%。

北京什刹海户外冰场开放后,旅游热度迅速登上全国热门景区第二,仅次于因雪景走红的洛阳老君山。






打开短视频,汉服滑雪、御剑飞行、天才滑雪萌娃等各种滑雪视频,霸屏网络,滑雪话题视频有147.9亿次播放。



在微博上,关于滑雪的热搜,每个月都有六七条。






天才滑雪少女谷爱凌,直接火出圈,一年代言收入超亿元,干翻很多一线明星。

毫无疑问,印象中只属于东北人和有钱人的滑雪运动,正走下“神坛”,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一张雪地比基尼,售价几万元




滑雪能够爆火,网红们是绝对的功臣。

过去,能够为滑雪运动代言的,不是商界大佬就是明星。

坊间传言,高瓴投资蔚来就是张磊和李斌滑雪时敲定的。

雷军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 ,是他在滑雪时对互联网产生的新认知。

“天王嫂”昆凌就是滑雪爱好者,和周董的蜜月之旅都不忘安排滑雪行程。







梁朝伟和刘嘉玲夫妻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准时到雪场打卡。






杜江、霍思燕一家把滑雪作为每年的跨年项目。






滑雪=身份的潜意识,让网红名媛汇集此处,想要跟上这波流量快车。

但也正因为网红的内卷,让滑雪变得更接地气。

前阵子津津乐道的名媛生产流水线,其中一门必修课就是拍张活灵活现的滑雪照。






但随着名媛圈越来越难混,网红们开始放弃“茶媛”、“佛媛”这种低级操作,卷王都在扎堆“雪媛”。







想要靠滑雪出圈,羽绒服、保暖裤,包成粽子的都弱爆了。

网红们上身维密内衣、下身滑雪服,手扶滑雪板,头戴巨大的护目镜,在零下30度的低温中凹造型。






更有甚者,直接超短裙,跪在香奈儿包包旁边,和背后的澳洲大雪形成强反差。






他们到底有多拼?

在网红最爱的长白山不远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的口罩因为呼气吸气,已经结冰被冻硬了。







刀哥采访到一个小红书网红,她表示,谁都不傻,一张比基尼雪地照,最高可以卖到3万元。

但也正因为这些最抗冻的人,让本来以男性为主的滑雪运动迅速“出圈”。

在小红书上,滑雪相关笔记多达48万+,在天猫上,女性滑雪装备也成为热搜关键词。






除了这些“玩命”的网红,还有很多运动网红,更是把滑雪玩出花样。

运动网红小美穿着汉服滑雪,披着红色斗篷,在雪道上迅速划过,宛若御剑飞行,直接登上了央视新闻。






有不少人看过她的汉服滑雪视频,表示入坑了滑雪。






95后女孩沈衍穿仙鹤刺绣‍汉服滑雪的视频,还火到了国外,称她创造了一种新的武术派系:冰雪功夫。






有个女生靠着在滑冰的间隙来一段中文词汇教学,在TikTok的播放量达到120万。




滑雪还感召着“人类幼崽”们,在山东淄博,年仅4岁的萌娃多多穿上严实的防护装备,单板换刃、变向这些技巧都不在话下。






前段时间,还有个11个月大的萌娃滑雪视频火了,不到2岁不会走却已经会滑雪,让网友直呼自己还不如孩子。





在网红们的示范作用下,很多网友也纷纷把体验一把滑雪提上日程。

滑雪,逐渐成为一项网红运动。





5000块钱刺激3分钟,越贵越上瘾




打开朋友圈,发现好像全世界都在滑雪。





但朋友圈里“人均滑雪自由”的图片,背后都是在烧钱。

入了滑雪的坑,要做好花钱如流水的准备,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根据消费和目的不同,滑雪圈有自己的鄙视链。


1.低段位:体验式玩家,花费千元

滑雪之所以越来越流行,很大原因是价格被打下来了。

打开旅游APP,滑雪门票均价不过两三百,没雪具还可以租,花几百块即可入圈。





几百块钱就能体验大佬们最爱的运动,因此滑雪成了很多人节假日的好去处。

但很多去滑过雪的人会发现,滑一次雪,远远不是几百块钱就能搞定的。

首先,滑雪场一般建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往返一次的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很多人早上8点就排队上山,所以很多时候还要住宿,很多滑雪场的酒店价格都相当贵,动辄千元起。



如果是新手小白,没有教练带着,绝对会成为摔跤之旅。

很多雪场还不允许朋友互教,在闲鱼上找教练,一般都是700/3小时。在雪场现找,差不多也要1000元左右。

滑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得“出片”。

拍照需求下, 滑雪摄影师也很火,按小时结算价格在200元—800元,按天结算价格在1000元—3200元。

刀哥卧底一个北京滑雪群了解到,小白滑一次雪的费用,包括往返路费、一天住宿、私教、雪票和雪具租赁,大约是5000元。


2.中段位:业余爱好者,花费万元

除了只是想体验一次滑雪的小白玩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业余爱好者。

对于他们而言,滑雪必须有两身装备,一个资深玩家透露,雪服便宜的不低于一千,安全性能好点的头盔也小一千,护具600多,速干衣两三百。

而滑雪工具的选择,根据店铺统计,1000到2000元是更多人的选择。



如果想要“平价”一点,一套包括滑雪服、滑雪板、滑雪仗、滑雪鞋在内的初级装备,花费在3000元-10000元之间。

这些会滑雪的人,装备要氪金,场地更重要。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滑雪相关企业共有近6700家,但75%的滑雪场雪道面积不超过5公顷,很多小场地会像下饺子一样,人挤人根本没法放开了滑。





因此滑雪爱好者,会去一些专业的滑雪场,甚至有人会跨越半个中国,跑到全国各地雪场打卡。


3.高段位:资深发烧友,万元打底

越是滑雪圈的高端玩家们,对滑雪越是上瘾。

他们对技术、场地、装备要求更高,如果是限量版装备的爱好者,花费就更高了。

国际知名滑雪品牌Burton的滑雪服AK457,像限量球鞋一样,被炒成了雪圈“理财产品”。



更别提现在很多奢侈品牌也加码滑雪产业,2018年Chanel开辟“Coco Neige”滑雪系列;Doir的单板67000元;LV一块滑雪板就4万块钱,是普通专业滑雪品牌的10倍。



在会滑雪的圈子里,鄙视链的顶端永远是技术。



要想考个证,仅1级教练认证费用是5天7200元,算上交通和住宿,一个证万元起步。

滑雪,绝对算是“掏空”年轻人的奢侈游戏。





想跨过滑雪的高门槛,并没那么简单




国内“滑雪热”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那一年,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滑雪场和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317%和41%。

虽然滑雪运动如火如荼,但《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人均滑雪次数仅1.6次,转化率才不到1%,对比国外转化率能达5%仍然有很大差距。

这种原因仅仅是因为价格门槛高吗?

事实并非如此,Mob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滑雪者主要为一二线城市的男性中高收入群体,人群年龄集中在25-34岁,月收入集中在10K以上。

尤其是消费升级下,年轻人追求个性,价格对于他们并不十分敏感。

滑雪没法流行的根本原因是:技术门槛太高。

在滑雪圈流行一句话:滑雪小白和大神之间,隔着一个骨科医院。

滑雪起源于阿尔卑斯,本身就是一种极限运动,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近两年,在短视频平台上,和帅气滑雪视频一样火的,就是滑雪翻车现场。


从坐缆车开始,滑雪的难度大锤就已经砸向了跃跃欲试的人。

很多脚被滑雪板束缚的人,还没适应露天缆车的恐惧,就被缆车连滚带爬的推了下来。



有人掌握不好方向,直接从别人裤裆下钻过去了。





在雪场上,很多失去制动的新手化成自带追踪的窜天猴,直奔前人的菊花,菊花残,满地伤,在雪场上,从来不是一句笑话。



有些刚在初级道上学会刹车,就妄想挑战高级道,最后只能用“脸刹”的方式走下去。


因此,今年比滑雪更火的,是滑雪的保护神——小乌龟。



就像撞车的总是老司机,在雪场上受伤最重的,往往是王者。

在他们眼里,坡度越高越刺激,难度越大越有挑战性,但往往等待他们的就是医院。





因此滑雪留下的遗憾,比陈奕迅歌里唱的还多。

即使是“从小滑雪的东北人”也有人因此滑雪腿上有了钢钉,有人从此对雪有阴影,甚至有人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肾。

就连很多资深明星玩家,在滑雪的赛道上,也难保全身而退。

郑钧在30岁,独自去滑雪后摔断鼻梁骨;一登山万科股价就跌的王石,在60岁开始挑战单板后摔断两根肋骨;“F1车神”之称的迈克尔·舒马赫因为滑雪事故昏迷5年之久。





跟风火起来的滑雪,在这种硬核门槛下,即使明星网红各种推荐,粉丝再盲目追随,也很难彻底变成全民运动。

毕竟,在滑雪场上,任何人都没有免摔金牌。

滑雪的诗与远方,还得用苟且来支撑:苟着拍张照,且滑且珍惜。


参考资料:



略大参考.《滑雪,年轻人的奢交货币》

Vista看天下.《朋友圈为它排队二里地,还爽得不行》

B头4.《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咪咕阅读.《万万没想到,今年冬天最「凡尔赛」的炫富方式竟然是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