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奢侈品”,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是blingbling的华丽橱窗?
图源:www.hermes.com
是大排长龙的顾客?
图源:fashionnetwork
还是无论怎么配货都等不来的包包?
图源:Guy Bell/Rex
但是,你敢相信吗?这些外表华丽的商品最后的归宿可不一定是精致的衣帽间,而是……销毁垃圾的“火葬场”!
示意图,仅供参考
图源:tylershield
没错!这些站在金字塔顶尖、以LV、Chanel、Dior 、Hermès等为代表的奢侈品牌们素来是不屑与“秒杀、满减”为伍,当面临棘手的滞销库存时,这些大牌们宁愿付之一炬,也不愿打折“贱卖”。
Burberry在2018年一共烧掉了价值2860万英镑(约合2.56亿元人民币)的滞销商品,包括手袋、配饰等皮革制品,以及时装、香水、美妆产品等。
图源:SPENCER PLATT/AFP
因此,在某些垃圾处理场,时常能出现这样的魔幻场面:一卡车又一卡车的奢牌香水、化妆品、服饰被送往这里销毁,这些曾被放置在光鲜商场里的奢侈商品顷刻间成为了被抛弃的垃圾,化作灰烬……
怎么样?是不是光想想就觉得可惜?当然,有这么一批香奈儿员工也和大家一样,面对“即将被销毁”的滞销商品,他们心痛到无法呼吸,因此便动起了歪脑筋,试图“解救”这些即将走向火葬场的美丽商品。
当然,顺便也捞了不少油水……
香奈儿员工遭天价索赔
近日,法国《巴黎人》报道了这样一起案件:七名香奈儿员工因私自转售“滞销商品”正面临高达300万欧元的天价索赔。
图源:orkypia.fr
300万欧元?也就是平均下来每人要赔偿40多万欧元?这也太惨了吧!他们到底是犯了啥罪啊?
事情是这样滴:
从2011年至2014年间,在法国 Limay(利迈,法兰西岛大区伊夫林省的一个市镇),有一家叫Sarp Industries的废品回收站一直在承担香奈儿滞销商品的处理业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大批香奈儿商品被装进卡车,从位于Oise(奥赛,法兰西岛大区省份)的服装厂运往这里销毁。
掌握着“内部信息”的几位香奈儿员工在打通渠道后纷纷坐不住了,他们将部分被送往废品回收站销毁的商品给半道拦截、“拯救”了出来。
经过一番清洗和整理后,这些差一点被销毁的商品便又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被变成了“宝贝”,被秘密低价转卖了出去……
图源:chanel.com
想必这些员工当时都在心里打着这样的算盘:反正这些商品也要变成垃圾,不如被我们弄走“变废为宝”,这样既减少了浪费,还让顾客得到了优惠,还能为自己多添一笔收入,实在是三全其美啊!
但是,事情败露后,这样的“绝妙计划”很快就遭到了法律的重锤!
这些员工不仅将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被抓去吃牢饭……据悉,涉案的一名卡车司机就在开庭前被拘留了八个月,并被判处了两年徒刑(后又减刑),他的老婆(同谋&香奈儿前雇员)被判处一年徒刑,缓期执行。
要知道,这四年中,这对夫妻“勤勤恳恳”倒卖待销毁商品也就“才”赚了10多万欧元,如今面对天价罚款和高额的律师费,是要倾家荡产的节奏啊……
总之,被告直到今天也不认为自己“拦截待销毁垃圾”的行为属于偷盗,向法院提出了上诉。香奈儿方面也向法院提交了上诉,要求被告方执行300万欧元赔偿。
本案件将于今年11月再次审理,也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大概率还是香奈儿胜诉吧)
不知道各位对这种“火场救商品,低价卖大牌”的行为如何评价。总之,近几年来,这种奢牌以“销毁”的方式处理滞销库存的方法是饱受争议……
奢侈品清理库存全靠销毁?
多年来,奢侈品牌靠“销毁”来清理库存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图源:www.fool.com
据悉,像法国LVMH和Kering这样的顶级奢侈品大集团每年都要产生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库存,在这些库存中,能被重新利用的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摆脱不了被销毁的命运。
瑞士的Richemont历峰集团大家听说过吗?(没错,就是那个旗下集合了卡地亚、梵克雅宝、江诗丹顿、万宝龙等一系列奢牌的珠宝钟表集团)据《卫报》报道,在2016至2018年期间,历峰集团至少销毁了价值5亿欧元的钟表。从几千英镑到上万英镑的表,只要卖不出,就是一个字——拆!
图源:lesechos
前文提到过的Burberry更是因为“焚烧库存商品”差点遇上“危机公关”。
“一年烧掉了价值2860万英镑滞销商品”的消息一经曝出,立刻在网上引来了骂声一片: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病态的社会,一切都与钱有关。
我一点都不觉得震惊,对于Burberry和其他品牌在烧毁库存,但我感到恶心。因为浪费和污染就只是为了保持这些品牌所依赖的“人为稀缺感”。
作为奢侈品和时尚大国,法国更是做过这样一则统计:法国每年大约要销毁10000至20000吨纺织品,相当于两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说来就是这么残酷,时尚就是充斥着“剩饭剩菜”的行业。无论一个品牌多么酷炫,多么受欢迎,在销售季度结束时,都会有一些款式卖得不如其他款式,这些商品因此不得不变成库存,再变成“垃圾”……
宁放火,不打折
但是,街上的流浪汉衣不蔽体,奢侈品牌却纷纷在垃圾场焚烧价值上亿、从未被使用过的货品……
这不就是历史课本里经典的“密西西比河倒牛奶”嘛?
1929年经济大萧条重创美国农业,为了抗议奶价太低,奶农们纷纷将“过剩”的牛奶倒入河中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肯定捶胸顿足,这些牛奶难道就不能捐给喝不起牛奶的穷人吗?白白倒了多浪费啊!
但是,要知道,“捐牛奶”也是要成本的:储存、运输、分配,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高昂的人力和物力来完成:牛奶捐给谁?谁来登记分发?如何运输保鲜?分发现场如何维持秩序?万一有人喝坏了肚子是否要赔偿……
在“大萧条”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因此,“直接销毁”反倒成了奶农们最实惠、且风险最低的处理方式。
而奢侈品的库存清理逻辑也是如此。当然,一方面销毁库存能维持品牌形象,制造奢侈品的“稀缺性”,保护奢侈品牌的知识产权,但最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省钱省力。
图源:beautywords
况且,当昂贵的奢侈品被送进“火葬场”时,它们的“价格”便统统变成了过往的符号,剩下的只是与价格并不匹配的价值: 例如一款Gucci的皮包,放在橱窗里是1000欧,焚烧时就只是一堆成本50欧元的材料。
这样的损失,对于销售额咋舌的奢侈品牌而言,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可若是捐给非洲,却可能造成当地的服装业工人失业……(有品牌曾尝试过捐赠)
当然,“销毁库存”或许是各大奢牌最实用的解决方案,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销毁也并不是奢侈品牌解决库存的最优解。
2019年,作为“时尚领头羊”的法国正式通过“反浪费”法案,禁止商家销毁未出售的非食品类商品,其中就包括了化妆品和奢侈品。
据悉,该项法律将于2021-2023年正式颁布,违反规定的个人和企业将分别面临3000欧元(约合23358元人民币)和15000欧元的罚款。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奢侈品牌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其他方法来取代“销毁”。因此,回过头再看“香奈儿员工倒卖案”,或许11月的宣判将成为法国新“反浪费法”颁布后的标志性转折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