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俄日缓和现曙光 中国能否借此打破东北亚困局?

近日,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对日释出强烈和解信号。不仅公开宣布在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设立免税特区,鼓励包括日资在内的外国资本进驻投资,还对俄日之间能够就北方四岛问题签署和平协议寄予了殷切希望。

考虑到近年来俄日双方围绕北方四岛问题持续出现的对峙僵持局面,普京这一表态背后所折射出地缘战略意味颇为耐人寻味。其中固然有莫斯科方面引入新的东方力量以平衡中国在远东“不对称”影响力的考量,但中国同样可以从俄日缓和中获得重要地缘收益——即破局中国-东北亚经济合作圈,为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战略目标补上最后一环。

在中国于2015年3月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规划了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及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孟中印缅走廊由于中印关系紧张而效果不彰之外,其他五大走廊的建设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

其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虽然涉及到广义上的东北亚地区,但其两条路线都是通往西北方向的,而不是东北方向,仍然没有覆盖东北亚中心区域。由是观之,东北亚并未纳入中国的欧亚大战略视野之中。

东北亚之所以受到北京方面“善意忽略”的待遇,除朝核问题这一持续经年的“安全黑洞”之外,日本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受日美同盟机制的束缚,以及国内政坛日益右倾化的影响,东京方面近年来都在相当程度上充当了华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升级版“印太战略”的先锋棋子角色。

因此,中日关系、韩日关系与俄日关系——这三对关乎东北亚地缘安全的核心双边关系在此一时期(2015-2019)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行乃至恶化。中日关系自不待言,双边关系一度滑落到两国元首哪怕在多边国际会议的场合都坚定拒绝会晤的程度。

俄日关系则因北方四岛纠纷与美国在日本部署宙斯盾反导系统的问题而陷入僵局,由此,本应作为东北亚经济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俄远东地区高度军事化,成为俄日(美)对峙的“东方前线”,其军事化程度甚至一度与俄罗斯的“西部堡垒”加里宁格勒不相上下。

类似地,韩日关系也在2019年因二战韩籍劳工赔偿问题与随之而来的半导体贸易争端而陷入恶性循环。此轮韩日矛盾之紧张,甚至迫使彼时“全力制华”的特朗普当局不得不抽身调解这番意料之外的“盟友内讧”。

在这种“三大核心关系”急剧退化的背景下,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自然无从着手。中国的“东北振兴”规划受困于这一地缘现实,无法达到理想规模的“跨国联动”效应。

与之类似,俄罗斯的远东大开发计划也在趋紧的地缘形势之下也流于纸面。而日韩同样受困于这一非己所愿的“地缘牢笼”,无法充分调动自身所具备的产业经贸优势,谋划新的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普京借东方经济论坛释放出的俄日缓和东风,对长期裹足不前的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来说是个大为利好的信号——几乎所有的东北亚利益攸关方都将从此番缓和中受益:中国的“东北振兴”规划,俄罗斯的远东大开发战略以及日韩的区域经贸合作需求在东北亚局势缓和的“暖流”下都将得到最大限度潜能释放与互联互通。

换言之,一个由中俄日韩四方共建,充满活力的东北亚经济走廊未来可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