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世卫有意再查武汉 新冠溯源我采访欧洲一线专家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 WHO )再次提出调查武汉之后,关于中国新冠阴谋论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整个七月,我深入到欧洲新冠的前线,成功对接上了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意大利圣马蒂诺综合医院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可能是因为我独立作者的身份,此次项目进展之顺利超乎我的想象,是非常难得的一次经历。

这一遭走下来,也让我意识到,其实学术界也渴望通过更通俗的语言,让更广泛的大众了解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在展开欧洲新冠专家对溯源的解读前,我们先来看看早前关于新冠溯源的矛盾点在哪。

今年 7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公开表态,希望中国对世卫第二阶段调查给予更多配合。他指出,如果需要彻底排除武汉实验室泄露的假设,世卫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

对此,7 月 22 日,中国政府明确拒绝世卫的二次调查,并表示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

浅要分析双方的主要矛盾点。中国当然有理由相信“ 溯源政治化 ”。

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带头高呼“ 中国病毒 ”、“ 武汉病毒 ”,到美国现总统现拜登今年5月下令,要求情报机关加大力度调查新冠溯源,矛头直指武汉实验室泄露事故。美国带了节奏,这是其一。

其二,世卫溯源研究专家组今年1月来到武汉进行全面调查,并发表报告展示了关于溯源的几种可能性:

武汉实验室泄露:“ 极不可能 ”

通过动物宿主直接传播给人类:“ 可能到比较可能 ”

通过另一种中间动物宿主从蝙蝠传播给人类:“ 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 ”

通过冷藏食品传给人类:“ 无法排除其可能 ”

既然早前已经判定“ 极不可能 ”,现在又宁愿打脸,也要前后矛盾再次提出调查,当然中国当局情感上无法接受。

世卫方面揪着做文章的点是“ 原始数据分享 ”。世卫所说的不够透明、不够配合,是指关于新冠病毒最初传播阶段的原始数据没有得到分享,所以他方称调查极具有挑战。

对此,中国世卫新冠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给出了正面的回应,即第一次调查期间进行了完整展示并共同分析了“ 原始数据 ”,只是出于隐私规定,不能拷贝、亦不能拍照。他强调,对此,彼时世卫专家小组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

无论世卫出于什么考量,但争议在于,事实上武汉病毒研究所管理的病毒数据库在 2019 年就已经下线了,那么自疫情爆发以来,被收集的病毒基因序列是否能“ 公开 ”存疑(这里的公开,言下之意,世卫是想带走原始数据进一步研究)。

中方拒绝的理由在于,疫情爆发后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网站及众多工作人员的邮箱均遭到大量恶意攻击,所以只能接受在团队对原始数据整理分析后,日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届时是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的。

如此,显而易见,无论怎么掰扯,世卫只要抓住“ 不够透明 ”这一个点,就足够做文章了。可以预见,之后阴谋论的论调不会消减,势必会被西方世界时不时拿出来鞭尸的。

后来我看到的两个思路,第一个是中方建议世卫扩大溯源的调查范围,除了中国,眼光放远一点,其他国家也都研究研究。第二个有点水花的是,超过 2500 万人签名要求调查德特里克堡。病毒源自美国军事实验室也是中国比较主要的一个驳斥说法,此番通过数量庞大的多国专家呼吁,以期世卫同样赴美彻查一番。

后者有“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的意味,从民族情绪上来讲,当然是过瘾的。但这同样说明了,新冠卷入政治化无法避免。这里有个不太讨巧的地方,如果我们想要论证的是新冠是自然起源,那美国军事实验室这一出也是相矛盾的。

不过扩大新冠溯源的调查范围这个思路挺好的,我的采访也始于此。众所周知,武汉于 2019 年末出现了首批新冠疫情病例,那么如果他国也是相似的时间点,甚至更早于之前,就已经出现新冠病毒,那么是不是可以推论出新冠溯源可能远比我们已知的要更为复杂?基于此,我收集了一些与欧洲相关的资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说法。

-西班牙:2019 年 3 月-

早在 2020 年 6 月 26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发布公报称,该校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的废水样本,结果发现 2019 年 3 月 12 日采集的废水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尽管病毒水平非常低。

那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在 2019 年 3 月之前,就已经在巴塞罗那存在了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走进了位于巴伦西亚的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格洛丽亚·桑切斯接受了我的采访。

格洛丽亚的团队是在西班牙最早从污水中检测 SARS-Cov-2 的团队之一,该团队从 2020 年 2 月开始收集样本并开发检测污水中 SARS-Cov-2 的程序。因为在当时,核酸检测还不像今日这般普及,所以在患者去医院检测新冠呈阳性之前,通过研究无症状人群的污水排泄,并排查提取新冠病毒,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针对我谈及的 2019 年 3 月 12 日样本呈阳性,格洛丽亚认为,如果想仅凭此推论新冠在欧洲的溯源,还远远立不住脚,因为巴塞罗那大学团队并没有足够的样本对数值进行测序,它无法通过从污水中获取序列来验证。尽管该团队后来又从 2019 年 11 月的样本再次检测呈阳,但还是同样的问题无法证伪。

不过格洛丽亚指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在西班牙的传播远比我们已知的要早,只不过因为对于新冠的研究时间有限,尚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病毒从何时开始真正传播。

如果以 2019 年 3 月这个时间点切入,彼时巴塞罗那正在举办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这座旅游城市,这些都是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你无法实现精准追踪。

在她看来,一个浅显的道理,2019 年 3 月发现了新冠微量病毒这并不能说明病毒起源于西班牙。同样中国武汉也仅仅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新冠爆发中心,而对新冠真正的起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我们研究新冠病毒还不到两年时间,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格洛丽亚表示,至少在学术界认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来自蝙蝠,在传递给人类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目前未确认的中间动物。

当然,格洛丽亚也指出,不少科学家都认为新冠最初起源于中国,然后它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跨越。然而事实上起源于中国,也仍然缺少很多重要信息支撑。至少在欧洲,这不仅仅是一种病毒的引入。在格洛丽亚看来,病毒似乎是从不同的地点闯入的,多重起源的可能性最终导致了新冠在欧洲的大流行。

不过让格洛丽亚遗憾的是,尽管学术界对新冠自然起源达成了共识,但因为围绕新冠的谜团重重,渐渐变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指责,随之而来的也是多国媒体的大规模报道,民众就更难理清真相了。

在新冠发生之前,格洛丽亚的团队过去十年,研究粪便中,通过水污染食物的病毒。自疫情爆发以来,她携团队开始尝试在污水中检测提取 SARS-Cov-2。因为感染新冠存在大量无症状携带者,粪便中提取病毒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从一开始的设想,到陆续发现微量病毒,如今团队已经开发出从污水中检测 SARS-Cov-2 的程序,非常成熟了。

格洛丽亚表示,她还将持续进行相关研究。在她看来污水中进行病毒测序,会对狡猾的新冠病毒不断变种进行一个预测。以目前团队研发的程序,今年年初已经在污水中成功检测出 Delta 病毒变体,由此可以以非常快速的方式确定哪些新的变异即将在人群中广泛传播。格洛丽亚指出,预计能为潜在存在的下一波新冠大流行争取 7-10 天的抵御时间。而这也是最吸引她做该项研究的魅力所在。

-意大利:2019 年 11 月-

意大利是欧洲最先经历新冠重创的国家,其重创程度,不少当地医疗专家指出,至少在 2020 年 2 月至 5 月期间到达意大利的第一波疫情中,临床的惨烈情况可能要比中国武汉更糟。当然这可能是源于意大利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欧洲新冠溯源,以及新冠登陆意大利的具体时间,一直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我先是看到了一篇媒体报道,指出 2019 年 12 月初,当地一位四岁儿童咽部分泌物中发现病毒。于是查阅了这份来自米兰大学的报告《 2019 年 12 月上旬,意大利米兰的口咽拭子标本中存在 SARS-CoV-2 RNA 的证据》。

报告显示,新冠病毒的 RNA 序列样本来自一个 2019 年 11 月 21 日就已经出现了咳嗽和鼻炎的 4 岁儿童。这名儿童居住在米兰周边区域,而且没有上报过旅行史,在 11 月 21 日出现上述病例后,孩子又在 11 月 30 日因为呼吸道感染和呕吐而被送到了医院急诊,并在 12 月 1 日出现了类似麻疹的皮疹。于是,在 12 月 5 日,也就是这名儿童最先出现症状的 14 天后,医院因为怀疑是麻疹而给孩子做了咽拭子采样。

我随后查阅了报告的相关作者,竟然发现其中一位是意大利著名的医学专家,曾在世卫就职了近 20 年。若能邀请到,是再对口不过的嘉宾,但一想到人家这咖位,我根本没抱希望。没想到采访邀请发出半小时后,便得到了回复。可惜的是,他不是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并且这份报道由于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主要作者也表态不愿接受采访。于是,热心肠满分的大专家帮我引荐了意大利圣马蒂诺综合医院传染病临床主任马泰奥·巴塞蒂。

该院由马泰奥·巴塞蒂领导了一支强有力的新冠研究小组,在疫情大流行后,该团队是整个意大利发表最多疫情研究的团队之一。据悉,这支研究小组是一支多学科交融的团队,团队成员超过 25 人,包括传染病医生,肺病学家,重症监护医生,急诊室医生,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和卫生专家等等。

大专家引荐此人,是因为马泰奥同样认为,第一批新冠病例可能可以追溯到 2019 年11 月,甚至 10 月之前。而他的理论根据来源于通过对其所在的意大利圣马蒂诺综合医院的捐献者血液研究。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了血清检查,其团队在 2019 年 12 月的样本中发现了 SARS-Cov-2 呈阳性。

可能是从事临床的还是比待实验室的性格冲一些,马泰奥直接说美国人说新冠可能来自实验室且是人为制造这还是太扯了,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他表示,目前已经有大量科学人士证实,新冠病毒起源于蝙蝠。他指出新冠是一种来自动物的典型病毒,过去有许多其他类似的病毒,如禽流感、猪流感等等。

面对世卫的二次调查之举,他更是表达得有点狂,“ 世卫犯了很多错误,再次调查武汉就是他们最新的一个错误。” 马泰奥表示,他个人不太倾向于遵循世卫组织所做的、正在做的。

而这份“ 口无择言 ”在我看来,可能更多的来自于,事实上这个时代对于真正的科研和临床关注太少了。漫天飞舞的都是阴谋论,人们只关心他们在乎的那个真相。

-法国:2019 年 12 月-

法国新冠大流行始于在 2020 年 2 月底 3 月初。伴随着科研的展开,关于法国的新冠溯源,已有来自不同团队的多重证据,这些证据均证实了早在 2019 年底新冠病毒就已经在法国进行早期传播。

这其中,位于法国东部科尔马地区的阿尔伯特史怀哲医院发布报告称,医院所属的医学影像部门通过对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约 2500 次胸部扫描成像的回顾性研究,确认了新冠病例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9 年 11 月 16 日。

带领阿尔伯特史怀哲医院实现这一重大发现的米歇尔·施密特医生称,他有理由相信,法国新冠溯源可以推至 2019 年 10 月。

2019 年秋天是较早的推论,我得以对话的嘉宾,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文森特·布雷顿,他则认为病毒在法国的起源要稍晚一些。

文森特研究团队着力于法国东部上莱茵省最大的城市米卢斯,团队是基于人口队列进行的研究,其团队收集了 2020 年 4 月、5 月和 6 月的数据,数据包括米卢斯一家医院的住院情况以及对上莱茵省人口调查的回访等等。

就文森特团队的研究显示,他个人倾向于新冠病毒在法国开始流通是在 2019 年年底。2020 年二月下旬由于米卢斯当地的大型宗教活动,病毒得以进一步大规模扩散。

由于他和米歇尔医生都是致力于法国东部地区新冠研究的科学家,他表示两人早前就研究情况有过沟通交流。两人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确认了新冠病毒早在 2020 年 2 月法国出现第一例官方病例之前,就已经存在早期传播。

并且文森特指出,“ 如果该病毒已于 12 月在法国或意大利传播,则意味着它甚至在中国真正成为威胁之前就已经传入欧洲。”

而关于武汉实验室的言论,文森特表示,有争议的点在于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排除病毒可能在实验室中储存了一段时间然后逃逸。这是西方媒体喜欢的故事,然而无论如何,科学界有明确共识,即该病毒是天然的,源于大自然。

谈及新冠溯源研究,文森特更是夸夸其谈了,法国人讲话慢条斯理的,声音也轻,不是那种铿锵有力,但你能真切感受到他是在做着热爱之事。

“ 研究新冠溯源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因为如果你不了解过去,对病毒的发生一无所知,你根本无法抵御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需要了解它是如何出现的,从而才能更好地为之后可能的大流行发出警报。”

最后,文森特跟我聊到,目前他在和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的同事们进行流行病建模。通过早前收集了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想基于此开发并描摹病毒传播路径。而这些可能会为政府未来制定疫情政策提供思路。

-英国:2020 年 1 月-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通过采集全球各地 7500 多个患者的病毒样本,发现了基因证据。证实早在 2020 年 1 月和 2 月报告官方病例之前的几周甚至几个月,新冠病毒就已经在欧美开始早期传播。

对此我联系上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新冠研究小组,小组回应的态度也比较模糊。面对英国人的谨慎,我换了一个思路,想借着新冠大流行之后的社会分裂,看是否能在对话中谈到新冠阴谋论与社会分裂的关系。

研究“ 社区新冠 ”的拉比亚·莫卧儿入了我的法眼,她目前在伦敦大学学院生命与医学学院担任研究员。此外她身兼数职,是英国特许心理学家,公共部门服务设计师,组织行为改变专家,还拥有 14 年的公共服务管理咨询经验。由于她专注分析因为疫情造成的资源不公、文化及歧视现象,我寻思着是挺有社会责任感的科研人士,就带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接触了,果然没让我失望,这回邀约成了。

拉比亚指出,新冠大流行可能是当今社会第一次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广泛信息的重大事件。人人都可以质疑科学,即便《自然》杂志表态,这就是起源于自然,还是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为什么这么说?这样说是否具有权威性?

当我问及她是否吃惊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小组,拉比亚表示完全不会。关于溯源,她认为也许不一定只有一个源头或者说只有一个最初的爆发中心。她举例英国那位来自布莱顿的零号病人,这其实非常具有误导性。她认为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有很多很多相似的“ 零号病人 ”存在,他们可能来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别处感染了病毒,并将病毒带到了英国。拉比亚强调,新冠起源是多方面的,无须狭隘指责一个国家。

可惜道理是这样,不可争议的事实是,在新冠大流行之后,英国社会歧视现象加重。拉比亚分析,因为面对一场灾难,群众需要情绪出口,而中国又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爆发中心,于是这一切就发生了。

当然歧视的加重,主要是因为起初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带头高呼“ 中国病毒 ”。当一个大国领袖做了不良示范,如此在无形中加剧社会的仇外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一时间人人聚焦阴谋论,并怀疑疫情到底是怎么传播给人类的,又质询政府应对疫情的作为等等。

谈及社会分裂,在西方社会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从前歧视甚至根本不是一个问题,社会在改善不同群体的平等权益,但内心对于歧视的底色是很难消除的。所以说,对中国仇视,在未来不会消停。在拉比亚看来,只有说当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并成为新霸主,或许歧视才会减弱,这很现实。

以上就是此次溯源项目的一手资料,接下来就此次项目聊一些私人向的感受。强调一点,我只是在解读西方声音,你若完全不接受观点,就当读来图个乐。

-欧洲为什么支持新冠共存说-

这两天,张文宏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我也看到了不少评论骂得很凶,这也是又一次作为一个目前生活在英国的中国人,感受到的巨大文化冲撞。毕竟此次采访做下来,欧洲专家无一例外表态,支持与新冠共存。

因为英国是在日增上万的前提下,首相鲍里斯仍然坚持全面解封,并且帝国理工新冠专家表示,预计今年十月在英生活就能回归常态。我也就此问题,在采访中有所涉猎。

意大利圣马蒂诺综合医院传染病临床主任马泰奥·巴塞蒂表示,首先一点,他认为未来要分析和讨论的是关于新冠带来的直接死亡的占比有多少。从临床来看,是老年人以及本身有基础病史的人群致死更高,但只要这类群体感染了新冠,也会被统计在新冠死亡人数里。当面对一个庞大的数字,群众会觉得很惊恐,但事实上直接致死率有多少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在他看来欧洲的新冠问题比较复杂,至少有 20% 的意大利人对疫苗接种并不感冒。言下之意,此类人群如果感染新冠致死,那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马泰奥非常坚定的认为,是时候必须与病毒共存。当然你得有保护自己免受病毒侵害的意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等。不过要强调的是,社会经不起再去关闭学校、机场、剧院等等,群众也不能仍然畏惧病毒,要有意识科研仍在继续,已经有了不断完善中的疫苗保护,那么未来就是与新冠共存的常态。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文森特·布雷顿则指出,短期内摆脱新冠危机是不太现实的。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 Delta 变种,并且以后病毒还会有新的变异。所以,对于群众来说,要从现在开始做好心理建设,就是可能需要忍受病毒很多年,这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文森特尤其提及现在欧洲这些年轻人,一直在享受和平与繁荣,面对新冠带来的巨大创伤接受无能。他自己出生在二战之后,在他看来,这就是每个时代不同的承担,生在这个时代别无选择只能去接受,将心态提升到坦然。

人性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是其一,第二点就是还是要对科学有信心,加强版疫苗也会在未来进行大范围的接种。

文森特也提及了中国在防疫工作上反应迅速,做出来大量正确的干预措施,相比之下,欧洲的效率差太多了。不过这得归因于文化不同,国情不同,欧洲政府做的是,试图在群众自由限制可接受的范围与病毒传播的控制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

在我看来,文森特对中国的态度蛮有好的,他理解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平衡点也不同,所以未来在抗击疫情上可能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在肃清新冠阴谋论上的误区-

我从去年开始做海外舆情,大白话就是哪里黑中国,我就去哪里采访。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止一次感慨中西方求同存异是不存在的,价值伦理从根本就不一样。而我不断坚定的是,我作为一个中间人,要解读西方声音,传递东方思维。

而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我们太喜欢绝对化的表达了,大是大非、非黑即白的论断很多。

就拿此次对接新冠溯源来讲,让我尴尬的来源于前人埋下的“ 坑 ”。大家当然都想为消除中国阴谋论做一些努力,早前意大利一些专家提出 2019 年年底病毒存在的证据,到最后就演变成了关于“ 新冠起源于意大利 ”的论断。媒体被广为报道之后,搞事情的西方媒体又去采访这些专家,“ 嗨,你知道你在中国成了新冠英雄了吗?” 专家非常气愤表示,我从未说过病毒起源于意大利,这完全是断章取义。

我们的逻辑是跳的,“ 意大利的新冠溯源早于已知 ”不等于“ 病毒起源于意大利 ”。之后西方主流媒体拿这些做文章,又进一步抹黑了我国形象。就还挺遗憾的。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为什么不能绝对化表达了,为什么要让西方理解中国,我们自己独美不行嘛。对此,我个人还是觉得,在往一个大国领袖前进的道路上,向世界展示更友好的中国,是必经之路。而展示友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递我们的声音。

-英国人的辩证思维滴水不漏-

我真的要跟大家普及一下英国人的辩证思维表达,绝了。尤其是跟欧洲国家相比,像意大利那位,他都直接喊话世卫了,英文的稿子我完全没提及这些,不想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这些采访中,只有虚伪的英国人做到了滴水不漏。

当被问及中西方防疫的迥异,英国特许心理学家拉比亚·莫卧儿先总起——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体现在“ 集体与个体 ”的理解上。

而后举例,她没去中国,但去过新加坡,有看到人人都戴口罩、遵守秩序;回到英国,发现当人们走进餐厅,被告知要留下联系方式,会质问隐私权何在。西方谈论个体自由,东方注重集体利益。她表示,你可以说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优点,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那么你可以说两者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我赞叹啊,你可以说她什么都说了,也可以说她什么都没说,完全找不到角度去攻击她以上的内容。什么能让你的内容输出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学会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

-写在最后-

最后谈谈这个项目对我的意义吧。从前你获得一个机会,可能是你是人群中最年轻的女孩,你性格活泼开朗,你就很容易获得青睐。而这个项目对我意义非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作为一个独立作者,仅仅是展示了我曾经写过什么,未来想写什么,就获得了鼓励。

学者们真的很暖心啊!他们大多都是相似的背景,数十年如一日在一个岗位上耕耘。但开始科研的起点,还是因为热爱。然而热爱并不会刺激到我,我也有十多年来关于热爱的坚持,刺激我的是女科学家可以素颜面对镜头。她不用彩妆修饰,就能自信放光芒。从这个点上来讲,可以分享给女性的是,真正的自信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

周末跟父母视频的时候谈到,如今好像已经实现我少年时期的梦想了。我始终坚信你有积累就一定有收获,只不过在世俗定义上的成功程度可能会有不同。但当我后知后觉意识到,啊,今天的生活居然有了这么多超出我想象的部分,我还是很触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