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座城市,谁的高铁站最多?谁的高铁站最繁忙?

202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运营十周年。过去10年间,京沪高铁沿线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城市版图,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某种程度上,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包括客流、物流与资金流等在内的流量竞争,而高铁则是重要的流量入口。

截至目前,全国339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特别行政区)中,近七成已开通高铁。省级层面,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贵州六省已率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计划。城市层面,82%开通高铁的城市在行政区内有两个及以上高铁站。

一个问题是,高铁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究竟有多大?


重庆高铁站数量居首

上海日均近七百班高铁

7月16日,贝壳研究院发布的《四通八达VS川流不息,哪种高铁城市更繁荣?》研究报告显示,全国339个城市中,重庆高铁站数量居首,高铁站数量top10城市中,长三角有5城入榜。

而在流通度方面,上海以日均近七百班高铁位居第一,北京第二南京第三,top10城市中,长三角占六成。在连通度方面,北京高铁直通190城,郑州第二上海第三。



高铁站:重庆高铁站点数量居首

作为高铁网络的节点,高铁站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报告显示,高铁站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尤其在五个城市群表现出聚集效应,分别为长三角、成渝、粤闽浙沿海、京津冀和哈长等城市群。其中,重庆以20座居全国之首,哈尔滨15座次之,北京11座位列第三。此外,前十位城市中5座都在长三角。







流通度:上海日均近七百班高铁

高铁通行班次反映出城市流通度。报告指出,长三角和京津冀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高铁站,也是全国高铁通行最繁忙的地域。东北和中西部区域,高铁日均班次则稍显稀疏。具体到城市,上海日均近七百班高铁排名第一,北京第二,南京第三,前十位城市中长三角占六成。

有媒体此前统计,长三角五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在2021年前4个月的客运总量累计突破3亿人次,约占同时段全国客运总量19%。


连通度:北京高铁直通190城

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可触及资源的广度则以连通度来衡量。根据统计,城市间高铁连通度差异显著,北京可以直通全国190个城市,而大同乘坐高铁只能直达北京和张家口。与此同时,高铁连通度和流通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流通度高的城市连通度也相对较高,两个榜单分别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8个重叠(上海、北京、南京、郑州、杭州、长沙、无锡、常州)。



而一些中小城市的流通度却远远不及连通度,“有渠无活水”的现象比较突出。






报告指出,高铁使城市与外部产生联系,扩大城市外沿,提升城市资源交换能力,延展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从而增强城市发展潜力。不过,相比于哪座城市开了高铁,更应关注这座城市的高铁连通度与流通度。四通八达的高铁网为城市带来发展潜力,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城市更具真正的活力。



高铁建设进入政策收紧期

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将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同时对350公里/时的高铁项目明确了建设门槛。

有观点认为,这是对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的全面收紧。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意见》加强规划指导、合理确定标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主要是推动铁路建设更加科学、理性,构建分层融合、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现代化铁路网。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近3.8万公里。与2015年末的1.98万公里相比较,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在“十三五”期间翻了近一番,稳居世界第一。但高铁作为超前投资,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如果没有相当的财政收入规模和人口流量,盲目上马容易陷入债务困境。

孟玮坦言,目前铁路建设暴露出片面追求高标准、重高速轻普速、重客运轻货运、重投入轻产出等问题,亟待得到妥善解决。

4月20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受《意见》影响,一些纳入实施计划的项目已处于暂停状态,如关中平原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等部分城际铁路项目已暂停。对部分地区迫切上马的铁路项目,不排除会进行降速修建的可能性。

7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通知发布,要求加强该规划指导和约束,未列为规划近期实施项目不得建设。以客流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严格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上述《意见》发布后,地方政府开始跟进执行最新的政策。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推动全市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承载能力等因素,编制全市铁路五年发展规划;未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项目不得纳入五年发展规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