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选择做结扎手术的中国“丁克”男性
黄玉龙26岁时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他不打算要孩子,正在努力追求一种被称为“丁克”(DINK)的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直到最近才进入中国主流社会。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黄玉龙从来都不想要孩子。小时候,他怨恨父母,他们到遥远的工厂打工,把他留给亲戚照顾,大约每年回来看他一次。他从来都不觉得有传宗接代的需要。
26岁的时候,他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其实小孩不是必需品,”住在南方城市广州、仍然单身的黄先生说。“而且我们现在又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还不如把那些经济精力时间拿来去做自己的生活。”
现年27岁的黄先生正在努力追求一种被称为“丁克”(DINK)的生活方式。DINK是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有两份收入,没有孩子)的首字母缩写,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直到最近才进入中国主流社会,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其他经济问题让许多年轻人不想要孩子。择校和买房竞争不断加剧。一些夫妇说他们只想要一个孩子。另一些人则一个都不想要。
这种生活方式也与中国政府试图避免即将到来的人口危机的努力有直接冲突。本周一,中国政府再次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家庭生三个孩子,而不只是两个。这是为了鼓励夫妇多生孩子,但对像黄先生这样的男子来说,他们宁愿不要孩子——甚至用做手术的方式来确保不生。
而且他们的队伍似乎在不断壮大。
如今在中国,有些保险公司直接向“丁克”家庭做推销。婚介机构在向不想要孩子的单身男女宣传他们的服务。房产中介有专门为不要孩子的夫妇提供的公寓。曾经被宣传为育婴室的卧室正在被改造成家庭健身房。
2019年北京的一场相亲活动,左边是单身人士,右边是他们的家人。婚介机构现在有针对不想要孩子的单身男女的广告。 NOEL CELI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虽然黄先生做输精管结扎手术的决定似乎有些极端,但人口统计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警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不生孩子,才是中国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现在的家庭平均人口是2.62人,低于2010年的3.1人。
黄先生从事手机维修的工作,一个月能挣大约4000块,他说,他不要孩子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也因为缺少经济机会。他的父母在广东南部的工厂打工,很少回湖南老家看他。尽管他是独生子女,但与父母的关系从来都不亲密。
“我如果也结婚生子还是底层人吧,”黄先生说道,他指的是自己作为打工子女的背景。“到时候我还是会像我父母一样把小孩(留在)家里待着吧。我不想啊。”
黄先生14岁时也离开湖南去广东打工。后来他爱上了一个想要孩子的女子,他对生孩子的问题想了很多。他最终与那名女子分了手,并于2019年6月去广州一家医院做了结扎手术。他形容这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除了黄先生,《纽约时报》还采访了另外两名做了输精管切除术的中国男子。出于隐私考虑,他们都要求报道不使用他们的全名,因为一些家人和朋友仍然不知道他们做了手术。
在中国的父权社会,自愿绝育的选择,尤其是年轻未婚男子做出的这种选择,仍被视为文化上的禁忌。在许多城市,医生要求提供结婚证和伴侣同意的证明。(医生曾在手术前问黄先生,他是否已经结婚生子。他撒了个谎,回答了是。)
在一家手机维修店工作的黄先生说,他不要孩子的决定主要是因为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也因为中国缺乏经济机会。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大多数中国人都在以前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听说过绝育手术。以前的政策曾限制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为的是在经济快速扩张的同时,减缓人口增长。虽然在“独生子女”政策下,被强制绝育的更多是女性,但极少数情况下,也有男性被带走做了输精管结扎术。
政府本周宣布的“三孩”政策是扭转以前做法的最新努力,但一些男性现在正自己寻求做结扎手术。他们说,部分原因是想在与伴侣一起追求“丁克”生活方式时,共同分担避孕的负担。
现年29岁的姜先生是福建省的一名私人健身教练。他说,为了做输精管结扎术,他曾去过大约六家医院,都遭到了拒绝。原因是:他不能提供“计生证明”,这是官方开具的说明一个人的婚姻状况和孩子数量的文件。
“就是不给你做,因为你未婚未育,你就是公然跟国家生育政策做对抗,”单身的姜先生说。
今年3月,姜先生最终在西南城市成都找到了一家愿意给他做手术的医院。他在人气颇高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丁克吧发布了手术的详细过程。他说,他想改变人们对输精管结扎术的看法,因为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结扎术与阉割一样,会让男人变得女人气。
订婚的情侣上个月在北京摆姿势拍照。政府正在鼓励更多的人生孩子,以帮助避免即将到来的人口危机。 NOEL CELI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小弟佩服,”一位网友在丁克吧上的评论写道。“真正的猛士敢于对自己的JB下刀。”
“也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姜先生回复说。
几十年来,中国人生孩子主要是出于传统、尽孝,以及退休后有依托的考虑。但不断扩大的社会保障网和各种各样的保险计划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单身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2018年的单身人数为2.4亿,约占总人口的17%。尽管单身人口的比例与美国相比仍然较低,但自201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约三分之一。
“现在年轻人不像老一代那么能够吃苦,”南方城市湛江的独立人口统计学家何亚福说。“很多人觉得生孩子不但不能养老还会啃老,不如攒多点钱进养老院更有保障,或者买养老保险。”
政府的一名发言人在周一讨论新的“三孩”政策时说,90后平均只想要1.66个孩子,比80后下降了10%。
《妇女研究论丛》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估算,把孩子从0岁养育到17岁所需的直接经济成本为19.10万元,是中国公民平均年收入的7倍。
养育孩子的成本,以及择校和买房的竞争,助长了中国许多人只想要一个孩子或根本不想要孩子的愿望。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些数字是丁克吧里经常讨论的内容,丁克吧也起着非正式的约会网站的作用,上面一些最受欢迎的话题是征婚广告。
“向往二人世界,”其中一条写道。“真心不喜欢小孩子甚至说厌恶,也太懂得培养一个孩子的不容易!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24岁的黄先生是一名在无锡市读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他说,他在一个丁克论坛上认识了他未来的伴侣,一名28岁的女子。“我经常给她科普女性生育的成本有多高,有多恐怖”他说。
在网上向同学们承认自己害怕生孩子后,有人给黄先生发了个回复,建议他做输精管结扎手术。去年11月,黄先生在苏州做了手术。他说,他给六家医院打了电话之后,才找到了愿意做手术的医生。
黄先生的退休计划是移民冰岛或新西兰,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较强。他说,他计算了一个孩子能尽孝多少年——“大约10年”——并得出结论,生孩子不值。
“养孩子是高付出低回报的,”他说。“觉得养小孩特别麻烦。”
国家鼓励生“三胎”?许多中国人说不
周二,北京的一个公园。周一,中国政府宣布将允许夫妇可以生育的孩子数量从两个上升到三个。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中国宣布将允许夫妇生育三个孩子后,官方新闻媒体大肆宣传此举是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变化。但在大多数地方,这个宣布引发了人们的愤慨。
女性担心此举只会加剧雇主不愿支付产假的歧视。年轻人感到愤怒,他们已经很难找到工作和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一个孩子(或三个孩子)了。工薪阶层的父母表示难以承受生育更多孩子带来的经济负担。
“肯定我是不会再要小孩的,”以前在外打工的四川人胡代芳(音)说道。现年35岁的胡先生说,他的处境已经很艰难了,尤其是在他母亲生病后,无法再帮忙照顾他的两个孩子。“我感觉我们只是为了生存,没有什么生活。”
对于许多普通中国人来说,周一政策变化的消息只不过提醒了他们早就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网络和法律保护严重匮乏,无法让他们生育更多孩子。
在微博上,用户抱怨教育费用高涨、房价高企以及不近人情的工作时间。他们指出,中国缺乏托儿服务,这迫使许多年轻父母依靠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孩子。
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一篇关于政策变化的文章下最受欢迎的评论写道:“建议先解决最基本的生育福利以及女性生育必然面对的职场困境职场不公等问题,再鼓励她们生孩子吧!”
另一位评论者更直接:“滚!你们帮忙养吗?送房子吗?”
一些人担心中国政府的举动只会加剧雇主的歧视,他们不愿支付产假工资。 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新华社题为“三孩生育政策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的民意调查中,只有一小部分受访者选择了“准备好了,迫不及待”。一度约有2.2万人对投票做出了回应,其中2万人选择了“完全不考虑”。投票很快被删除。
政府在公告中承诺帮助家庭支付教育费用和保育费用,但没有提供任何细节。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承诺对影响家庭的政策进行彻底改革,但变化缓慢。河北大学研究人口的教授吕红平说,过去五年唯一真正的变化是,大多数地区将法定产假延长至160天左右。但他说,即便如此也太短了。
“但实际上没做好。没有做,等于,”吕红平谈到政策改革时说。“没有做,那这个成本就太高,确实很多人感到家庭过大承担不起,所以不愿意生。”
对于胡代芳和他的妻子来说,一个孩子已经够了。但他的父母劝他们再生一个有助于养老。他们不情愿地同意了,因为他们知道农村养老金只能带来微薄的收入。
胡代芳的母亲最初帮助照顾他的两个孩子(分别是四岁和九岁),而他则前往中国南方的工厂寻求更好的工作,但在她的健康状况不佳之后,这一切就不再可能了。胡代芳和妻子最近搬回了在一个四川小县城的老家,开了一家街头小吃店过活。
他现在正竭尽全力支付他母亲的医疗费用——她的保险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并为他的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
去年,武汉一家医院的产科护士在照顾新生儿。 GETTY IMAGES
“我不想要让我孩子再走我走过的路,经常打工。我不想要我孩子进工厂,”他说。“我感觉压力确实还是蛮大的。”
对于更富裕的人来说,压力可能会不同,但也不小。
就在政府宣布放宽生育限制的同一天,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中层经理李丽被老板问话。他焦急地问怀着二胎的35岁的李丽,她的产假具体要休多久。
她迅速向他保证,她只会离开三四个月,如果有必要,她可以在假期结束前就开始工作。
怀孕歧视在中国很普遍,有女性报告,在告知老板她们想要生育孩子后遭到解雇或降职。一些女性甚至说,她们被迫签下承诺在新工作开始的一定期限内不怀孕的合同。
“作为女性,你在职场上本身就是一个劣势,”李丽说。
她表示,理解老板的担忧。而且她确实相信,作为经理,自己的缺席会给公司带来不便。她承认,自己在面试候选人时,有时会想知道新员工是否会很快离开岗位去生孩子。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政府的声明提醒了人们该国社会保障网络的匮乏。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李丽说,尽管如此,这对女性来说还是不公平的。她说,政府应该像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为雇主报销产假工资,并强制规定陪产假,这样女性就不会因为做了母亲而成为针对的目标。
政府承认这一问题,周一表示将“保护女性就业的合法权益”。
有女性指出,2019年政府已经禁止雇主询问女性的婚育情况,但问题在于执法不力。为了提高出生率,政府经常鼓励女性退回到更传统的性别角色。
“我们国家非常擅长空话,”中国女权活动家吕频说。“我们只看他们讲了这样几句话是没有意义的。”
吕频预计职场对女性的歧视会变得更糟。雇主可能担心女性会想要第三个孩子——她补充说,即使鉴于更广泛的趋势,这种想生的情况并不太可能发生。
缺乏社会支持可能会让那些原本想要更多孩子的人望而却步,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可能是,那些更年轻、受过更好教育的女性已经倾向于拥有小家庭,没有兴趣要更多的孩子。李丽说,即使政府确实提供了更多福利,她也不想生第三个孩子。
“两个就挺好的,”她说。“生太多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