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后为完成论文送半年外卖:平台有多贪婪






“一天工作了12个小时,送了5单,赚了41块钱。”送了一天外卖的王林瘫坐在路边,感慨道:“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

王林不是普通的外面小哥,而是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在4月底的一天,他深入劳动者基层,体验了外卖员的一天。这件事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也很快成为热搜话题。

无独有偶,最近一位北大博士后也分享了自己曾经送外卖的日子。

陈龙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雅博士后,2018年,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他加入了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外卖骑手团队,花了5个半月时间进行田野调查,每天送外卖,体验骑手的劳动过程。

陈龙好奇的是,几十万骑手如何在全国各个城市走街串巷,看似混乱却能做到井然有序。因此他的论文写的是数字治理下的劳动秩序。所有调查始终围绕社会学中的一个核心命题:资本如何控制劳动者,而劳动者又是如何反抗的?

2018年3月初到8月中旬,陈龙加入了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外卖骑手团队,送了五个半月的外卖。那个团队是北京最早出现的骑手团队之一。陈龙第一天才跑了9单,当时送一单8块钱,共挣了72块。后来慢慢熟练了,最多一天送了24单。大部分外卖员会一直跑到晚上八九点,平均每天能跑三四十单。

陈龙后来发现,平台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再用数据去给外卖员规划怎么取餐、送餐,怎么给每个订单定价。这样庞大复杂的劳动秩序之所以成为可能,是有这样一套数据支撑的系统,把全部东西都纳入到了可以计算的程度,是一种高度的控制和精准的预测。

在一次系统的大调整中,陈龙还发现外卖平台在压缩配送时间上永不满足,它们总在不断试探人的极限。

他举了一个例子,之前去人大知行公寓楼送外卖,骑手只能从校园北门进去,所以系统计算送餐时间的时候,会以北门为测算依据,大概要花4分钟时间。但后面有人发现,知行公寓旁边有一个侧门,电动车开不进去,但人下来走两步就进去了,时间不超过半分钟。所以很多骑手就会改变路径,提前完成送餐任务,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跑其他订单。可是很多人都这么做了以后,平台也发现了,它就会给你压缩时间,堵上这个“漏洞”。

“你会发现技术的进步好像并没有让人生活得更好,科技的便捷是永远赶不上甲方的需求的,当你完成了现在的任务量,永远会有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它不断地把人陷入内卷的道路当中,”陈龙说道。

据悉,陈龙的论文成果将在今年出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