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换个角度看中共治疆 去极端化钱够用吗?

反恐维稳、民生改善和“教育转化”,新疆的巨额开支是其无法独立承担的。(中国央视视频截图)

欧美“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成员抵制新疆棉花运动被认为将打击中国新疆脆弱的经济形势,并进而动摇北京对新疆的统治。尽管,事实证明这将是外界的一种错觉,但它终究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关键问题:对于一个自身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的省区,新疆究竟是依靠什么力量来保持巨额的公共安全和民生投入的,那些巨额的开支从何而来,是否可持续?

要搞明白这一问题就首先需要清楚新疆究竟是如何花钱的?

一般来说,相较于内地省份,新疆的“特殊开支”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反恐维稳、民生改善和“教育转化”。

先说第一部分:2014年8月份,新疆财政厅曾经一次性拿出3亿多元人民币给予和田地区公安机关和3万名民众,以表彰他们在月初成功围捕了一个暴力恐怖组织。如此巨额的一次性奖励一时引起震动。事实上,根据新疆财政厅的说法,这部分奖励都来源于新疆财政,当时新疆财政厅共申请增拨了十几亿元人民币的“反恐维稳经费”。

事实上,所谓“反恐维稳经费”一般被认为对应着新疆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中的公共安全支出。因为新疆的特殊性,这部分开支一直在新疆自治区一般公共开支中占有相当比例,可以说这部分开支保障了新疆社会局势的大体稳定,是保障新疆反恐前沿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根据新疆财政厅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新疆的公共安全开支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5,539亿元人民币)的9%,约为498.5亿元人民币。盘点近10年数字,新疆公共安全开支从2011年的146.28亿元人民币持续增加,到2017年最高达到576.39亿元人民币,当年占新疆一般公共开支的12.4%。事实上,新疆近年的公共安全开支强度均在10%左右。

这一数据是什么概念?作为对照,作为相较来说较为稳定的民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019年公共安全开支仅为133.43亿元人民币,支出强度将近6.1%。如果说这种对比仍然不够明显的话,我们可以以内地普通省份河北为例:2019年河北省公共安全开支为432.48亿元人民币,占其同年一般预算支出的5.2%,仍然远低于新疆。

这也正是外界认为新疆常年保持强大维稳开支的原因。

另外两项,民生改善和“教育转化”,新疆财政预算的公开数据缺乏统一口径的数据统计,但是人们仍然可以从侧面找到信息。

新疆预决算公开信息称,“十三五”期间新疆民生开支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3,09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116亿元人民币,而其在一般公共支出的比例基本都在70%以上,仅2017年低于这一比例(66.9%),这与当年公共安全开支比例创新高相契合。

值得注意的,民生改善中必然有相当比例投入“老少边穷”地区,尤其是南疆地区。数据同样显示,“十三五”期间,对南疆四地州的财政转移支付始终占新疆全区的一半以上,尤其是近3年占比均在56%左右。

“教育转化”作为2014年后中共发力最重的去极端化措施之一,对近年零暴力事件的作用立竿见影。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其经费来源可能来源于专项财政拨付、教育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当然更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服务经费。

这一切决定了新疆每年要投入远比内陆省份更大的精力和财力来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很显然这不是新疆一区财力所能解决的。2019年,新疆的财政自给率不过30%。这就意味着,新疆必须依靠中央长期稳定的财政补助来维持,甚至有“花一块钱,中央要给六毛”之说。

2019年12月份,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曾披露,中央财政每年对新疆转移支付近4,000亿元,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每年投入援疆资金150多亿元,重点用于改善生活。而在2021年新疆财政厅公布的年度预算案中,中央将在年内转移补助新疆2,755.9亿元人民币,占当年新疆财政总收入的57%强。可以说,北京的各项财政补助以及其他地方支援是支撑新疆当前局面的重要力量。

当然,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曾说,不能老是算经济账,而要算政治账。这表明,即便新疆局面的稳定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但是其意义远不仅仅是收支算计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