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云南祥鹏空被裁定:破产重组。
这家2004年6月成立的公司,海南航空持股70.19%。
短短数日内,又一家“海航系”公司,轰然倒下。
而其背后的海南航空,已化为齑粉。
01
海航,
中国第二大民企、四大航空公司之一。
创立于1990年,曾是中国的骄傲。
2017年,海航列世界500强第170位,这已经是其第三次上榜。
当时的董事长陈锋还放言:
“未来10年,海航将步入世界500强前10名!”
海航举办进入世界500强庆典
风头正劲,一时无两。
连一向对华不友好的CNN都赞叹:
“中国海航的航空制服是世界上最酷的!”
曾几何时,
又美又飒的海航是一张耀眼的东方名片。
结果,仅仅3年,
海航从年收入6000多亿,急坠至负债超7500亿。
2020年1月最后一周,海航控股正式破产。
1月29号,海航发公告:
“收到海南高级人民法院的通知,海航因不能清偿到期的债务,有关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海航进行破产重组。”
从世界五百强到破产,仅仅三年。
其实,说3年都太长了,
早在2019年,海南省政府就派联合工作组进驻了海航。然而,在一年处理3000多亿资产后,海航仍有7000多亿债务,并誉为“亚洲债务最多企业”。
如果海航破产成功受理,这起资产规模超7000亿,债务规模更大的破产案,将成为中国史上最大破产重组案件。
很多人以为,是疫情打垮了海航。
疫情期间,航空业低迷,几乎全行业都在亏损。
2020年,美国波音亏了超119亿美元,海航亏损超580亿,国航预计亏损135亿,南航预计亏损80亿, 东航预计98亿以上。
大家都亏了,疫情好转后会逐渐恢复,
却只有海航,死了。
它真正的死因在内部,这里要提一个人:
陈锋。
02
08年落成的新海航大厦,坐落在海口美兰区,
地上31层建筑,地下3层。
这造型奇特的建筑,深得海航董事长陈锋的喜欢,
他说:“这是一个盘腿而坐的释迦牟尼造型。”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锋
海航内部人士称:海航两位当家老总都是信佛的。
68岁的陈峰十多年前开始信佛,研修密宗。据称,还曾拜南怀瑾为师。
左二 陈锋 左三南怀瑾
海航内部有个说法:每个员工的胸牌吊带都找高僧开过光。
曾有段时间,海航员工之间,都是单手施佛礼。而海航机长的工作牌背后都印有佛像。
当然,这些只是甜瓜听闻,不知读者中是否有海航员工或家属,欢迎指正。
传闻,在海航,陈峰是“神”一样的存在。
业界有传:一次一个名为“陈锋”的人来海航应聘,被要求改名。对方为了得到工作,称可以改名陈晓峰,但又因陈峰的儿子叫陈晓峰而再度遭拒。
陈峰还对相面颇有研究:喜欢大脸盘的长相。
因此,海航空乘中,东北人较多。
海航曾十次蝉联“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荣誉
一海航集团前员工曾对《南方周末》的记者说:“陈峰信佛是因为创办海航后,历尽劫难,最后养成了不急躁的性格,并有了佛缘。”
说到历经劫难,也是确有其事。
陈锋,1953年6月生人,山西临汾人。
刚刚小学毕业就因一场政治运动不得不中断学业,随后投身“革命”。
15岁,陈峰进入了部队。
六年军旅生涯,他是最勤奋好学的那个。
每天早操结束到早饭开始前的一点点时间,他要自学历史、经济,晚上熄灯前再抓紧时间自学初、高中课程,从未间断。
皇天不负苦心人,陈锋终于等来了机会。
1974年, 他转业到民航系统,恰逢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公开招考,几万人报名考试。
陈锋也凭着部队里自学的英文参加了考试。
英文要求高,没人觉得他能考上,
但最后结果令所有人惊叹不已:
11人入选,除了他,10人全外语专业毕业。
陈锋有句座右铭:
“我要么不做,想好要做,必定一日不断。”
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也让他和航空结缘。
03
1987年6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邓小平接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
总设计师指着地图的南端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是很了不起的。”
一年后,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诞生了!
海南上下一片欢腾,但也焦虑满满。
此时改革开放近10年,隔海的广东已如火如荼,
而海南还站在谷底,
年财政收入不足7亿,不如广东一个发达市。
交通,成了横在发展之前的最大掣肘。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挂牌。周可斌摄
33年前的我们,没钱没技术造跨海大桥,
进出海南只能坐船,
80公里琼州海峡,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门槛。
要发展海南经济,提振旅游、贸易,
就必须要有航空!
在这种情况下,1989年,时任海南省省长刘剑锋找到了36岁的陈峰。
当时,陈锋已从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毕业,先到空管局工作,后又跳到了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懂航空又懂金融,炙手可热。
然而,热情归热情,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
陈峰问:愿意拿多少钱来办航空公司?
刘省长有些为难地伸出一根指头。
陈峰:1亿?太少了!一架波音客机起码3亿。
刘省长却摇摇头:不是1亿,是1千万。
当年海南全省财收不足7亿,怎能花1亿买飞机?
可这1千万,还不够买一个飞机翅膀。
但是,犹豫再三,陈锋还是接下了这个差事。
聪明如他觉得:
海南刚建省设特区,有市场,有政府背书,能行!
就这样,陈锋又找来了“民航系小伙伴”:王健、李箐和陈文理。
1990年8月,海口海府路105号一偏僻小楼中,
几个年轻人凭着一腔孤勇,挂上了招牌。
“由于没钱,只能在这处偏僻地方租用三层楼房中的一层。
楼房散发一股霉味,对面是猪圈,
污水横流,猪叫声不绝于耳。”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中国诞生了一家没有飞机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
04
终于,陈锋等来了机会。
1991年,在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民航总局给海南航空颁发了经营许可证,并批准海航引进4架波音737飞机。
就凭着手里这张金灿灿的许可证,
陈锋开始上下游走。
不仅靠着政府支持从银行贷款4亿,而且超前地触发了“民间众筹”,“私募”到了2.5亿融资。
1993年4月,一架波音737-300飞抵大英山机场,
整个海南岛惊呼:
海南拥有的自己的第一架飞机了!
1993年5月2日,海航首航:海口-北京,
首航,40岁的陈锋当“空乘”,端茶倒水。
32岁的王健,则成了值机员。
首航成功,当晚的庆功宴上,
陈锋哭了,他说:
“我们终于不是皮包公司,是个有自己飞机的正规航空公司了!”
就是凭着这样的执念,
海航当年运营、当年盈利。
此后,陈峰抓住了契机,
以第一架飞机抵押继续贷款,
又购买了第二架、第三架……
环环相套,海航集齐了四架波音737。
原本,用作贷款抵押的飞机产权应属银行,
可产权实际上,一直被陈锋紧紧攥在手里。
就这样,拿着同一架飞机反复薅羊毛,不断扩大生产,一直走到了90年代中期。
其实,早在那时起,海航就埋下了祸根:
高负债。
05
90年代中期,楼市大热,银行不愿再贷款给海航。
陈峰一筹莫展,海航陷入困境。
可此时,突然天降大馅饼。
1994年,民航总局和外经贸部宣布:
可有条件地允许外商投资中国民用航空业。
陈峰眼前一亮:
中国不给贷,咱就找老外!
整理好形状,他拉着王建直奔美国华尔街,
住小旅馆,在街头啃汉堡,
后经人引荐,他们找到了巨鳄索罗斯量子基金。
当兵时苦练的英语,又派上了用场。
陈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1千万创办航空公司以及空手套“飞机”的故事。
这种“画大饼”式励志传奇正是投行的菜,
几次沟通后,索罗斯的投资总裁将当时中国允许外资进驻的25%股份全部买下,竟还觉得买少了。
故事只是幌子,
索罗斯更看重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1个月不到,2500万美元如期入账,
海航,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此后,靠着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撑,
海航又成功躲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1999年A股上市,海航又正式改制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资本一下涌了进来。
海航与梦工厂合作的三架“功夫熊猫”涂装飞机
有了大量资金后,海航又并购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和山西航空,成立了西部航空。
一年之后, 海航组建为海航集团,
开始在机场、旅游方面全面布局。
先在总局支持下,并购重组了海南美兰机场,成为首家直接控股机场的航空公司。
2年后,美兰登陆香港,成为国内首家上市机场。
其后,海航又接手了三亚凤凰机场、三峡机场、满州里西郊机场……
至此,海航正式位列中国航空“四大”(其他均国营),
陈峰,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总资产曾超万亿,营收6000千多亿,
旗下上市公司13家,
子公司多如牛毛,涉及44个细分行业。
陈锋开始膨胀了,一次讲话中他说:
“除了造避孕套的企业没有,其他都买了。”
贪婪与欲望,就像一颗种子,开始肆意生长。
海航集团,开启了扩张之路。
06
2013年,海航陡然开启了“鲸吞”模式:
60亿美金并购英迈公司,100亿美元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25%的股份;22亿美元购买纽约paek ave大厦,买下《财经》杂志……
短短几年,海航投入了超400亿美元并购,
参股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
接下来的操作,就越来越“魔幻惊悚”。
先讲个美日的故事:
美国卖日本人一栋楼,报价4亿美元,双方谈妥。
但日本隔天递上新合同,上标价:6.1亿美元。
美国人不解,日本人解释道:
“我们老板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现历史上单幢大楼的最高售价是6亿美元,老板要突破这个纪录,因此给出了这个价格。”
这就是日本经济泡沫最大时,史称:太君不差钱!
这个故事,和近年的海航异曲同工。
2016年,海航去香港买地。
胡乱举牌,价格越高越好。
其中一块地,海航拿地价格约每平方米14.53万港元,价格比市场预估最上限价格搞出了88%,直接创下了香港近3年最高官方住宅地块拍卖记录。
这样的“面包地”,海航5个月内买了四块,
大手一挥就是272亿港元。
而转年,就直接亏本将这4块地抛售。
其中猫腻,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深挖。
更奇葩的是,海航竟然斥资1.374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华盛顿州的8个高尔夫球场。
为啥要跑美国高价买高尔夫球场呢?
其公告称:看好中国人去美国打高尔夫,
很显然,这个市场根本就不存在。
转眼2019年,海航集团将这8座高尔夫球场“挥泪大甩卖”,直接折损60%,净亏5000万美金……
更惊悚的是,海航竟然还收购了乐视体育。
2019年,凯撒旅游、海航资本投资、海航资本集团成立基金参与了乐视体育B轮融资,最后当然是打水漂……
扩张之路有多疯狂呢?
2009年,海航旗下公司不足200家,2011年初,已逼近600家。甚至危机四伏的2017年,海航还“逆市”收购了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大楼,并增持了德意志银行,收购了香港-惠理集团、新加坡物流公司……
然而一系列辉煌战绩背后,却暴露出致命短板:
几乎没有资产管理能力。
海航旗下的600家公司,良莠不齐,很多企业盈利能力低下,不亏损,大笔资金就这样打了水漂……
而就在如此情况下,2017年,海航的创始人64岁的陈峰和56岁的王健,携手迈入了百亿富豪行列。
同年,海航提出“进军世界十强”,目标30万亿。
而那一年,中国的GDP也才90万亿。
天欲亡之,必先狂之,
那大概就是海航最后的高光时刻。
07
所有的分崩离析,都始于内部
相比陈锋,海航的“二号人物”王健内敛得多。
王健,天津人,此前也在中国民航局工作,曾跟陈峰一个办公室,其后跟陈峰一起离职创办海航。
一起摸爬滚打,一起闯过华尔街,
曾经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2011年7月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王健说:
“我作总结和陈总作总结都是一样的,我俩坐在这看似是两个人,实际上是一个人,所以大家别把我们看成两个人。”
陈峰也在会上说:“我跟王健同志两个人角色总是互换。”
但随着内部发展,二人关系日益微妙:
据老员工讲,海航内部有个潜规则:陈峰用过的人,王健不会再用。比如陈峰把某个员工指派到哪,这个人王健以后肯定不会再动。
2016年9月起,一份流传在海航高管内部的《阳光宣言》,让两人红了脸。
文件要求:每名高管都必须通过宣言的形式向王健效忠。另外,在不外传的口头通知中,对此时还是董事会主席的陈峰必须采取“不执行不理睬不解释”的政策。
一句话,陈峰被强制靠边站了。
2018年7月4日,已成为海航实际掌舵人的王健因为要参加一次公务活动,借机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奔牛城游览。
据称,当时已57岁的王建正独自一人,但不知为何,居然非要爬上10米多高的围墙拍摄风景照。
结果,中途不慎跌落……
随行10多人,当时竟无一人在场,
等发现时,人已经不行了。
最终,这位创立海航25年的元老,摔死在法国小城一堵山墙下,享年57岁。
事发地点
王健意外身亡后,各种“阴谋论”喧嚣四起,
连某些高级别领导都问陈锋:王健到底怎么死的?
在评价王建时,陈锋曾说:
“他自己的野心和欲望越来越大。控制不了时,我采取放弃的态度。原来我招进来的时候,像我的学生一样。我检讨,我看人和在公司治理制度出现重大偏差。”
陈峰评价与王建关系时,用了四个字:
老眼昏花。
更多内情,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王健去世后,其股份全部捐赠给了海航的慈航基金,海航官网上对他的介绍已踪迹全无。
属于他的海航时代,彻底画上了句号。
2018年9月18日,海航发管理层调整公告:
(陈锋的儿子)陈晓峰出任董事会董事,
他近期还被任命为董事长助理兼副首席执行官。
(陈锋的侄子)陈超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
陈晓峰(左)和陈超(右)
而此时的海航,已经命悬一线。
2018年底,海航在北京举办了专场资产转让会:
将北京、长沙、海南等多地商业地产打包出售!
同年,海航创下了世界纪录:
跳楼甩卖超3000亿资产,涉及300多家公司。
同年海航旗下六家P2P项目暴雷,涉200多亿。
无数员工和家属天天围在海航总部要说法,
此时人们才知,海航居然连基本的油料钱都没了!
甜瓜说
写海航时,不知为何,耳畔响起了《桃花扇》
那老艺人苏昆生正放声悲歌:
“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五十年兴亡看饱。”
海航的飞速崛起,离不开政府扶持,
而其轰然倒塌,疫情却只是催化剂。
盲目扩张+无效管理+人性贪婪,
如同红眼的赌徒上了桌,结局早已注定。
那么,亏的是谁的钱呢?
银行、债券持有人、供应商、员工……林林总总,光股东和债权人就有43万之众。
行至此处,笑话已变成了最悲的悲剧。
就连董事长陈峰也因未及时偿还3.7万欠款,被列入了“老赖”名单,不仅日常出行受限,还被限制了高消费。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那手持念珠的修道人,只剩枯禅,
叹一声海航,海航,
心有魔债,叫一声佛祖,却回头无岸。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