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特朗普执政4年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组图)

导语:美国大选即将尘埃落定,特朗普(Donald Trump)没有延续4年前的奇迹。这一大选结果也让特朗普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位无法连任的美国总统。对特朗普中国人有着复杂的情感,舆论场上不少声音希望特朗普能够胜选,理由是他的“疯狂”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对于中国的崛起和民族复兴有着莫大的助益。那么,过去4年来特朗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呢?



特朗普至今仍拒绝承认败选,他声称民主党“窃取”了自己的胜利。(Reuters)



虽然,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表声明表示,他们的候选人不打算承认败选,并将开始在法院提起诉讼。但人们相信美国大选大局已定,特朗普终将成为美国前总统。回顾特朗普4年任期,从上任之初获得高规格接待的北京之旅,到中美贸易战的开打,特朗普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也成为中国社会辨识度最高的美国总统。

对于特朗普中国人有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对中国的极限施压,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他对于中国的崛起和民族复兴有着莫大的助益。某种意义上,中国真的可能需要感谢特朗普的“疯狂”和对中国的极限施压。正是有了特朗普这样“狼一般的敌人”,才让中国社会从盲目乐观的自大情绪中清醒和冷静下来,重新看到了中国与美国的巨大差距,重新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真理,重新明白国际政治残酷现实……

当然,也为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提供了巨大契机。正式成为美国全力打压的对手,让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巩固。以贸易战为显性形式的,世界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国之间的“世纪博弈”,让很多人意识到,今天的中美,谁都没有把握能够毫不费力的干掉(战胜)彼此。能够与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对等的坐到谈判桌子上,而且能够从容讨价还价,这本身就是中国国力崛起的见证。而特朗普疯狂的“退群”举动,也为中国在国际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机会。

第一、吹散了中国朝野弥漫的盲目自大情绪,让中国朝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崛起。

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打掉了中国社会曾经一度弥漫的普遍性的盲目自大情绪,让中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社会此前一段时间弥漫的盲目自大情绪,这一变化发生的基础,最早肇始于19大前后,中国官方开始有意识地宣扬过去的成绩。伴随着中国官方的大肆宣传,中国社会也开始弥漫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恍惚间中国又回到了“天朝上国”。很多人开始沉醉40年的“经济奇迹”,藐视西方的低速发展,中国在某一领域取得一点成就后,网上便涌起“秒杀美国”、“西方吓尿了”的豪言壮语。甚至各界不少精英都认为:美国在衰落,日本在衰落,欧洲在衰落……仿佛唯有中国这边风景独好。

这一情绪一直弥漫到特朗普开打中美贸易战。当时中国媒体的风向是,特朗普这是在以鸡蛋碰石头,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为很多媒体的标题。尤其是民粹倾向浓烈的《环球时报》更是冲锋陷阵在前,发表了的“对贸易战奉陪到底”,“即使中美贸易归零,中国也不会后退”等言论,声称中国这些年受够了美国的“气”,中国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要用打抗美援朝的意志打对美贸易战。似乎中国已经强大到无可复加的地步。

在中国社会,当美国公布的制裁产品名单多是高科技产品,中国给出的名单全是美国农产品的时候,很多国人为此开始沾沾自喜,认为是中国强大、美国没落的表现。这种情绪广泛蔓延。盲目乐观和无端自负,很容易让决策者对自身实力和潜在危机产生误判;朝野的集体亢奋,也极容易让决策走向激进和不切实际,从而导致政策失误,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对中国的极限施压,长远来看对中国的崛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确实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有长足提升,在很多领域也走到了世界前列,但距离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现实。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让中国朝野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崛起,最重要的依然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去4年的风雨是一场重要的洗礼,对中国人的心态形成里程碑式的重塑。从中美贸易战最初的朝野一片喊打喊杀的喧嚣,到现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淡然和自信,可能是中国朝野获得的最具深远意义成果。

这一点也体现在外交上,即便可能不太愿意承认,但中国的外交策略在中贸易战之前确实有些激进。无视邓小平“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遗训,无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许多领域的巨大差距,动辄就吹嘘自己“厉害了”,“是最大赢家”,以世界“引领者”自居……中美贸易战让中国执政者重新找到了正确的路,尤其是外交策略上重新回归。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这是中美贸易战之后中国朝野心理发生的变化。

第二,重新开始认清自己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和自己的所处的位置,并据此作出策略性改变。

中美贸易战,以及之后的科技战,特别是美国对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的制裁,揭开了残酷现实的遮羞布——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距离发达如美国这样的国家,仍然有巨大差距。即便中国已经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且与美国的实力差距在不断缩小。这一点在科技层面最为凸显。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封杀,令中国社会认识到中美两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巨大差距,原来中国所有的高科技产品,是如此严重的依赖美国的核心技术。

数据显示,在全球科技实力排名,第一名是美国,第二名是英国,第三名是日本;再以后是法国、德国、芬兰、以色列、瑞典、意大利、加拿大;第11到19名是荷兰、丹麦、瑞士、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没有中国。 在全球科技实力的5个级别里,中国处于第4级。这是源自中国官方的说法。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是遭受美国制裁的公司之一。

一块小小的芯片,就卡住了一个中国科技的领军企业华为的脖子,让美国“予取予求”。这让中国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多个场合作出上述表态。他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的2018年5月的一次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大会上说:“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以往,中国的科技产业长期存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维。现在,在美国的倒逼之下,中国从上到下都认识到科技自主的重要性,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业已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若干年后,或许中国会感谢特朗普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连番重击。

第三,再次让中国人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并为世界感知中国的理念提供了巨大契机。

“落后就要挨打”一直是中国历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章,但过去至少40年的和平发展和经济繁荣,让很多人开始忘却这一中国历史书中所定义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以及当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美国“甩锅”中国的行为,某种意义上再次打醒了中国人,让很多中国人重新喊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虽然这句出自毛泽东的话,有太多的革命时代的印记,但它全面揭示了中国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国际政治的残酷性。显然,西方世界并不乐见中国实现崛起和民族复兴。

近两年来美国几乎在所有层面,都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摆出决心与中国脱钩的“新冷战”姿态,全面打压崛起的中国,其中固然有“疯王”特朗普的个人因素,但更深层次的是美国政治精英的集体共识——“让美国再伟大”不仅仅属于特朗普一个人的理念,而是反映了美国整体的国家理念。这样中国人彻底明白,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中间必然要经过严峻的考验。

对于美国制裁中国的“疯狂计划”,中国舆论场上充满了调侃、戏谑和无厘头的解构,表明美国的图谋并未奏效,就如同特朗普政府5月20日发布的向国会递交的《美国对华战略方针》,承认美国对中国进行的“和平演变”失败一样。美国对中国的极限施压,激发了中国社会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这让中国人在对抗美国的打压时更为团结。这可能是美国没有想到的。这一点,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中美之间的斗争,某种意义上也让中国的外交理念更好的得到了传播,这可能也是特朗普和美国没有想到的。特朗普说:“一个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本国公民”,“购买美国货,雇用美国人”。中国却说:“中国希望与世界共繁荣,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特朗普疯狂的“退群”举动,也为中国在国际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提供了契机。金融大鳄索罗斯就说,特朗普的一系列做法,“将大大有助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的领导成员(leading member),他起的作用甚至会超过中国人自己”。

第四,打破中国社会对于西方的迷信,助力中国社会建立强大制度认同和自信。

在中美贸易战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中国社会上,尤其是以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公知圈,流露出一股过于浓烈的悲观主义倾向——敌人如此强大,贸易战不能继续打下去,要尽快和解的声音不在少数。这种倾向在所谓“理性”掩盖之下,开始由自由派学者圈和公知圈始蔓延至中国社会。不过,随着中美贸易战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并未“束手就擒”,让美国轻易吃到甜头,中国社会上的“恐美崇美症”患者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就像一面照妖镜,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似乎也直接照破了很多人中国人对于西方大国的美好政治想象。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美国以及西方世界在疫情问题上对中国的“甩锅”行为,以及中国在疫情防控上的成功相对西方大国疫情的失控,让中国社会基于历史惯性对西方的迷信,也某种程度上被破除,让很多中国人直观感受到:西方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自鸦片战争之始的近代中国,遭受落后挨打和欺凌的命运,于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学习日本、学习欧美以至学习苏俄,这一历史进程,使大多数中国人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这让很多人迷信西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即便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之后,已然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西方的迷信仍然根深蒂固于很多中国人的头脑中,特别是奉所谓西方自由主义为圭臬的知识分子和一些精英人士。不过,这一局面在特朗普4年来对中国的打压,以及中国经受住考验之后,发生了改变,即便曾经活跃于中国舆论场上,深陷“迷信西方”泥潭,揪着中国各方面的问题口诛笔伐的公知们,也开始陷入失语境地。这可能也是回头来看,特朗普给中国带来的改变之一。



当前的美国局势 对中国有三重危险

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推特上的预告,今天北京时间10点,福克斯(Fox)的肖恩·汉尼蒂(Sean Patrick Hannity)节目,对“选票腐败”予以揭露。

更早前,特朗普声称“我们会赢”,“我们正取得巨大进展,下周开始结果会出来,让美国再次伟大!”

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seph Biden)宣布胜选、但特朗普拒绝承认并寻求在争议州重新计票,诉诸法律后,前者宣扬的共和党方的指控毫无证据,在不断发现的事实面前变得缺乏说服力。而最新的节目想必有更多细节披露。


特朗普抱怨这场大选,指责民主党“偷窃选票”,并称大选中存在“鬼把戏”。(AP)



特朗普阵营的核心成员、副总统彭斯(Michael Pence)和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均表示要与其站在一起,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ell McConnell)为代表的国会议员们及联邦选举委员会、联邦总务署等关键机构,都采取了支持特朗普的立场,特别是司法部部长巴尔(William Barr)已命令对选举中的违规行为展开调查。

美国大选后的形势正在偏离拜登发表胜选讲话之际的单方面氛围,变得更为复杂,共和党阵营捍卫选举过程透明和结果公正、捍卫总统职务的行动成功,从而实现特朗普连任的机会,是存在的。

对于特朗普一方来说,在选举逆境中要想“翻盘”,取消民主党人的结果,势必会孤注一掷,背水一战,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和方式来达成目标。

竭力搜罗证据,将拜登一方树为徇私舞弊、破坏大选,直至“内外勾结”的标靶,将成为其重要策略。

已经进行的节目之重点,就是通过新闻节目向美国人民公开民主党人的选举舞弊行为,只要在其搜集证据过程中发现一点外部干预的蛛丝马迹,就必然会无限上纲,将其指控为民主党人内外勾连、叛国自肥之举,就像特朗普2016年当选总统后民主党人所做的那样。

而在竞选过程中就已显现出竞争双方都热衷于打“中国牌”,甚至出现了对中国干预选举的不利指责。

因此,如果特朗普阵营在寻找民主党人的舞弊证据中发现与中方稍有牵连,就一定会借批中国攻击拜登阵营,并树立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标靶,增加己方的优势,寻求美国人民和各界理解共和党方重新计票、诉诸法律的行为。

与此同时,一旦产生这种局面,民主党人为了避嫌,撇清关系,也将对中方给予更强力度的攻击,从而形成一股叠加效应。

这是中国可能面对的第一重“危险”。


2011年8月18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为拜登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欢迎仪式。而拜登的此次访华之行,正是受习近平的邀请。(Getty)



一旦共和党阵营的重新计票结果与民主党人形成胶着的状态,亟待美国人民特别是最高法院,作出有利于它的裁决,特朗普方就将需要一个打破僵局的出口,对内激励民粹主义运动,对外强调国家安全威胁,其已经作出的预应举措——解雇埃斯珀(Mark Thomas Esper)并任命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Charles Miller)为代理国防部长,就会发挥作用:在其剩余任期,对西太平洋正在发生的军事对抗作出极端反应,以战争动作打破正在形成中的政治僵局,塑造有利局面,为其连任保驾护航。

一场突发战争将破坏中国的战略安全和稳定。

这是中国可能面对的第二重危险。

打“新冠(COVID-19)牌”是特朗普政府可以利用的现实素材。对于急于谋求连任而又面临与拜登选票接近情形的特朗普来说,会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为其获得连任服务。

在紧要关头,不排除他会进一步扩大其早前的策略,将新冠描述为中方对美的蓄意行为,将自己描述为“最大受害者”,强化国家对立,打“新冠牌”,并与民主党人分别开来,对华采取加码的外交、制裁及其他未知强硬措施,以影响最高法院的裁决。

这是中国可能面对的第三重危险。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最终成为下届总统,庚子年的中国似乎难以逃脱历史的窠臼——面临重大危难,而能够带来危难的,除了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内部冲击外,最为现实的可能就是来自外部的打击:不仅限于上述三重危险,而且由此所导致的、无法根本逆转、走向对抗的敌意态势,将成为中国的根本威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