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已于10月12日南下广东,现身潮州市。消息透露,习近平随后抵达深圳将登莲花山瞻仰邓小平铜像。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10月12日报道,习近平当日下午赴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进行考察,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
习近平(中)现身潮州,在当地企业讲话。(微博@新华视点)
现场图片显示,10月12日,习近平在潮州七俊坊牌坊街参观,与民众互动。他还拿着麦克风讲话,表示自己在42年前就曾经到访过潮州。
此外,习近平走进广东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察看特色产品,了解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等情况。他说,“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陪同习近平视察的有中共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梁振英、夏宝龙,以及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广东省长马兴瑞等中央及地方官员。
对于此次行程,香港《明报》报道称,习近平于10月12日晚乘高铁由汕头抵达深圳,他将在13日上午瞻仰深圳改革开放“地标”之一、莲花山公园的邓小平雕像。2012年底,习近平出任中共总书记后南巡,首站到深圳,期间曾到莲花山献花。
不过,还有港媒称,习近平13日将访珠海,然后再到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一直被视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旗帜和象征。除肯定对外开放国策外,习近平料将针对中国国内及国际议题发表讲话。
在习近平行程确定前一天,10月11日晚,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年-2025年)》。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还在专访中表示,面对美国打压,深圳加大基础研究,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中美角力背景下,习近平也曾多次提到科技问题。
针对习近平提出的“深圳要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王伟中说,按照部署,到2025年,深圳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要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习近平南下深圳另有新意 40年后深圳再获“特权”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消息,10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参加纪念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活动。而就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简称试点方案),中共进一步明确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具体功能和“特权”。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举一动都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图为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新华社)
历经40年的建设,深圳探索出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成熟经验目前已经在全中国予以推广,并且随着近年来,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区,以及中国更多自贸区的建立,深圳独有的改革特区优势已经不在。“特区不特”不仅成为深圳的苦恼,而且也成为下一轮中国改革开放应该怎样进行的难题。
40年前,深圳通过对土地产权、贸易体制、税收、汇率等经济改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开放。国际市场的资金、技术、产业开始通过深圳涌入中国。在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打开了市场机制的突破口。而当今日的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要素的市场分配体制之后,深圳的下一场改革试验又将走向何方?
2019年8月,中国政府曾经重新将深圳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并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从中共当年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市场经济”的改革试点,摇身一变被赋予了“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历史使命。
如果说,之前深圳是通过在土地、外贸、税收、汇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廉价资源在招商引资;通过更加自由的投资、交易政策成为冒险家的乐园;通过中国政府垄断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巨大价格差和信息不对称来积累财富。那么,在资本流动基本开放、信息几乎透明、交易完全市场化的今天,深圳的改革试验则更多地是需要展现出自身的实力和创新机制,来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青睐。
为此,在中国政府最新发布的试点方案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深圳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并被要求“守正创新、解放思想”。按照试点方案要求,深圳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被赋予更多自主权。
其一是土地管理自主决策权。中央政府将支持在深圳市政府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中国国务院将可以授权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中央政府主持深圳市政府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深化“深圳、汕头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深圳将在市场分配的原则下,探索出与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政府垄断一次性出售土地使用权,截然不同的新模式。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土地财政、房地产投机炒作、房价高企、农地入市、缺乏房地产长期经营机制、土地和自然资源的证券化交易等等问题将通过深圳的试验得到答案。深圳的土地市场改革,绝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建立在房住不炒基础上的,以长期经营、自由流动、服务民众和产业为目标的新的尝试。
如今的深圳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经济魅力。吸引着国际投资者和科技人才纷纷涌入。图为2018年10月,深圳市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市民中心广场举行灯光秀。(石耀臣/视觉中国)
其二,和土地制度改革一样,在人才、用工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上,同样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与国际资本市场制度的对接。深圳被赋予更多的人才激励、引进和用工制度自主权。中央政府将支持深圳市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同时,深圳还被要求健全要素市场评价机制,率先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
深圳将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提高社会公共保障的基础上,探索市场化的人才和贡献评价体系。在完善按生产要素和资本分配的市场化机制基础上,中国将为落实“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寻找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形成倾向一线劳动者、倾向科技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
其三,深圳将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行业的对外开放。中央政府将支持深圳市政府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
同时,中央政府将支持符合条件的深圳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支持深圳市政府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在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支持在深圳开展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等等方面,深圳将探索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环境保护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最后,为了保障上述主要“试验”的实施,中央政府赋予了深圳市政府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要求大胆提拔使用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并且,中央政府还希望通过深圳的改革试点,健全其在改革上的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整体看来,中共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已经越发成熟和具体。相比于40年前的深圳特区初建之时,盲目引入资本体系、国际资本的狼奔豕突和泥沙俱下,新一轮的深圳改革将通过更多带有实验性质的制度创新,超越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深圳将用更高的效率、更文明的方式实现市场的分配、促进科技的创造和经济的发展,并为之后的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变革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