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已经很久没有演过主角了。 在新一季《演员请就位》的采访中,这位摘下过华鼎、飞天、金鹰“三料视后”桂冠的女演员,坦诚地表示自己两年前还是个可以大把接到剧本、很抢手的女演员,经常演完上一部戏就拖着行李赶往下一个剧组。但在她最近一部播出的电视剧里,她却只出演了一个五番开外的女配,甚至在制片人于正分享剧照的九宫格里,都很难分到一张单人照片——而这样的窘境,其实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她不是唯一一个感受到正在被“抛弃”的成名演员。早在《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时,诸如明道这样曾经红极一时的演员,都表示自己能得到的机会正越来越少;更是有相关报道显示,有65%的演员2019年没有在任何影视作品里露过脸,20%的演员只演出过一部作品(包括客串),其中不乏一些大众皆知的明星。 现实中的窘境,也让马苏等资深演员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里遭遇到了挑战:本季节目采取了一种颇为残酷的评级模式,每个演员在进场之前都会收到由多位一线制片人根据自身感受评出的“市场定级”,分为S、A、B三个等级。
结果,包括马苏在内的很多资深演员,都只得到了B级,而一些戏龄可能只有两三年的新人演员,却拿到了A级甚至S级。
但这其实正是最真实的影视行业。00后易烊千玺,已经接连拿下金像奖和百花奖两座最佳新人奖杯了;新生代演员代表刘昊然和彭昱畅,今年各自在两部国庆档影片里,担任了分量颇重的角色;新一代“谋女郎”刘浩存,18岁时担纲女主的电影《一秒钟》进入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随后又与张艺谋二度合作了电影《悬崖之上》……这些被行业与市场所认可的人,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与资源倾斜。 而在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看来,这种换代其实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在于大环境的变化:
影视行业已不仅仅被演员的表演资历、流量所限制,而是变得更加敏锐和“主动”。符合市场期待、人气和实力兼具的人,哪怕是初出茅庐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成为市场的宠儿,相反不为大众所认可的人,即使资历再深也难有空间。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资源必须匹配给最合适的人,才能做出为市场所认可的作品。 残酷吗?但对于演员来说,这就是影视圈最真实的模样。
残酷的“市场定级”
“(选择)张铭恩没有风险吗?” 不久前,有网友发现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放出的物料里,作为制片人参与节目录制的张萌,对被负面新闻缠身的演员张铭恩提出了质疑。此言很快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微博网友都表示:在节目里这样公开怼,真的没问题吗? 但在节目放出后观众们发现,虽然张铭恩的演技、潜力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对于他抱有质疑的并不只有张萌,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大众舆论”这一项上的认可度较低较差。最终,经过制片人们的考核,曾因私生活问题饱受争议的张铭恩只得到了B级评价,在40名演员中排名后端。
像张铭恩这样拥有知名度,却只在节目里拿到B级的演员其实还有很多。与一般的演技类综艺多以演技高低来作为单一评价标准不同,《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中,将个人魅力、代表作品、商业价值、大众舆论甚至是否符合预算,都囊括进了制片人评级考量的范畴。 最终,一套完全颠覆大众刻板印象的评级结果,被展示在了观众面前。 当演戏经历都长达十五年以上、演技也受到过广泛认可的马苏和唐一菲,纷纷走向B级选手们所坐的区域时,录制现场响起了不少选手的惊呼:“走错了吧?”就连在屏幕后观察的陈凯歌和赵薇,也忍不住对这个结果发出感慨,而马苏自己也坦言:“(对于这个评级)说实话还是心里比较难受。” 但在毒眸看来,如果按照评价张铭恩时的标准,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在情理之中。除了二人许久没有热门作品外,马苏在李小璐事件与刘洲成事件受损的风评、唐一菲与凌潇肃的婚姻造成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可能会被制片人认为存在一些舆论上的不稳定性。 实际上,比起这类有负面舆情的演员的评分,更值得让人琢磨的其实是一些风评上佳的实力派的遭遇。
在电影《过春天》中饰演男主阿豪、播放片段时被陈凯歌导演称赞“演技不错”的演员孙阳,最终却只拿到了B级。原因是《过春天》这部电影本身仅仅收获900万票房,制片人们认为孙阳自身的流量和知名度略逊一筹,还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市场吸引力。 “那一瞬间我觉得心里特别尴尬。”同样出演了《过春天》的“祝无双”倪虹洁也只在评级中拿到了B,打开手卡的那一刻,她的表情管理瞬间都失效了,满脸都是不解。而在得知结果后,场内的演员同样惊呼不可思议,感慨“倪虹洁起码应该是A”。
面对这样的评级,后采中的倪虹洁虽然面带笑容,但其实暗藏着不少委屈:当年一起演《武林外传》的很多朋友已经功成名就,但已经迈过40岁门槛的她,却没有在之后的这么多年里找到新的立足点,诠释出其他为观众所熟知的角色。 而就在不少资深演员为评级苦苦纠结的时候,一些表演经历尚浅的演员却不断“爆冷”,一个接一个的获得了S或者A级评级。 在爆款剧《想见你》中饰演男二号莫俊杰的施柏宇,因剧中角色的超高人气和尚可的演技被评为S级;现象剧《三十而已》中被骂上热搜的“林有有”扮演者张月,出道不到三年,却已经收获了S级的评级;在《二十不惑》中饰演段家宝的董思怡虽然表演经历不多,但也被评为了A级,甚至有制片人透露现在有一部进行中的剧,正在与董思怡的团队接洽。 这种颠覆大家认识的排名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在录制现场引发了不少的火花。
当张月在全场瞩目下走向了S级区域时,比她资历更深但却身处B级的唐一菲,感慨的语气中不乏酸楚和欣羡:“她出道到现在两年还是两年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她的运气就这么好,碰上了一部特别大热的戏,所以她就变成S级了——这就是命。”
但也不怪唐一菲如此“不忿”,因为在节目中S、A、B三个等级并不仅仅代表制片人们对演员的评价,也为演员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待遇:入场后,S级演员能在沙发区落座,A级演员的座位是有扶手的椅子,而B级演员就只有坐在没有靠背的、硬邦邦的苹果箱上——在这块舞台上,没有资历和面子加持,演员的市场价值、商业前景,直接决定了他能在这里得到多少“尊严”。 更让很多演员想不到的是,不同的座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等级的差异甚至会决定其在节目里的命运。
当所有演员入场落座后,节目会进行第一次表演的选角,而具体的选角规则,是按照市场定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让演员自行进入角色长廊挑选,S级排行第一名的演员可以在40个角色里随意挑选,反之市场定级顺序靠后的演员面临的选择则会越来越少。 如此一来,赢在起跑线上的演员,会始终拥有更多的机会。 因为S级的演员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角色后,将其诠释好的概率更高,从而更容易获得更大面积的肯定、获得更多资源,形成演艺圈里的马太效应。至于评级靠后的演员,很可能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角色而在之后的“职业生涯”里,惨遭淘汰。 在最初评级中S级排名第一、被制片人评价为“40个人中最想合作的演员”的任敏(此前饰演过《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易遥),率先选到了适合自己年龄、戏路也较为贴合的《少年的你》的女主角陈念,并在第一次现场表演中受到四位导演的一致称赞,进而收获了陈凯歌和郭敬明的两张S卡。
任敏、施柏宇出演《少年的你》
在市场定级中被评为B级的张大大,只能选到并不适合自己的、《我和我的祖国》里的科研工作者高远,最终表现收获了四位导演的一致差评。
当这套规则宣布后,唐一菲立刻便理解了其中的残酷:“突然就明白了,好演员为什么会更好,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就更多,他可以选择他想塑造的角色,跟好的团队合作,这是个良性循环。像我们B级,放在你面前的,只有一盘花生米,你要么选择吃,要么选择饿着肚子离开。” 这种看似残酷的“丛林法则”,其实正是现实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在大浪淘沙之后,任何人都很有可能就立刻被人所遗忘——从坐上各自座位的那一刻,演员们就被提醒着:这不只是一场综艺,而是你们职业生涯残酷“搏杀”的缩影。
这么“残酷”,有必要吗? 一档综艺节目,做得这么残酷、现实,有必要吗? 实际上,很多身处其中的人,也对这种模式感到疑惑。就连作为导师的郭敬明,都忍不住在节目的后采中表示:“(我对于市场评级的结果)不认可。我觉得太把市场和他们(演员)演过的角色,跟这个演员本身的可塑性,混为一谈了。” 但在毒眸看来,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并不是制片人们不讲情面,而是因为所有这一切残酷的法则,都是他们在无数次吃亏中总结下来的“血的教训”。 为什么张萌这么在意演员风评?因为张萌的耀客传媒,此前连番遭遇“出轨门”的吴秀波、“学术造假”的翟天临和“言论不当”的赵立新,导致公司出品的《无名侦探》《人民的财产》等剧集,都面临过无法播出的风险,也给公司后续的项目推进带来了影响,这笔损失已经很难简单用数字去衡量。因此如今她在选择演员时,不免会对有风险的演员慎之又慎。 而如果说这类演员的受阻,有些咎由自取,那一些演技出色、但却缺乏人气的演员,在节目里评级不够理想、没有得到产业人的认可,其实折射出的正是他们职业生涯里,经常所要面对的、现实的无奈。
打开评级卡后觉得“尴尬”的倪虹洁
最近几年爆红的老戏骨张颂文,入行20年、演技精湛,却始终游离在大众认知以外,甚至买不起北京市内的房子;在《集结号》之前,张涵予已经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十余年了,开始的几年里都没有什么机会,更多时间都是在演配角;潘粤明年轻时也是知名演员,但因为个人原因淡出了一段时间,再度回归时也没有太多好片约,直到《白夜追凶》的出现才助他再度翻红……
这无疑是市场残酷的一面。过去大众选择机会不多、片方话语权强势时,导演或许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演员,且不论他们是否合适市场;但如今,当观众成为更主动的一方时,现实的考量使得制片人更专业、更市场化的视角越来越被重视,在有限的机会和从不间断的迭代面前,资历并不是一张通行证,想要得到机会必须要有代表作、必须得让观众认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拿到了S并不等于高枕无忧。S级演员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导演和观众对其的期待也更大,一旦无法保持稳定的、优质的表演,就会瞬间从S级的“高位”跌入谷底。就如同陈凯歌在后采中提到的那样:“今天的B级,可能变成明天的S级。”而在现实里,又有多少今天还大红大紫的演员,转头之间就被遗忘、泯然众人矣了呢?
正是因为市场如此残酷,演员们才必须时时刻刻都有清楚的自我认识。赵薇在后采时虽然提到,“本来市场行为就是比较残酷的一种行为,(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市场的规律”,但她同时也表示:“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市场对你的定位的话,你可能更清楚自己要怎么去改变自己,和怎么去证明自己。”
对于各个阶段的演员来说,这种来自自身或者外界的敲打,是他们找到方向的关键。 可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清晰的认知。在现实的行业环境中,不少演员其实很难接受到市场和观众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有媒体人告诉毒眸:“有些我采访过的演员,接收到的信息基本全部是被过滤过的,他周边的经纪人、助理不会给他看恶评,只会说观众很喜欢他,所以这一类人往往也接触不到市场的反馈,也没有办法从中找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不断提升。” 因此毒眸看来,这也就是《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最大的行业价值所在。节目组看似无情,其实是在把演艺圈里最现实的规则,掰开了揉碎了放在大家面前,给成名已久的演员或初出茅庐的新秀们,都浇上“一盆现实的冷水”—— 对于刚入行的新锐和跨界的偶像来说,有流量、有外貌条件,短时间内能得到粉丝的追捧,但这不是少数人独有的优势,想要在影视圈这里生存下去,就得磨炼演技、找到自己的独特性,让观众们能尽快记住自己,不要只把表演当“玩票”与跳板。
尔冬升直言:张大大 我对你很无语 对于老演员来说,如果曾经有过荣耀、有过辉煌,那请不要沉溺在过往的资历和成绩当中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只有放下包袱、积极学习,才能继续走自己的路;而如果还没有被更多人看到,也不要就此选择懈怠,甚至必须更加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因为今天的困惑只是暂时的,而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有抓住机遇的能力。 过去行业里常常说,演员是被动的,只能等待着被挑选。但到了今天,不管是媒介的发展还是影视内容种类的增多与迭代,都给了多种类型演员表现的机会。关键就在于,你知不知道你是谁,你知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去努力。
对于所有人来说,能够保持良好的风评、不断学习,永远是演员们在行业里最重要的立身之本。 市场和观众不会因为过去的辉煌、其他领域的成绩而对一个演员无限宽容,只有跟得上行业进步与发展的人,认识到自己位置并不断去进步的人,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浪潮上——《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就是将现实浓缩在了节目里,并不断提醒参赛者,应该回到“演员”这个位置上,做好本职工作。 毕竟现实终究要比节目更残酷,演员请就位,请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踏实向前。
时隔1年!郭敬明、李成儒又较上劲了,这次火药味更浓
“我的一个老朋友特意让我转达,说未来的导演将有郭敬明的一席之地,但这只是我朋友的意思啊。”
“他(郭敬明)瘦弱的身躯和他不太美丽的声音,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在此之前,我真不知道他是一个知名的导演。”
老戏骨李成儒的点评很有意思,和郭敬明的“交流”更有意思。
【毒舌CP 】
10月3号当天,在《演员请就位》播出的下期预告片中,距离上次交手已经过去一年的李成儒、郭敬明两人又较上劲了,火药味甚浓。
起因是郭敬明举手示意,想要发放一张稀有的S卡。其他评委们表情各异,都显得不太乐意。
陈凯歌导演:“这太让人惊讶了!”
老戏骨李成儒更是不客气,直说:“这可不行,我不喜欢翻手为雨覆手为云的各种做法。”
他全程不给郭敬明任何插话的机会,还提到“小小的年纪要懂得尊重人”,似乎对郭敬明的不满由来已久。
然而郭敬明反应还算平静。
他觉得李诚儒不必对自己抱有成见:“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是请允许它存在。”
一个65岁,一个37岁;一个被批“倚老卖老”,一个总是“满怀傲娇”。讲真,有李成儒和郭敬明这对毒舌CP在的节目实在太有看点了!
【傲娇与偏见】
记得第1季《演员请就位》的最后一期,李成儒作为重要嘉宾出场。走红毯时,他特意重现了一段《大腕》里面的经典台词,简直句句扎心。
“戏不好没关系。文戏咱们找文替,武戏咱们找武替,要露身子的就找一好莱坞的裸替。实在需要自己说词的,不管什么戏都跟对手说:1234567一口流利伦敦腔,倍儿有面子。”
他认为,现在的投资人找演员都往流量大的找,就是不找演戏好的。
这也是他“嫌弃”郭敬明的原因。
李成儒点评:没有家国情怀,也没有大意思。用这种小情小调,最简单的方式煽动观众的泪点。这种随意就能赚吆喝的方式太廉价。
在他看来,郭敬明不是一个好导演,也没有好作品。
殊不知,能从一穷二白的山村走到魔都,摇身一变“商业大鳄”的郭敬明,不止傲娇,自然有一番实力。
他一直记得发生在大学时期的那件事——母亲从老家赶来找他,因为头一回进地铁,母亲不知所措,拿着地铁卡却不知道怎么刷。
当时郭敬明已经进站了,只能拜托工作人员给母亲刷卡。对方走过来,表情有些不耐烦,刷完卡之后对郭敬明的母亲说了一句类似“小赤佬”的话。
作为四川人,郭妈妈不明白小赤佬的意思,转身还向那位工作人员真诚致谢。
郭敬明至今都记得那种“握紧拳头,愤怒却无可奈何”的感觉,也正是这股无力感,促使他一定要走到今天。
所以对于李成儒的偏见,他是不服气的。
倚老卖老也好,刁难新人也罢,无论标签怎么贴,李成儒始终保持自己的专业态度和对职业的尊重。
【忠言逆耳】
当年和冯导拍《大腕》的时候,李成儒是硬着头皮演的。虽然戏份只有一分半,还是个有精神病的小角色,却是整个剧的灵魂人物。
事后,李成儒说:这是从业30年里最难演的一场。
但这一场,他只拍一条就过了。
如果足够了解李成儒的经历,观众们自然就会理解:他为什么总干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总揪着台词不放?
这都是因为他早年吃过练台词的苦。
小时候,李成儒是个实打实的话剧迷,梦想当一名话剧演员。没想到,在拜师学艺的第1堂课上就遇到了大难题。
“作者魏巍,在朝鲜...”那时候,李成儒一开口就是这7个字。
老师觉得他没有读出感情,没有现场的感觉,只是在空喊口号。所以“在朝鲜”这三个字,李诚儒愣是学了三个半小时。
从那以后,他就跟着老师扎扎实实地从拼音开始学起。重新纠正自己的发音,直到念得清晰,干净利落为止…
李成儒的犀利从不是针对郭敬明一个人,也不是青年演员,而是对所有他觉得不专业、不扎实的人。
之前在《我就是演员》里,杨坤扮演《老炮儿》里的一个角色遭到李诚儒点评:“我怎么可能看好他呢?一个有名的歌手,现在来挑战我们演员,把我们演员看得也太容易了。”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无论演员还是其他行业,但凡有李成儒这样肯说真话的前辈在,实属幸事一桩。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郭敬明在选角方面也有可取之处,有细致的考量。
或许直到最后,他和李成儒也未必能达成一致意见。但至少,他们都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都活得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