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一黄金周销售惨淡,零售业连续下跌19个月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9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256亿港元,同比下跌13.1%,跌幅较7月下跌23.1%收窄,但仍录得连续19个月下跌。

近年,内地游客是香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由于疫情持续,自今年2月以来,香港一直“封关”至今而导致内地旅客绝迹。今年前8个月,內地访港旅客仅为268.9万人次,按年暴跌92.2%。同期,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值同比下跌30.2%。

从类别来看,珠宝首饰等奢侈品以及药物、化妆品为重灾区。数据显示,8月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药物及化妆品同比分别下挫37.8%、39.8%;服装销售同比下跌29.6%;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的跌幅甚至达到42.9%。

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董事总经理Michael McCool直言,长期以来,香港的奢侈品消费主要由内地企业和游客主导,去年香港的社会事件令内地游客人数减半,疫情之下又实施了旅游限制,内地旅客几乎归零。至于何时恢复,主要视内地游客的反弹速度,以及反弹后能否持续。

相比之下,由于社交距离限制及员工在家工作,8月超级市场货品销货价值同比上升10.8%,电器及其他未分类耐用消费品升10.1%,其他未分类消费品升5.9%,汽车及汽车零件升4.2%,家具及固定装置升8%。


“回暖”实为假象?

然而,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向记者表示,8月份数字回暖实属假象。她指出,去年同期,受社会运动影响,零售业已受到极大的冲击,去年10月的跌幅高达24.4%。如果以相对正常的数字来做同期比较,例如2018年时,其实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在本地第三波疫情下,8月零售销售表现仍然疲弱。尽管按年跌幅明显收窄,但主要是由十分低的比较基数所致。

展望未来,由于经济状况继续受压,访港旅游业短期内不大可能迅速复苏,零售业的经营环境仍然困难。发言人指出,随着本地疫情趋稳的势头持续,本地消费气氛或会进一步改善。

“目前疫情虽然有所放缓,市民纷纷外出消费,但却是“旺丁不旺财”。尽管人流较早前有迅速的增长,但实质对商家并无太大帮助,对珠宝钟表业、衣物配件业及药妆业影响不大,这些商品都非日常必需品,市民对相关产品的购物并无太大兴趣,反而惠及生活类别的行业就较多。”她坦言。



四分之一店铺面临倒闭

今年中秋节适逢十一国庆日,长假原本是香港零售业的“黄金档期”。以往十一黄金周,内地游客占香港整体消费约30%。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受一桌四人“限聚令”影响,大部分香港市民均选择留在家中与家人团聚。

谢邱安仪坦言,10月小长假有助于带动日常家居类别消费, 但不认为整体会出现报复式消费, 并预期10月的零售跌幅将达到10%-20%。

她表示,大批零售业员工持续面临减薪,店铺不续租而关闭的情况与8月类似,由于香港特区政府此前推出“保就业”计划,裁员情况未有恶化。然而,她预期,到11月“保就业”计划结束后,一旦再次暴发疫情及业主未有大幅减租,相信到年底会有四分之一店铺倒闭。

一直以来,十一黄金周都是香港珠宝销售业的旺季。然而,香港太子珠宝钟表集团主席邓钜明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业界已经“习惯”惨淡市况,并预期今年国庆假期的销售额同比下挫60%-70%,但由于去年已处于低基数,预计今年的生意额实际上仅为2017年至2018年正常市况水平的15%左右。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讲座教授刘遵义预测,新冠疫情令香港今年上半年的实际GDP减少6.4%。受疫情影响,他预计,2020年全年香港的实际GDP将损失高达11.4%。

推荐阅读